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边远山区县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困境的必由之路

/ 1

走出边远山区县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困境的必由之路

邹修强胡芹义

  四川省筠连县教师发展中心    四川省筠连县第三中学邮编:401121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日益重视,乡村学校义务教育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乡村学校面临着诸多困境,特别是西部偏远山区县乡村学校,更是困难重重,如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模式落后等问题,严重束缚了乡村学校优质均衡发展。为了走出这些困境,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为乡村学校义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一、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应增加对乡村学校的财政拨款,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如校舍、教学设备、图书馆、体育馆等,让乡村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还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奖励优秀教师和扶持困难学生,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要紧紧抓住“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本着“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乡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学前教育向中心村集中”的原则,加强校点布局调整,强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确保乡村学校的教学需求得到满足。政府可以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教育,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投入机制。此外,还应加强校际间的资源共享,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吸引优秀教师资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农村人口开始大量向城市迁移,一些条件相对优裕的家庭,子女便随迁入学,而更多的农村家庭出现大量的空巢老人和大量的留守儿童,农村学校教育难度也随之提升,一些优质教育资源也随之流向城市,能在乡村继续留守的优秀教师可谓少之又少,提升乡村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对于乡村义务教育来说亟待解决。地方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对在乡村学校工作的优秀教师给予政策倾斜和物质奖励,让大量优秀人才选择从教,甘当“园丁”,使乡村学校优秀教师招得来、留得住。同时,还应开展城乡教师交流活动和建立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制度,让城乡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推行创新教学模式

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教师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很多乡村学校课改跟不上当前国家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步伐甚至相当滞后,在当前“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国家育人导向发生了新的巨大变化,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要适应新一轮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就必须要引入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积极转变育人方式,来推动乡村学校教学模式的创新。鼓励和指导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严格依标执教,依标考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结合乡村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青年。

五、加强与城市学校合作

受限于地域条件,乡村教师参加学习、培训不够,导致教师业务能力提升较慢,教育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制,让城市学校为乡村学校提供教育资源、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支持。通过共同举办教研活动、师资培训等活动,促进城乡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整体提升城乡教师业务素养和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城乡学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六、加强师资培训与教育

教育主管部门、教研机构和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鼓励教师搞好教育科研工作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拓宽教育视野,提升教育水平。同时,建立教师评价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定期评估,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

七、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教育资源为乡村学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为乡村学校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建立远程教育平台,让乡村学校能够共享城市学校的优质课程资源。同时,鼓励教师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创新,提升教学效果。

八、转变乡村教育观念

农村一定范围内残存的“读书无用论”和大量留守儿童缺失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制约乡村学校义务教育质量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加强乡村教育的宣传力度,引导乡村居民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让他们认识到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家庭未来的影响乃至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更加关注和支持乡村学校的发展。同时,也要鼓励乡村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努力学习,争取走出乡村,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的发展和稳定。尽管乡村教育面临着许多困境,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乡村教育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出路。走出乡村学校义务教育困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政策支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吸引优秀教师资源、推行创新教学模式、加强与城市学校合作、加强师资培训与教育、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以及转变乡村教育观念等措施的实施,我们有信心能够逐步改善乡村教育,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更多的机会,助力乡村地区的发展,为乡村学校义务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乡村教育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