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2

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

  付佩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75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彰显社会责任和担当、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提升乡村环境质量、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认识、制度、技术、经济发展等多重困境,因此,必须提高人们的认识,推动共建生态文明,完善法规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最终才能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生态文明;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彰显社会责任和担当:我们深知,环境是生命之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因此,我们必须珍视并善待它。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我们对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我们展现社会责任和担当的重要方式之一。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乎环境面貌,更关乎人们的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应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治理。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减少农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助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还能够催生一系列新兴绿色产业的发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环保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等绿色产业在乡村地区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随着大家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乡村地区开始重视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这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清洁能源产业的兴起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太阳能、风能等充分利用,可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能源消费带来的环境污染。此外,生态农业还能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满足消费者对于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提升乡村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包括加大力度保护乡村的自然资源,比如水资源、土壤资源和生物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污染。同时,还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的发展,以推动乡村经济的绿色转型。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引导农民采用更加环保、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四)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任务。在此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仅是对生态环境的简单保护,更是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全面恢复与提升,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这意味着乡村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将实现长期的平衡与稳定,为未来的世代留下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我们能够逐步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五)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开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环节。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还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入来源。通过推广生态农业、加强农村环境治理等措施,可以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增强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以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一)缺乏主动的环保意识。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这一进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突出的困境——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缺乏环保意识,难以自觉参与到这一伟大的建设中来。这一困境的存在,主要源于多年来环保教育的缺失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的认识是乡村的环境问题并不严重,无需过多关注这种思想认识的不到位,导致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往往忽视了环保的重要性,难以形成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经济发展与环保间存在矛盾:经济压力与环保需求的矛盾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在一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们面临着严峻的生计和生活压力。为了改善生活状况,当地人民可能更加关注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他们可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上,而较少关注环境破坏带来的长期影响。同时,一些污染环境的产业也可能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而难以得到根治。这些产业往往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些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三)技术支撑不足:技术支撑不足是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农村地区普遍缺乏足够的技术资源和专业人才,导致在环保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应用和维护方面存在困难。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农民往往难以有效地利用这些技术和设备,也难以解决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还有一些地方缺乏稳定的电力供应和水源保障,使得一些需要电力和水资源的环保设备无法正常运行这也限制了环保技术和设备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应用。

四)制度保障不完善:制度保障不完善是制约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但在实际执行和监督过程中可能存在漏洞和不足这些漏洞和不足导致一些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部分地区缺乏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和监管机制这可能导致违法排放污染物一些地方可能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持来建设和维护环保基础设施,或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来促进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管理。这些因素限制了农村地区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提高主体意识,共建生态文明。为了改变人们生态文明建设主体意识不高这一现状,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大家普及环保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其次,要引导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让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与自身利益的紧密关系。克服大家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困境,是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一步。只有真正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自觉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才能共同创造一个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

(二)寻找合理路径,平衡经济生态。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寻求平衡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有效路径。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提供经济支持、推广绿色技术和产业等措施,促进形成绿色发展的理念,引导地方经济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三)大力推广技术,助力生态改善。在推进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技术支撑和创新能力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开展针对乡村地区的环保技术和设备研发和推广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对环保技术和设备的使用能力和维护水平。同时,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环保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障。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促进农村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四)推进制度建设,形成根本保障。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完善环境保护制度和监管机制。同时,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推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切实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此外,还需要加强宣传力度让大家充分理解制度。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可以逐步解决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制度保障不完善问题,促进农村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源鑫.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现代农机,2023(04):52-54.

[2]张鹏,张欣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22,32(11):1-7.

[3]孙海鑫.新时代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23.DOI:10.27290

[4]陈小捷.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21.DOI:10.26969.2020.00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