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复发风险降低新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2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复发风险降低新进展

张琳1储雪雁通讯作者李淼2周书丽3

(临潼康复疗养中心  西安市 临潼区  710600)

摘要: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为嘌呤代谢及尿酸排泄障碍导致的代谢性疾病。西医对痛风的治疗主要包括镇痛、消肿和降尿酸三方面,代表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别嘌呤醇和苯溴马隆等,疗效可靠、但副作用大,且停药后易复发。而中医对痛风的治疗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综合调节的特点,辨证论治,标本兼治,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痛风 高尿酸血症 中西医结合 多学科

前言:痛风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具有易复发、难根治的特点,其主要生化基础为高尿酸血症,临床表现为关节红、肿、热和痛。高尿酸血症是血中的尿酸升高,而没有出现小关节的损伤,而长期的高尿酸血症最终的结果导致了尿酸在关节的沉积,最终就导致痛风的发生。

1.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

高尿酸血症(HUA)是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超出正常范围的机体状态;正常嘌呤饮食且间隔两次空腹血清尿酸(SUA)水平男性高于 420 μmol/L 或女性高于360 μmol/L 时诊断为 HUA。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 HUA 患病率达到13.1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 18.32%,女性为 8.56%,且呈不断增高趋势。

1.1 尿酸生成增多

尿酸(UA)是嘌呤在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主要产生于肝脏。嘌呤代谢过程中某些关键酶活性改变,是尿酸生成增多的主要原因,如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活性降低、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活性降低、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活性过高、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加,均导致嘌呤核苷酸合成增加,分解代谢异常,尿酸前体物质增加,尿酸生成增多

1.2 尿酸排泄减少

尿酸主要经肾脏和小肠排出,体内约 2/3 的尿酸由肾脏排出,1/3 的尿酸由小肠细菌降解排泄,经肾脏排出的尿酸须在多种转运体的协同作用下完成,转运载体基因表达异常均可影响尿酸的正常排泄。研究表明,基因突变是导致 HUA 的重要因素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机制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是尿酸盐结晶沉积诱发的复发性异质性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反复发作的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AGA 是痛风的最基本类型,也是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2.1 痛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西医对痛风的治疗主要包括镇痛、消肿和降尿酸三方面,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迅速而有效的缓解其急性发作;二是降低血尿酸,防止其反复发作。目前治疗痛风急性发作主要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NASIDs)、糖皮质激素和 IL-1β拮抗剂等药物;临床上使用的降低血尿酸的药物主要有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和促进尿酸分解三大类,代表药物有别嘌呤醇、苯溴马隆、丙磺舒和拉布立酶等,疗效可靠但副作用大,且停药后易复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依赖性,严重危害患者健康

2.2 中医药对痛风的治疗

痛风属中医“痹症”范畴。痹者,其义为闭,是由风、寒和湿三气结合,“壅闭经络,血气不行”所形成。中医辨证论治,标本兼治,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综合调节的特点,中药取之于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疗效显著,副作用小。近年来,中药治疗痛风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具有镇痛作用的传统中草药被大量报道,如猫须草、延胡索、重楼和青风藤等。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历来作为止痛药,被誉为中草药中的“吗啡”。延胡索发挥镇痛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为延胡索乙素和丙素等多种生物碱成分,其中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最强,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激动阿片受体提高阿片肽水平,增加脑内亮氨酸脑啡肽含量达到镇痛作用。青风藤味苦、辛,性平,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和利小便之功效,临床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青风藤祛湿止痛的主要成分为青藤碱,是 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与吗啡结构相似,但无成瘾性。具有抗炎消肿作用的传统中药被大量报道,如牛膝、芍药、桂枝、猫须草、鸡矢藤和甘草等。牛膝味苦、甘、酸,性平,具有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和引血下行之功效。赤芍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效。芍药苷为赤芍主要化学成分,具有抗炎、镇痛、镇静和抗氧化等作用。在古代中医典籍中,没有“高尿酸血症”病名,多归于“末病、浊瘀”。中医认为脾肾亏虚是主要病机,血虚、血瘀和湿热两邪为主要病因。以清热利湿浊泄、活血化瘀散结为主要疗法,既能清热利尿以消除病因,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代谢,又能活血化瘀扶正对机体进行保护。猫须草又名肾茶、猫须公,味苦,性凉,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有清热去湿、排石利水、抗炎、抗菌和镇痛等作用,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酚酸和萜类等,其中迷迭香酸是主要药效活性成分。其降尿酸机制为迷迭香酸是黄嘌呤氧化酶竞争性抑制剂,从而减少尿酸的生成。

3.健康管理行为

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普遍食用精制的碳水化合物,高卡路

里食物,反式脂肪酸或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运动量减少,这些共同因素导致了肥胖症的流行,促使更多人发展为高尿酸血症或痛风。降尿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初始阶段和维持阶段都需要相应的医学介入。为减少痛风发作的可能性,在 ULT 治疗初始的 3-6 月内,建议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预防性治疗。有实验表明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降尿酸药物剂量也可以起到预防痛风发作作用。在痛风的预防中,初发痛风的(3 次以内)患者,如果平时尿酸水平不高,小于 520 μmol/L,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达到控制尿酸水平、防治痛风发作的目的。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控制体重、规律而清淡的饮食、戒酒戒烟、适当运动、多喝水。如果能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使体重合理下降,尿酸水平可能可以恢复正常,减少痛风的发生。提倡食用全谷物、不饱和脂肪酸、蔬菜和水果、坚果和豆类以及优质蛋白质,如家禽、鱼、蛋和低脂乳制品,限制食用红肉、精制碳水化合物(高果糖谷物糖浆)和饱和脂肪酸。

综上所述,中药方面需注意配伍禁忌,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因此中药在应用过程要遵从辨病施治的特点,就需要加强合理用药,并且在应用过程中选择安全有效的制剂方法和合适的药物剂型。也可以通过实施多学科护理模式,提高高尿酸血症患者健康管理能力,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疾病复发风险。干预健康管理行为、饮食督导、定期监测血尿酸指标的方式来改进生活质量,而且多学科护理应用于高尿酸血症管理中,可提高患者健康管理认知,降低血尿酸水平,控制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更具有护理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侯芳,吕媛.不容忽视的细菌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742(3):203-206.

[2] 王丹丽,简桂花,汪年松. 中草药抗菌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2014(11):1021-1023.

[3] 花世云. 中草药制剂痰热清731.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9A):16.

[4] 张丽琨. 中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5):82.

[5] 杨珂,楼映,陈元,等. 复方水牛角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

炎大鼠血清 TNF-α、IL-8 达的影响[J]. 中医药学报,2015

43(4):49-51.

[6] , . 尿 [J]. , 2017,35(06):149-152

[7]宋艳玲. 不同运动频次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发作率、血清肌酐水平、尿酸水平及尿pH 值的影响 [J]. 河北医药, 2020, 42(21): 3214-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