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的能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2

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的能耗分析

王佳伟

华电(北京)热电有限公司 北京市丰台区 100000

摘要:空气源热泵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供暖方式,在集中供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总结了该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能耗表现。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评估了空气源热泵在供暖季节的整体能效表现,并提出了优化措施,为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能耗分析

中图分类号:TU83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寻找高效、清洁的供暖方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空气源热泵(ASHP)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因其具有能效高、环境友好等优点,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相比于传统的燃煤、燃气供暖方式,空气源热泵能够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降低供暖能耗。本文将通过对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的能耗分析,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能效表现及优化途径。

1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

  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热泵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热泵装置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并将其转移到供暖系统中,以实现室内的供暖需求。具体分析如下:首先,空气源热泵利用外部空气作为热源,依靠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制冷剂蒸发为气态。然后,气态的制冷剂通过压缩机的作用被压缩,压力和温度迅速升高,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接着,这些高温高压的气体流经冷凝器,在冷凝器内释放热量,使制冷剂由气态转变为液态,同时释放的热量通过换热器传递给供暖系统中的水,水温升高后通过管道循环到各个房间的散热末端,如暖气片或地暖盘管,从而实现室内供暖。液态制冷剂在释放热量后,经过节流装置减压降温,再次进入蒸发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完成一个循环。空气源热泵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因为它利用了空气中的免费热量,减少了直接使用电能或燃料的需求。同时,该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会有所下降,因此通常需要配置辅助电加热装置以在极端寒冷条件下保证供暖效果。此外,空气源热泵系统安装方便,对环境影响较小,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供暖解决方案。

2能耗构成

   空气源热泵系统的能耗主要包括压缩机能耗、循环泵能耗和辅助加热设备能耗。压缩机是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核心部件,其能耗占系统总能耗的主要部分。压缩机通过压缩制冷剂提高其温度和压力,然后释放热量进行供暖。循环泵用于维持制冷剂或热水在系统中的流动,虽然其能耗相对压缩机较小,但也是系统运行中的重要部分。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空气源热泵的效率会降低,因此需要辅助加热设备(如电加热器)提供额外热量。辅助加热设备的能耗会显著影响系统的总能耗。

3能耗优化策略

3.1能效比(COP)

   空气源热泵的能效比(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是衡量其性能的一个关键指标。COP是热泵输出的热量与消耗的电能的比值。一般情况下,空气源热泵的COP值在2.5到4.0之间,但具体值会受外界气温的影响。在较低气温下,COP值会有所降低,因此在寒冷地区使用时,能效表现会有所下降。具体分析来看,空气源热泵的COP值与外界气温关系密切。气温越低,空气中的热量越少,热泵需要消耗更多的电能来提升室内温度,从而导致COP值下降。以实际应用为例,当外界气温在0℃以上时,空气源热泵的COP值一般可以维持在3.0以上;而当气温降至-10℃左右时,COP值可能会下降到2.0以下。此外,空气湿度、风速等因素也会影响空气源热泵的COP值。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热泵的换热效率会受到影响,导致COP值下降;而较大的风速可能会增加热泵的热量损失,同样会使COP值降低。为了在低温环境中提高COP值,可以采用双源热泵技术,即结合空气源和地源热泵的优势,通过切换或同时使用两种热源,来提升整体系统的能效。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热泵的设计和安装质量。优化的换热器设计、高效的压缩机和合理的安装位置都能有效提升COP值。总的来说,空气源热泵的COP值在实际应用中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技术优化和合理的系统设计,可以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保持较高的能效水平。

3.2系统能耗

   系统能耗包括热泵运行的电能消耗以及辅助加热装置(如电加热器)的能耗。在极端低温条件下,辅助加热器可能会频繁启用,导致总能耗上升。因此,在能耗分析中需要考虑全年各季节的气温变化及对应的热泵运行状态。具体分析来看,首先是热泵的电能消耗,其主要取决于外界气温和室内热负荷需求。在较温和的季节,热泵能以较高的能效比(COP)运行,电能消耗相对较低。然而在冬季尤其是极端低温条件下,空气源热泵的COP会显著下降,热泵需要消耗更多电能来提供相同的热量输出,从而增加了电能消耗。其次是辅助加热装置的能耗。当外界气温降到热泵的有效运行范围以下时,热泵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热量,此时辅助加热器(如电加热器)会启动以补充热量。辅助加热器通常能效较低,其电能消耗远高于热泵的电能消耗,因此在极端低温条件下,辅助加热器的频繁启用会显著增加系统的总能耗。此外,还需考虑全年各季节的气温变化及对应的热泵运行状态。在能耗分析中,通过对全年气温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预测不同季节热泵及辅助加热器的运行频率和能耗水平。例如,在春秋季节,热泵运行效率较高,辅助加热器几乎不需要启用,系统总能耗较低;而在寒冬季节,热泵效率下降,辅助加热器启用频率增加,总能耗显著上升。为了优化系统能耗,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以减少热负荷需求,选择高效的空气源热泵设备,合理配置和优化辅助加热装置,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优化热泵和辅助加热器的运行策略。

3.3运行策略

   合理的运行策略可以优化热泵的能效,减少不必要的能耗。例如,在非高峰用电时段运行热泵,利用电价差异降低运行成本。具体分析来看,首先是热泵的启停时间安排。通过根据室内外温度变化和用户需求精确控制热泵的启停时间,可以避免频繁启停导致的能效损失和设备磨损。例如,可以在室内温度接近设定下限时启动热泵,当温度达到设定上限时停止运行,维持一个稳定的温度区间,从而减少电能消耗。其次是运行模式的选择。在恒温运行模式下,热泵持续保持室内温度在设定值附近,适用于对温度要求较高的场所,但可能会增加能耗。按需运行模式则根据实时需求启停热泵,适用于温度要求相对灵活的场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耗。特别是在非高峰用电时段运行热泵,可以充分利用低电价时段供热,减少运行成本。这需要热泵系统具备一定的蓄热能力,能够在低电价时段储存热量,在高电价时段释放热量,以实现节能降耗。此外,采用分区控制策略也是优化运行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不同区域进行独立控制,可以根据各区域的使用情况和温度需求,灵活调整热泵的运行状态,避免对不常使用的区域进行不必要的加热,从而减少能源浪费。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也是实现优化运行策略的关键。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室内外温度、用户需求和电价变化,并基于这些数据自动调整热泵的启停时间和运行模式,最大化能效和经济效益。

结束语

   通过对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的能耗分析,我们发现该系统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实际应用中,系统能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环境温度、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等。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空气源热泵的能效,需在系统设计、安装及运行过程中进行综合考虑和优化。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经验的积累,空气源热泵有望在更广泛的区域得到推广和应用,为实现绿色低碳供暖提供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潘艳丹,陈静,张炳学.空气源热泵供暖的节能效果实例分析[J].河南科技,2021,40(24):91-93.

[2]徐南钦.空气源热泵新型供暖末端换热特性分析[D].湖南大学,2020.001165.

[3]汪保利.寒区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调节方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00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