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建设助推企业安全管理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2

以信息化建设助推企业安全管理创新

鲁玉喜

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昆明安宁,650300

摘要:本文通过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工作思路与方法,对助推企业安全管理创新展开论述,旨在使企业能够更为便捷、有效地开展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创新。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建设;安全管理创新

一、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作为多元化、全流程产业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涉及多行业、多类型,管理范围涵盖面广、跨度大,安全管理信息量大。同时随着国家对生产安全管理的标准和要求不断提高,基础工作内容增多,利用纸质材料进行层层贯彻落实和逐层上报工作情况,通过人工统计分析业务数据等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企业高效、精准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管理效率偏低。传统的贯彻落实和手工统计分析上报方式,极大地耗费安全管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降低工作效率,造成管理上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且对繁杂、重复性的管理业务难以做到精细化。

(二)基层工作信息收集验证难。传统的检查、询问、验证等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且很难及时有效验证基础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质量、真实性和有效性,导致有的基础工作难以做实,信息收集不及时,导致监管不到位。

(三)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受制约。管理信息不能及时准确的在第一时间传递或反馈,直接导致安全管理决策分析不精准不科学,造成对管控工作的关键、重点把握不准,制定方案或措施及时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差。

(四)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受阻。目前政府部门管理高标准、严要求,各种文件、通知繁多。而公司及各分、子公司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信息分散、不系统、不规范、汇总分析不及时,对流程的规范化、表单的标准化、数据的精准分析方面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安全管理和政府安监部门的监管要求。

二、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一)系统需求分析与功能设计。在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之前,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明确用户需求和功能要求。通过到各分、子公司开展调研,与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专家沟通交流等方式,全面掌握对安全管理的期望和需求。同时参照《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导书》和国家相关管理要求,确定主要方向和功能。

(二)数据库设计。对公司涉及的安全管理报表、台账、审批表、检查表进行全面梳理完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安全管理规定等要求进行全面规范和统一,并用计算机语言进行数据库搭建和配置。

(三)平台架构。按照“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的要求,本着业务内容齐全、流程清晰、简洁高效的原则,参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素构建安全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工程项目、相关方管理、特种设备管理、作业安全、职业健康)、双控体系(检查管理、隐患管理、巡查管理、风险管控)、应急管理、事故管理、持续改进等八大业务模块。要求各模块既可独立运作,也可以与其他信息化系统数据交互共享。

三、助推企业安全管理创新

(一)以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实现扁平化管理。

  以往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经过基层班组、基层职能部门、分公司管理层、集团公司管理部门、集团公司领导5个层级。通过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应用,从线下汇报审批改为线上运行;实行各业务工作可视化痕迹管理。同时优化层级,将管理及工作层级优化为基层运作层、中层管理控制层、高层研判决策层3个层级,并优化明晰各层级的管理职责,按职责展开业务、报送信息及相关材料,在线做好审查、把好关口,实现集团扁平化管理。通过信息系统透视化过程管理,转变原被动听取下属员工结果汇报的模式,在任何时候可在信息平台实现数据统计分析、安全绩效自动生成、预警提醒等功能,为高层决策及时提供依据。

  (二)以PDCA循环模式构建管控流程,实现协同高效。

紧密结合行业特点,整个安全管控流程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信息化快速、准确及全面集成的特点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即从安全生产管理的角度提炼各信息模块的标准流程,绘制标准的流程图,业务人员通过数据流规范业务流,从而实现业务流程的规范和标准,最终建立一套标准、规范、完整的安全信息管理流程,实现安全生产动态及信息上报、隐患闭环管理、事故处置等安全生产管理主要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最终实现整个集团安全管理过程及各环节的闭环。如建立多渠道的隐患排查和上报机制,以工作流为驱动,实现对隐患“上报、整改、复查”的闭环管控。详细记录隐患整改的过程信息,实现整改前后的隐患现场图片对比。对隐患信息实现多维度的图形化统计分析,为危险源的控制效果评价提供依据;对危险作业严格执行“作业申请、作业审批、作业前交底、作业中监护和监督、作业后收尾”的管理过程,实现协同高效。

(三)促进安全管理标准化。

传统的安全管理标准化模式是以纸质介质呈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管理方案及现场管理各项工作,而安全生产标准化首先需要对方法进行研读,其次要整理出大量的台账、表格支撑工作开展,这样就会占用大量的时间精力。通过安全管理信息化,从整体系统方面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固化。一方面将公司现有的管理制度、组织架构、管理流程、管理办法进行全面梳理,对相关性、重复性、与现实不符合、操作性不强等规章制度进行重新归类和归纳,并纳入信息化运作体系,由系统的运转来保证制度、流程执行的顺畅。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把安全管理固化,有效避免因员工的思想不同,造成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理解与执行产生偏差。

(四)强化安全生产过程有效分析管控。

通过将安全信息化平台建设与企业现有的视频网络整合在一起,对信息化系统实时、全面、便捷掌握分、子公司及重点区域、重点作业单元安全管理具体情况,实时对重大危险源、隐患整改、违章行为、特殊作业流程、特种设备等各类安全数据进行可视化管控。同时将其管理过程及管理行为,以形象的图文或数字表现出来,实现对各种指标的综合统计分析,同一指标的归纳与分类分析、总结等。改变整个集团公司原各级、各区域分散、零散式安全管理及监控单一所造成的开放性差、监多控少、范围狭窄等问题。同时转变以往传统的办公模式,使业务工作由静态业务管理变为动态业务管理,从被动听取各单位结果汇报变为主动的过程分析管控。

(五)完善安全生产预警预报体系。

通过信息化建立完整的作业数据库,形成完善的运行体系,在线运用安全管理知识进行技术分析和预警程度判别,并适时发送预警信息,使各相关单位及时制定应急防范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率。

对重大危险源实施有效监控,是预防事故和减少损失的治本举措,通过把现有的危险源监控系统(包括:煤气报警系统,熔融金属监控系统,烟感、温感、光感报警感应系统,煤气柜、尾矿库、炸药库等其他监控监视系统)优化融入接口,集中整合到信息体系中,严密监视并及时传递可能使危险源的安全状态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各种参数的变化趋势,及时发出预警和控制指令,实现由过去单一的“人防”向“人防”与“机防”相结合的管理方式转变,有效弥补传统方式下预警不及时、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实现风险控制关口前移。

四、结论与展望 

信息化建设在助推安全管理创新中具有关键作用。通过不断深化信息化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加强平台优化,能够助推安全管理创新。展望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持续改进,将实现更高效、精准的安全管理,为企业的安全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倪鹏.浅论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2017(9).

[2].徐红林.以信息化技术搭建化工安全管理平台[J].化工管理,2021(26):110-111.

作者简介:鲁玉喜,云南省昆明市,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单位: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