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建在推动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2

 国企党建在推动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孙中冠

中央储备粮济宁直属库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宁市   272100

摘要文章探讨了国有企业党建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党建工作对企业创新体系的影响,阐述了党建如何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建设、促进文化融合等途径,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党建在不同企业中的具体实践和成效,总结了可供其他企业参考的经验和做法。研究表明,党建工作能够有效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显著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是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创新驱动、资源整合、竞争力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创新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对国有企业而言,如何在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中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党建工作不仅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政治保障,也是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通过强化党建,企业能够更好地整合内部资源,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构建高效的创新体系,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国有企业党建推动创新的现状

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党建工作已成为其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2年底,全国约有98%的国有企业建立了党组织。这些党组织通过各类形式开展党建活动,如思想政治教育、党内法规学习和组织生活会等。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还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建设,为企业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全面推动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公司在党建工作中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项目等形式,激发党员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完成各类科技创新项目1200余项,其中90%以上由党员带头完成。

在国有企业中,党建工作不仅在提高员工的政治素养方面发挥作用,更在企业的战略决策和创新驱动中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党建工作,强化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感,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该公司在“十三五”期间,共投入研发资金超过500亿元,完成了大量的技术创新项目,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在这些创新项目中,党员和党组织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和引领作用,为企业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党建工作还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完善制度建设,推动企业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建立了以企业党委为核心的创新领导体系,形成了党委领导、企业负责、职工参与的创新管理模式。该公司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争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的目标,并通过党建工作保障这些目标的实现。数据显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2021年科技创新投入达到了300亿元,较上年增长了20%,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国有企业在党建推动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党建与企业创新的融合不够紧密,导致党建工作在某些企业中流于形式,未能充分发挥其对创新的推动作用。部分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仍停留在传统的政治教育和组织生活层面,缺乏与企业实际需求和发展战略的深度结合。这种脱节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建工作的实际效果,影响了企业的创新能力。资源整合不足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有企业虽然具备较为丰富的资源,但在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短板。

部分企业在推动创新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和协调机制,导致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特别是在跨部门、跨区域的创新项目中,资源整合不力的问题更加突出。这不仅制约了企业的创新效率,还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创新激励机制的不足也是制约国有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一些企业在党建工作中注重激发党员和员工的创新积极性,但整体上,创新激励机制仍不完善。许多企业的创新奖励机制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难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创新热情。

一些企业的奖励机制存在偏重短期利益、忽视长期激励的问题,导致员工的创新动力不足。此外,企业内部的考核评价体系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创新能力和贡献。在制度建设方面,部分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虽然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党建工作制度,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效果不佳等问题。一些企业的党建工作制度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难以适应企业创新发展的实际需要。

三、提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推动创新的方法与效果

为了有效提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推动创新中的作用,需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其实际效果。首先,国有企业应加强党建工作与企业创新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建立健全的创新管理机制,确保党建工作能够真正服务于企业的创新需求。例如,中国南方电网公司通过设立创新工作室和创新项目管理办公室,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的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该公司在2022年通过创新工作室开展了100多项科技攻关项目,有效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

国有企业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创新积极性。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公司通过实施“创新积分制”,对员工的创新成果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晋升和薪酬挂钩。这一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创新热情,使得公司在多个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共获得国内外专利授权3000余件,较上一年增长了15%。国有企业还应注重党建工作在创新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促进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铁路总公司通过党建工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倡导“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企业精神。该公司通过举办创新大赛、技术交流会等活动,激发了广大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2022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完成技术创新项目500余项,其中有多项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在具体实践中,国有企业还应加强党建工作对创新项目的指导和支持。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党建工作,积极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该公司在党建工作中,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设立了多个党员先锋队和创新示范岗。在这些创新项目中,党员发挥了重要的带头作用,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创新项目共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项50余项,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具体案例可以看到,国有企业通过加强党建工作,有效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发展。

四、加强党组织对创新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

为了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必须加强党组织对创新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这不仅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国有企业在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效率和竞争力。因此,加强党组织对创新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组织应加强对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通过建立健全的资源整合机制,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综合效益。例如,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在党建工作中,通过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资源整合平台,有效整合了企业的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源。该公司在资源整合过程中,注重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队,推动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

数据显示,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在2022年共完成各类科技创新项目500余项,其中90%以上由党员带头完成,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党组织应注重优化企业的创新资源配置,通过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确保创新资源能够得到最优配置。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在党建工作中,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机制,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该公司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注重发挥党组织的监督和指导作用,确保各类资源能够得到高效配置和利用。数据显示,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在2022年科技创新投入达到了200亿元,较上年增长了25%,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党组织应加强对外部资源的整合,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其他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在党建工作中,通过加强与外部科研机构的合作,有效整合了企业的创新资源。该公司在外部资源整合过程中,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技术合作平台等形式,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数据显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在2022年共完成各类合作创新项目300余项,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加强党组织对创新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国有企业能够有效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国有企业应继续加强党建工作,不断优化创新资源的整合与配置机制,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结语

国有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党建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建设、促进文化融合,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整合内部资源,提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案例分析显示,党建工作不仅提高了员工的政治素质和创新积极性,还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未来,国有企业需继续深化党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和资源配置体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强. 国有企业党建创新研究[J]. 企业管理, 2022, 34(3): 45-52.

[2] 李明. 党建工作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探析[J]. 中国行政管理, 2021, 29(6): 33-39.

[3] 张伟. 党建引领下的国有企业创新驱动策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1): 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