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2

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研究

付岩芹

中共邹城市委党校

文章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人民;历史使命;中国式现代化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一种执政理念,是在新时代条件下对为人民服务这一理念的高度彰显,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始终指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提出的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担当,对世界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在当前复杂变化的时代具有举旗定向的重要意义。当今世界是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深刻调整的世界,多极化格局正在加快演变,各种矛盾与冲突在全球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处于前所未有的变革之中。面对重重挑战和道道难关,我们必须攥紧发展这把钥匙。唯有以发展破局,唯有以人民为指向。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选择。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国内背景下提出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的根本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新时代我们党着面临一系列的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和新挑战。全面从严治党已经成为战略部署和治国方略,具有紧迫性。而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因此,全面从严治党思想蕴含着深厚的人民情怀,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三、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一)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紧扣新时代矛盾变化、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历史性判断, 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契合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在要求, 只有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 才能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特殊时期, 处理好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 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不同产业层次之间与产业内部协调发展, 提升我国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营造经济新动能成长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40年以来, 我国经济在较长时期内以年均近10%的速度增长。自2011开始, 我国经济增长率逐渐降低, 2015年经济增长率为6.5%, 成为近年来的最低值, 表明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动能正在消失, 潜在经济增长率正在下降。随着国内资源边际投资效率的递减和生态环境容纳量日趋饱和, 过去追求数量和规模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式必然会导致资产泡沫增大、地方政府债务增加以及生态环境失衡等问题。因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应转变为加速培育和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此,我国迫切需要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以及增长动力等方面着力建设与高质量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培育创造经济新动能所需要的环境,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并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促进我国经济中长期保持稳定高质量发展。

(三)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国际新形势竞争要求、形成全面开放经济格局的主动选择

受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影响,我国经济内部面临三期叠加的复杂经济状况。外部面临多边贸易形势严峻、世界产业链重组以及金融双向开放等方面的国际战略博弈。为应对国际复杂形势下的竞争压力, 我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实体经济质量与效率, 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积极建设有利于经济制度供给、产业基础优化、内生动力转换和资源配置优化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紧跟世界重大技术革命的潮流, 通过国际贸易的知识附着机制、规摸效应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进行定向的要素升级。积极探索新动能创新道路, 将新技术与新动能联系起来, 通过建立区域合作共赢战略, 促进我国汇率市场化, 加速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业双向开放, 形成开放的经济体系新格局。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要通过补短板、挖潜力、增优势,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满足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实现供需匹配和动态均衡发展,改善市场发展预期,提振实体经济发展信心。

(作者简介:付岩芹,女,邹城市委党校高级讲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