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急性胃肠炎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及疗效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2

护理干预对急性胃肠炎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及疗效的影响分析

唐 樱

江阴人民医院  儿科 江苏 江阴214400

摘要目的:为达到加快急性胃肠炎患儿症状缓解及提高疗效的目的,本文着重探讨了综合护理干预手段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96例患儿进行对比实验,均为急性胃肠炎病症,采取盲抽方式将其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患儿,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与综合护理干预手段,对两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评价分析。结果:经实验中各项数据表明,观察组患儿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且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与此同时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较优(P<0.05)。结论:对于急性胃肠炎患儿而言,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手段可有效加快患儿各症状缓解速度,提高整体疗效。

关键词:护理干预;急性胃肠炎;症状缓解时间;疗效

引言:急性肠胃炎是儿科高发疾病,多发于夏秋两季,多因饮食不当、细菌感染所致,再加上幼儿胃肠道功能较差,抵抗力较低,这也大大提高发病率,对此还应当积极展开系统性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手段来提高临床疗效。本文主要探讨了护理干预对急性胃肠炎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及疗效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实验的96例对象均为院内2022年8月~2023年7月所收治的急性胃肠炎患儿,研究中需对相关数据展开全面对比,因此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还应当随机进行盲抽分组,人数保持均等。所有患儿年龄均在4~9岁之间,对照组与观察组男女人数、中位年龄分别为25、23例(6.04±1.77)岁与27、21例(5.93±1.68)岁。将其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呈现出(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遵医嘱在用药、饮食方面给予指导,并密切关注患儿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做好患儿情绪安抚工作。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手段,为患儿提供全面且优质的护理服务,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①健康宣教与心理疏导,因患儿年龄较小,认知与理解能力较为薄弱,而且在疾病作用下生理会产生不同程度不适感,这也导致其整体依从性较低,不利于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开展,对此护理人员还应当加强与患儿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为其详细讲解与急性肠胃炎相关的病理知识,告知其相关注意及配合事项,并通过播放视频、发放图册的方式予以强化,切实提高患儿及家属的认知。同时可通过为患儿提供玩具、播放动画片的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多应用语言鼓励患儿,轻拍其肢体予以安抚,给予其心理支持,从根本上提高整体配合度[1]。②环境干预,结合以往经验来看,良好环境对患儿的康复有积极促进作用,需重视病房环境的消毒清洁工作,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时刻处于流通状态。同时做好温湿度调节工作,建议温度在24~26℃,湿度为55%左右最佳,尽量将治疗及护理操作统一在同一时间段,减少对患儿的干扰,为其创造舒适的治疗环境。③对症护理,动态监测并记录患儿的临床症状,包括大便次数、性质、量,询问患儿是否有腹胀腹痛等情况,若患儿腹痛较为明显,可保持卧床状态休养,并进行热敷与按摩,以此来起到有效缓解作用;发热患儿需实施物理降温;呕吐患儿需指导其为侧卧位,注意清理口鼻腔分泌物,避免误吸或者呛咳情况发生。④饮食指导,饮食结构应当以清淡易消化为主,若病情较为严重,可以流质食物为主,随后逐渐转为普食,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量,禁食不易消化的高脂肪食物[2]

1.3 观察指标

①详细记录两组患儿呕吐、腹泻、腹痛各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②结合患儿各症状表现对整体疗效展开评价,可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评判标准,患儿体征完全消失,大便恢复正常,相关指标处于正常值范围内为显效;腹泻腹痛、呕吐症状明显缓解,实验室指标趋向正常值为有效;各临床症状无变化且有加重趋势为无效,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症状缓解与住院时间对比

在对临床所记录的数据整合分析后可见,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呕吐、腹泻、腹痛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数据之间有一定差异表现(P<0.05)。具体数值见表1。

1两组患儿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比较n/%),x±s)

组别

n

呕吐停止时间(h)

腹泻停止时间(h)

腹痛消失时间(h)

住院时间(d)

对照组

48

14.31±3.15

27.04±3.62

24.99±3.57

6.19±1.26

观察组

48

7.96±2.45

20.15±3.23

17.64±3.95

3.75±0.86

t

8.713

10.916

7.234

11.508

P值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通过患儿病情情况来看,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81.25%,组间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格2所示。

2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n/%),x±s)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8

22

17

9

39(81.25)

观察组

48

35

11

2

46(95.83)

X2

7.035

5.431

9.305

12.678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急性胃肠炎是小儿常见临床病症,通常会伴有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腹痛多集中在脐周附近,部分患儿会有发热、肌痛的情况,若未能及时展开干预,可能会引发脱水、水电解质失衡等不良事件发生。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依从性相对较差,这也给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阻碍,对此还应当加强护理干预,但常规护理多集中在治疗方案,具有一定局限性,所以应进行优化完善。综合护理干预手段是从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病情干预、饮食指导、环境干预等多方面为患儿展开相应的护理服务,切实满足患儿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需求,提高患儿整体配合度。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各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均有效缩短,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胃肠炎患儿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手段可有效加快患儿相关症状缓解速度,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韦丹.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急性胃肠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婚育与健康, 2024, 30 (09): 175-177.

[2]胡仁清,孙艳萍. 护理干预对急性胃肠炎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及疗效的影响分析 [J]. 智慧健康, 2020, 6 (21): 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