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2

玉米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高东伟

福海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 新疆福海县 836400

摘要:玉米作为我国非常重要的一种农作物,其种植生产情况一直受到高度重视,玉米产量和品质不仅关乎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更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是玉米种植中最关键的两个环节,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基于此,文章阐述了玉米的种植发展情况,详细分析了玉米种植管理中的要点及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玉米;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

引言:

玉米作为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平均产量增长率是所有农作物中最高的,且玉米是饲料的重要来源,因此玉米增产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率不断提高,玉米黑穗病、玉米大斑病等是玉米常见的病虫害。受病虫害影响,我国玉米产量每年面临着巨大损失。因此对玉米的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玉米种植发展情况分析

玉米在我国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玉米栽培以推广和引进品种为主,在选择玉米品种时需要专业人员选择适合我国环境的品种。玉米占口粮消费总量的5%左右,主要消费来源是饲料。玉米已发展成为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世界对玉米的需求量随着工业的发展不断增加。全球64%的玉米种植面积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仅占36%,在玉米种植面积上存在明显差距。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总体趋势平稳,总产量逐步增加。由于玉米高产、适应性强的特点,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除了供人类食用外,还能够用作饲料,充分发挥了其丰富的营养价值。

2玉米种植过程管理

2.1选种

做好玉米的选种工作是保障玉米的整体产量和质量的根本。目前,在我国市场上的玉米品种非常多,缺少经验的农民很难选择出最适合自身种植的品种。在选择玉米品种的过程中,应主要考虑当地的日照时间和热量条件,保证玉米的整体产量和品质。种植地形直接决定了玉米的能量吸收情况,所以地形是影响玉米后续生长的重要因素。平原具有海拔低、热量充足的特点,晚熟玉米的生长期较长,适合在热量充足地区种植,因此平原地区可选择种植晚熟玉米品种,从而保障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风力也是选择玉米种子时应考虑的因素。玉米作为高茎作物,风对茎秆的影响很大,因此种植者在选择品种时应考虑种植地区的风力。例如,澄海9号、农大108、郑单958号等抗倒伏品种具有较好的抗风能力,可以在风力较大的环境下生长。

2.2播种

犁地和耕地是种植玉米的关键步骤。通过耕作和翻土,土壤可以获得有利于玉米生长的氧气和养分。但在耕地翻土过程中必须保证土壤结构完整,一旦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流失,使玉米减产。在耕地翻土的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机械设备辅助人工栽培,可以极大提高玉米种植的效率和效益。由于我国区域温差较大,在玉米实际播种时,应根据当地气温和天气情况确定播种方式。我国南方玉米播种期一般分为两季,如长江流域的播种期为3月下旬至4月初和7—8月。我国北方气温较低,正常播种期为4月底至5月初。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要适当控制种植密度,株距为20cm,行距为60cm,保证玉米有良好的生长空间。

2.3田间管理

随着气温升高,玉米田容易滋生杂草,为避免杂草和玉米幼苗争夺养分,在浇水后能下田时,应立即喷施1次除草剂。除草剂可选择乙草胺、莠去津或二者的混合剂,具体施用量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中规定的用量,不得随意加大用药量。需要注意的是,化学除草需要合理确定除草剂的种类,精确控制施用量。未施除草剂的较硬地块,出苗后应及时除草,可以使用锄头中耕2~3次,这样能促进根系生长。在使用除草剂时一定要将几个品种轮换使用。间苗定苗时,必须严格遵守“四去四留”原则。遇大雨时,应及时排水,防止花蕾掉落。在大喇叭口阶段,应适当进行表土和土壤栽培,土壤栽培高度应控制在10cm以内。

2.4水肥管理

玉米是高产作物之一,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养分较多,播种期对水肥管理要求较高。遵循玉米的需肥规律是玉米水肥管理的基本原则,要严格坚持以基肥为基础,适量添加氮、磷、钾肥的原则。另外,由于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对氮、磷、钾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异,例如玉米从结节到开花进入快速生长期,此时是玉米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吸收养分快,对养分需求量大,应满足玉米对养分的需求,加强水肥管理。

3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3.1青枯病

感染青枯病后,玉米会在白天失去活力且枯萎,在夜间或阴天萎蔫现象有所缓解,但很快会枯萎死亡。主要症状:在茎叶还是绿色时,植物发生枯萎并迅速死亡;用手挤压病茎的褐变部分时,会排出一种乳白色的菌液,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造成萎蔫。

可分为两个阶段预防青枯病,第一阶段是在种子处理过程中就使用具有杀菌性的种衣进行预防;第二阶段是播种之后在种子附近施肥,提高种子的防病害能力。此外,由于青枯菌还可以与病株一起渗入土壤并长期存活,形成传染源,破坏土壤成分,所以应定期对土壤中残留的植株进行深度清理,避免出现病菌再次侵入玉米种子的现象。

3.2黑穗病

黑穗病是玉米播种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当玉米感染黑穗病时,会出现黑色粉囊,所以被称为黑穗病。如果不控制黑穗病,其将会成为玉米螟的诱因,导致玉米植株不能正常结果,难以保障作物总产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防治玉米黑穗病主要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植者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并用多菌灵等药剂包裹和浸泡种子,以有效防止病毒感染。第二,玉米黑穗病属局部侵染的真菌性病害,其担孢子适宜生存的温度为20~26℃。春玉米花粒期的温度能满足担孢子的生存条件,所以种植户可以调整玉米的播种时间,在病害高发时期错峰种植,减少玉米黑穗的发生。

3.3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又称玉米条斑病,主要症状是玉米叶片、壳和苞片上出现少量浸水斑点,并逐渐蔓延,边缘呈深褐色和浅蓝色。种植人员若不及时处理,玉米叶片会发黄枯萎,影响玉米后续生长,降低玉米品质和产量。

第一,加强农业防控。播种前,播种者应向土壤施足量的基肥和适量的磷钾肥,以保证土壤肥力充足。在施肥管理结束时,种植者要对田地进行除草,并适当去除玉米底部的2~3片叶子,以增加玉米地的整体光照和透气性。第二,药品管理。玉米发生病害时应立即采用化学防治方法进行治理,根据病情,先摘除植株基部黄叶、病叶,减少再次侵染菌源,增强通风透光性,然后喷施杀菌剂。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进行喷药防治,每隔10d防1次,连续防治2~3次。

3.4玉米螟

玉米螟是玉米播种过程中常见的害虫,玉米螟发生后,花叶、玉米叶和茎部出现凹陷,威胁玉米的健康生长。如果玉米螟发生严重,会造成玉米结块、发霉等,严重降低玉米产量。防治玉米螟的主要方法有2种。第一,使用相关药物进行防治。穗期是玉米螟的高发时期,一般多在玉米的大喇叭口期初发。在这段时间要密切观察玉米心叶,当发现玉米螟蛀食的心叶率达到10%时,应及时用药防治。可用克百威颗粒用细沙拌匀后撒在喇叭口内,有效防止玉米螟的发展。第二,生物防治。赤眼蜂是玉米螟的主要天敌,能有效抑制其生长繁殖。种植户可通过养殖赤眼蜂对玉米螟进行高效、环保防治。

结语:

综上所述,玉米种植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玉米种植效率,保障玉米秋后产量与品质,对此,种植管理人员应选择适于本地的优良品种,强化田间管理,开展综合防治,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耿会国.玉米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深析[J].农民致富之友,2021(25):25.

[2]刘佳旺.玉米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种子科技,2021(14):37-38.

[3]李鑫.玉米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的策略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22(18):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