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及其经营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2

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及其经营模式

刘贺

220722199110043211

摘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涉及到行政管理、工程技术、经济和法律等诸多领域,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进行科学高效地管理,它可以促进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并且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能够带动地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所以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方面,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并配合规范化模式的运作,才能达到各方面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经营模式

土地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其合理利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项目管理及经营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项目效益和城市发展效果。因此,深入研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及其经营模式,探索提高项目效益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概念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荒地、盐碱地、滩涂、空闲地等宜农未利用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压占、挖损、污染、破坏的土地和风沙、洪灾、滑坡等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复垦;对农村地区林、田、路、渠等进行综合整治。通过土地开发整理,以增加耕地面积、恢复土地可利用功能、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2 土地开发整理中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土地开发整理中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第一,一些地区一味地追求土地开发整理数量,而忽视了土地开发整理质量。部分地区的土地整理项目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这些土地往往因为缺乏科学地开发利用,而难以获得预期生产能力,同时且易造成资源遭破坏和资金浪费的情况。第二,许多项目执行时只求近期效益,而不对土地开发活动的长远效果给予重视。例如,部分地区在土地资源的整理中,项目负责人大多由农民个体或农村集体组织担任,但受认知水平、技术水平和资金等条件制约,常常不能合理规划用地,造成了用地浪费的问题。第三,许多机构在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时,缺少有效管理机制,其最终结果就是土地开发成本过高。很多的项目通常由房地产经营公司来承担,如果其管理体系相对滞后,或者对项目的调查资料太少,就很可能造成决策错误。

3 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措施

3.1 完善相关政策,设立组织领导机制

在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时候,为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应当制定完善的相关政策,促使项目管理工作有据可循、有法可依,贯彻落实于实际中。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土地管理法》,但是就目前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实况来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不断地更新和优化,以保证其符合当前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要求。由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是系统化工程,涉及诸多项目,因此在预算编制方面也有着较大的难度,种类繁多,覆盖面积广泛,只有在完善的法律基础上,才能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进一步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预算方面的管理办法,以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实施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减少项目管理风险。

3.2 提高土地开发整理的专业技术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在土地开发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逐渐应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现代科学技术,以不断完善项目管理理念,提高项目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效益。首先,需要加强完整系统的土地开发整理技术标准体系的制定,明确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的具体规定,了解土地开发整理的相关序列以及专门的门类,并做好验收和评价的行业技术标准的规范。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专业高水平土地开发整理人才的引入与培养,在高校中设置专业的课程以及内容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并组织现有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专业培训,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能力水平,使得人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保证土地开发整体活动可以顺利稳定地进行。其次,还需要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过程中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成果进行武装,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卫星遥感技术等对开发项目进行科学系统地管理,提高整体土地开发项目管理水平及管理质量。

3.3 由专门公司引导的集中开发整理模式

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模式通常是指涉及特殊性开发技术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模式,如在开发过程中存在困难或需大型设备支撑等,例如砖瓦取土场或盐碱地改造工程,农民个体或农村集体组织都做不到,因此这需要一个专业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管理公司来完成,在政企分开原则下,土地开发集中开发资金和技术力量,该管理模式容量大、技术力量强、企业资金多、相对集中,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时,一定要做好投资预算工作,强化项目设计管理工作。在当前18亿亩耕地红线无法突破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工业发展,居住改善,生态保护和旅游休闲用地需求,就成了国土人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难题,土地整治无疑就是破解这一难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在此背景下,荆门漳河新区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管理上选择了实行能人自建,企业自建和国家投资三种模式并行不悖的模式,并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公司运作方式,集中处理土地开发问题,争取土地开发有科学化和规模化。

3.4 构建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

农地保护包括两部分,一是保护农用地面积,即避免非农业用地对农用地的侵占;二是保持农田,主要是提高农田肥力,使农田的环境质量更好,这是更高层次的保护。因此,农地保护制度的本质是保护耕地,适用法律规定的要求,完成规划调整和利用的相关措施的制定,政府和土地使用者的责任和行为将更加规范。对当前农地保护的整体工作开展情况分析能够得知,虽然中央及地方政府针对这一工作的开展都提升了重视程度,然而并没有构建统一的制度,还是处于政策阶段。例如,国务院颁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虽然对基本农田的划分有了明确说明,然而在基本农田的运用、保护措施和手段上并没有具体要求,对政府部门及土地权责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没有明确划分,而在土地被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后,农民失去了使用土地从事其他高收入及非农产业的机会,直接影响了这部分农民的利益,如果不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进行弥补,就无法从事农田保护工作。此外,虽然有相应的政策要求保护耕地,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但在不同地区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并没有更详细的措施,特别是在一些人口多、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实施难度更大。虽然丘陵地区耕地面积的动态平衡相对容易实现,但耕地质量的动态平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另外,制定的诸多条例和规定法律效力不强,很多地区即便了解相关政策要求,也难以按照政策执行。所以,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农地保护制度,并且在法律上明确对农地保护区域的保护工作,政府部门及土地权利人的责任与义务等行为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制定相应的耕地保护法,并且形成对应的技术手段。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的国情进行分析,当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已经不能完全使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能适用于土地整理事业的相关标准与要求,需要进一步进行管理与创新,无论是从农民个人角度进行,还是农村集体角度,或者是在土地开发整理公司经营方式入手,都可以从多方面解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节约开发与管理的成本,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石莎莎,郭鑫.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 (25): 157.

[2]崔佳新.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9, (07): 9-10.

[3]田鑫雨.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J]. 现代农村科技, 2019, (07): 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