小学随班就读智障儿童同伴交往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2

小学随班就读智障儿童同伴交往问题研究

姓名:尚静

单位:湖北省襄阳市儿童福利特殊教育学校

单位邮编:44100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随班就读的智障儿童教育,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其中智障儿童同伴交往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重视。普通学校接纳智障儿童随班就读,虽然有给予更多的关注,但是存在一些忽略的地方,没有重视引导其融入普通学生群体。这使得实际的教育教学效果,不能够有效覆盖智障儿童,应该针对性改进。本文探究随班就读机制情况,思考随班就读智障儿童的同伴交往问题,思考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随班就读;智障儿童;同伴交往

前言:同伴交往对于智障儿童的心智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实际意义,能够尽量弥补心理、生理上的缺陷。利用融合教育理念引导,基于随班就读机制,引导智障儿童与普通学生相互交流,融合成一个集体,能够促进智障儿童交流能力和技能提升,改变特殊教育不能够与普通教育相互融合的情况。同伴交往的重点,是让两者形成良好的关系,能够相互认同,以个体之间的交往发展,形成良好人际关系,有助于智障儿童情感、认知、心理等全面发展。教师为达到高效的教育教学形式改进,应该重视解决同伴交往问题。

一、随班就读智障儿童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

(一)智障儿童不能有效融入普通学生集体

随班就读智障儿童具有相对于普通学生不同之处,不能够有效与他人沟通交流,这使得其容易在普通学生群体中成为独特的个体,显得较为标新立异,不能够有效融入集体。此种情况会造成同伴之间交往不能有效进行,普通学生会将智障儿童当作对立方,出现疏远、敌意、攻击和冷漠的问题,导致相互之间交往关系较为紧张[1]。这一问题容易阻碍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影响智障儿童心智、心理等方面成长,需要教师加强重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用针对性改进策略。

(二)智障儿童自身存在交流技能缺失情况

对于随班就读智障儿童自身而言,因为生理和心理方面发展的因素,实际存在交流、沟通能力相对不足,不能够有效表达自身意愿,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的问题。而且受限于交流自信心、积极性和经验等因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语言能力发展,容易产生较强的孤独感,不利于与普通学生相互沟通交流,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从而导致同伴交往不能够有效进行,智障儿童与普通学生相互了解存在初步印象阶段,缺乏心灵、语言方面的沟通交流。此种情况应当重视改变,针对性培养智障儿童的基本能力和自信心。

解决小学随班就读智障儿童同伴交往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针对普通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健康引导

对于普通学生,教师应当重视实施针对性的思想、心理辅导,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思想培养方案,帮助其认识随班就读智障儿童的情况,让其体会、理解他人不足。并灌输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等优秀精神,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思想品质,能够主动与智障儿童交流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利用心理辅导工作拓展,使学生能够展现积极阳光的一面,以良好心态去引导、沟通,增强相互沟通的效果。基于此,达到普通学生思想与心理多方面培养的效果,为解决随班就读智障儿童同伴交往问题做好铺垫[2]

通过如“什么是心理障碍?”等主题班级会议讲解,对普通学生实行良好心理、思想引导。按照鼓励学生共同交流的方式,加强其沟通欲望,并灌输“班集体的同学都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珍贵回忆”的认识。利用全方位思想引导,逐渐使学生树立良好思想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会关心他人和帮助他人。

(二)积极关注智障儿童同伴交往技能培养

同伴交往问题中,随班就读智障儿童自身同样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自身交流沟通技能不足,没有良好沟通交流的自信心,自身存在自卑、畏惧等心理。针对智障儿童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其交往技能同时,进行合理的心理辅导,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并有效激发其沟通自信心,让其能够主动与同学共同交流,拉近彼此之间关系,解决智障儿童缺乏自信心和没有良好沟通能力的问题。

依靠主动沟通智障儿童,多对平时学习表现等给予鼓励,逐渐培养其自信心和积极性,改变智障儿童自卑的心态。然后,通过交流引导智障儿童表达自身意愿,共同完成学习和赞扬优秀表现等方式,增强思想培养和心理辅导效果。以基础的思想与心理培养,确保智障儿童能够养成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正确表达自身意愿。以此实现同伴交往存在问题解决目标,为融合教育思想实践提供基础保障。

(三)重视组织各种团结班集体关系的活动

基于智障儿童与普通学生思想与心理工作实施,教师还需要重视结合各种班集体活动组织,以多元化活动拓展,有效保障班集体形成良好的氛围,能够拉近智障儿童与普通学生的关系。并从活动中加强理解,尽量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的集体,能够一起学习、成长,为同伴交往提供基础铺垫[3]。然后依靠团体活动互动,强化全体的沟通能力,学会相互沟通、交流,发挥沟通能力,实现综合性的教育教学指导。

利用团体活动组织的方式,教师实施教育教学工作,可以组织“一起阅读”“我们的理想”等班集体活动,带领全体学生参与到阅读学习、集体讨论等过程中。按照相互之间合作学习、共同讨论探究等方式,稳定提升教学质量,确保智障儿童理解知识同时,与普通学生相互交流。并做到将二者之间的界限模糊,不再以特别的眼光看待智障儿童,从而解决智障儿童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

(四)注重家庭培养为智障儿童交流提供自信

完成学校方面的教育教学后,教师还需要重视对家长方面进行引导,让家长能够树立良好观念,对学生实行针对性引导,利用环境育人的方式,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思想品质。运用家庭教育辅助,逐渐提升智障儿童对沟通交流的自信心,锻炼沟通能力,改善以往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家庭教育作用辅助情况。从而达到高质量教育教学效果,拉近班集体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尽量避免随班就读智障儿童被孤立。

根据组织家长会议,组建家长群等一系列措施,对家长进行思想灌输,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重要性,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和价值观念引导。同时随班就读智障儿童家长能够给予儿童更多的自信心,鼓励儿童与他人沟通交流,不再畏惧生活挑战。以此才能够实现教育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将融合教育思想实践到实际教学,发挥教师与家庭教育共同培养的作用。

总结:综上所述,针对小学随班就读智障儿童的同伴交往问题,教师实施教育教学工作,不能够忽略多方面的因素调整,从普通学生思想工作到家庭教育引导全方位优化,建立更为高效的培养模式。通过合理心理健康引导,关注智障儿童交流能力和语言技能等培养,配合各种团体活动组织,以及家庭教育共同良好自信的方式,共筑美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从而解决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拉近智障儿童与普通学生的关系,让二者能够组成一个集体,共同学习、成长和进步,达到融合教育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晶晶.随班就读智障儿童融合教育目标的建构[J].教育教学论坛,2021,(48):185-188.

[2]李文艺.小组工作介入智障儿童与普通儿童同伴交往研究[D].湘潭大学,2021.

[3]魏伟,钱爱玉.小学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同伴交往问题分析[J].智力,2020,(2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