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鱼养殖水体综合养护技术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2

冷水鱼养殖水体综合养护技术应用研究

徐磊

保山市水产工作站 邮编678000

安排《中国科技信息》

摘 要:随着冷水鱼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它逐渐成为我国农业中的支柱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冷水鱼养殖产业的发展,首先能够实现源头净化,其次可进行过程消减,最后还可对尾水做深度处理,不仅能对养殖水体进行净化,还极大程度提高了养殖质量与效率。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对冷水鱼的保护,文章将对冷水鱼养殖水体综合养护技术展开探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冷水鱼养殖;水体综合养护技术

冷水鱼养殖是以鱼的生活习性为主要依据的,冷水鱼生活的水体温度为18℃—23℃,常见的冷水鱼涵盖裂腹鱼和鲑鳟鱼等。由于冷水鱼所生活的水体大都清净且无污染,故冷水鱼产品属于无公害产品,不仅肉质鲜嫩,而且极具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国内的冷水资源遍及西北、西南和东北等地,主要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支撑冷水鱼养殖产业的发展,在促进农业现代化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冷水鱼养殖水体综合养护技术的应用优势

在传统的串联形式的冷水鱼养殖产业中,养殖模式粗放,在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残饵、废水和鱼的粪便等,不仅饵料的利用率大幅降低,而且养殖效果也大打折扣。冷水鱼养殖水体综合养护技术则可围绕上述问题建立起养殖水体综合养护系统:第一步,对养殖水体的源头进行净化;第二步,进行过程消减;第三步,对尾部水体做深度处理[1]。通过这些步骤的操作,能够对冷水鱼养殖提供洁净的水源,降低氮磷的流失率,达到提高水质的目的。

二、冷水鱼养殖水体综合养护技术应用策略

关于冷水鱼养殖水体综合养护技术,该技术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源头净化,第二阶段为过程消减,最后阶段为尾水深度处理。详细如下:

(一)源头净化

结合以往的冷水鱼流水养殖类型来看,一般采用串联式养殖方式,由上游为下游养殖提供干净的水源,因此,源头水质的净化迫在眉睫。针对“源头水源”的净化,采用“生态浮床技术”、“生物菌种与复合纳米功能陶粒联合处理技术”和“生物高效絮凝技术”等综合治理手段[2]。具体来讲,源头净化技术主要包括如下三项关键技术:

1.生物高效絮凝技术。此项技术的特征为沉淀池入口安装絮凝沉淀装置,并将源头水作为处理对象,对其开展沉淀和絮凝处理。首先,絮凝剂选择食品级别的生物絮凝剂,可进行生物分解,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没有毒性,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能够保护养殖鱼类的健康;其次,絮凝效率较高,可将养殖水中的“COD”、“TN”、“TP”和“SS”除掉;最后,在絮凝期间,采用功率为15瓦的计量泵进行絮凝,不仅耗能小,且仅需支付较小的运行成本。

2.生态浮床净化技术。该生态浮床的安装位置为水源前端沉淀池,通过该浮床中的植物能够对水体中的“氮”和“磷”等物质吸收并转化。首先,水生植物可选择千屈菜和黄花鸢尾等,这些植物具有景观效果好、长势旺盛等特点;其次,采用的载体与基质均为高分子材料的生态浮床,这种浮床具有持久耐用的特点。

3.生物菌种与复合纳米功能陶粒联合处理技术。对于这项技术而言,在选好菌种后,将其植入复合纳米陶粒的孔隙中,通过一系列的吸附、离子分解等,实现对水质的净化。不难看出,借助此技术可有效降低COD污染物含量,达到净化源水的目的[3]。首先,在本土菌种的选择方面,可从水体或养殖场河道等地选择,在分离、驯化、纯化等的基础上,形成浓度较高的菌剂。接下来,向复合纳米陶粒内部植入菌种,形成一种“高效渗滤箱”,最终将“渗透箱”安装在沉淀池出口的位置。其次,复合纳米陶粒的离子分解能力强劲,实现材料自洁功能。

(二)过程消减

在“过程消减”中,主要涵盖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借助健康养殖技术提高内源性营养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氮”和“磷”等物质的流失率;第二阶段为利用河道表流湿地技术消减污染物,最大程度消除养殖水体污染[4]

1.鲑鳟鱼类健康养殖技术。根据水质与养殖条件筛选一些商品价值相对高、抗病能力强、快速生长、饲料转化高效的冷水鱼品类,结合所选品类选择粒径合适的投饲,并严格控制饲料投放数量、放养密度等,形成完整的冷水鱼健康养殖技术体系。首先,挑选一些品质优良的冷水鱼养殖品类,根据种群密度对养殖条件进行合理调控,从根本上确保冷水鱼健康生长。其次,结合养殖品类的营养需求,对饲料配方进行优化,严格控制投饵的频次,实现对内源性营养的最大化利用,降低氮磷等物质的流失率。

2.河道表流湿地技术。该技术主要以建立河道型表湿地系统,借助该系统对河道中的一些污染物做吸附、沉淀、过滤和生物降解等,减轻水体污染。首先,挑选一些景观效果好、长势旺盛的水生植物,使其自发生长,可较长时间不用维护。其次,植物具有较强的净化能力,可将河道中的一些有机物、悬浮物等污染物吸收和转化,达到净化河道的效果。

尾水深度处理

生态多功能净化塘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生态浮床,第二部分为碳素纤维生态草,第三部分为太阳能动水机。借助该生态系统,能够实现对河道中的污染物进行吸收和转化,针对塘内的有机污染物开展生物降解,并进行有效转化。利用生态多功能净化塘的净化功能,可将上游养殖水体进行净化,为下游养殖提供洁净的水源,提供流水资源的利用率。

1.生态浮床净化技术。基质为高分子材料的生态浮床可进行千屈菜、黄花鸢尾等多年生植物的种植,最大的优点为基本上不用维护,此类植物在第二年能够主动生长,从长势看,相比于种植当年,第二年长势略好,能够有效去除池塘中的“氮”和“磷”等物质。

2.碳素纤维生态草。该生态草主要借助生物膜内部的一些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优点为:首先,碳素纤维生态草的比表面积相对高,能够高效去除污染物,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其次,生物亲和性良好,这表面能够在水体中迅速产生一种活性生物膜,有着人工鱼巢的美誉。最后,在浮床下方是生态草,纤维材料能够在水体中不停地摇摆,堵塞概率低,维护较为方便。

3.太阳能动水机。太阳能动水机是一种浮体形式的水质净化装置,其动力为太阳能,可大面积、源源不断地使水体上下流动,促进水体流动,提高水体的溶氧量。首先,改动水机主要以太阳能电板为驱动,整体运转过程中几乎没有电能的损耗,不仅经济,而且安全。其次,该装置设计精美、便于施工,运行成本低,便于维护。最后,以水的深度和处理面积为依据,挑选功率适合的动水机,可让水体进行双向循环,实现上层水和下层水的对流,提高水体的溶氧量,在净化水质的基础上,实现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激活,有效应对水体恶化问题。

结语

从上述可知,冷水鱼养殖产业是国内水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一种全新的渔业发展模式。为进一步做好水产养殖,促进国内经济向好发展,就需对已有的养殖技术进行改进与优化,全面提高冷水鱼的养殖水平。在利用该养殖技术开展冷水鱼养殖的过程中,需对养殖技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并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冷水鱼养殖系统。在进行冷水鱼养殖水体综合养护的过程中,需对不同品类的冷水鱼选择合适的投喂饲料方法。文章从源头净化、过程消减和尾水深度处理等三个不同阶段阐述了冷水鱼养殖水体综合养护技术的应用流程,以此促进该技术在养护水体方面的应用,在确保水体养护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冷水鱼养殖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周训才.冷水鱼养殖水体综合养护技术[J].农家致富顾问, 2020(8)148-148.

[2]杨晨.冷水鱼循环水养殖中的低温氨氮处理技术分析[J].江西水产科技, 2020(4):25-26.

[3]陈卫.冷水鱼流水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 000(012):164-164.

[4]杜希夷,沈佳庆,文俊程.陆基圆池冷水鱼养殖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 2022(4):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