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体智治的档案人才培养梯度机制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2

基于整体智治的档案人才培养梯度机制探析

林大鹏

兴安盟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

摘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方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整体智治档案的建设需要档案专业人才和数字化科技的强大支撑。拟从整体智治和档案人才培育梯度机制的内涵和两者之间的联系两个方面入手,对整体智治下档案人才培育的梯度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充分认识了整体智治对档案人才发展的新需求,并对当前我国档案人才培养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以“本科—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以“整体智治”为切入点,探索以“本科—研究生”为基础的档案人才培养梯度机制。

关键词:整体智治;档案学;人才培养;梯度机制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速开展档案人才培训,增强档案智能支撑能力”,并提出要构建高层次、结构合理的档案管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对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持”,“要把各个领域的人才都抓起来,建设一支规模大、结构合理、素质高的人才队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构建以整体智治为基础的档案人才培训梯度机制,不仅有利于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的现代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1“整体智治”的概念意涵

“整体智治”由“整体”与“智治”两个基本概念构成。“整体”是指“整体治理”,它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个体公民以及市场组织等多个主体间的有效协作。“智治”就是“智慧治理”,它是指在政府管理中,更多地使用数字化技术。“整体智治”并非单纯地将“整体治理”和“智慧治理”进行简单的相加,而是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智慧治理”为“整体治理”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助于实现各方面的高效协同;“整体治理”是“智慧治理”的指导思想,其目的是提高治理效能,创造公共价值。因此,“整体智治”就是要通过大范围的利用数字化的手段,促进各个管理主体间的高效协作,从而达到精准和高效的公共管理。

“整体智治”由三大要素组成。一是“数字政府”的转变,也就是“电子”和“数字”的公共管理活动。这是实施“整体智治”的重要基础。二是“一体化”的治理模式。“整体治理”以“整体政府”为基础。“整体政府”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由十几年前公共行政学学者提出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政府内部的过程集成,以满足整体政府对公共治理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大部制”改革,各地推行的“一网通办”改革,均为“整体政府”定位的重大实践。“整体政府”理论并没有否定劳动分工这一现代社会的基础,但更多的是以内部的劳动分工为基础,进行统一的产出,其基本关切是实现公共管理的需要和提供之间的有效匹配。三是精准高效的需求响应,是指政府管理活动能够对具体的公共管理需要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

2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整体智治”的必要性

随着大数据的出现,档案管理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全局来看,在档案管理中运用“整体智治”,既能方便相关的管理工作,又能更好地完成整合、储存、共享档案等工作,还能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此外,还能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能有效地保存原始资料,并能及时查找所需的档案信息。同时,可以有效地改变以前的文件管理中存在的局限和缺陷,从而解决了原始文件的保存不及时和人工管理的困难。

3基于整体智治实施档案人才培养梯度机制的策略

3.1生源层面:扩大专业录取范围,调整学生结构

整体智治的实施,必须要有一批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知识结构的档案人才作为支撑。针对目前我国档案人才供求矛盾突出的现状,各大学要适时地搜集、分析各种类型的社会对档案人才的需求,适时地增加其招生规模。在本科录取阶段,各个大学都要保持档案专业的文理兼修的招生方式,在招生宣传中增加对档案专业的宣传,打消文、理科同学对档案专业的怀疑与刻板印象,让更多的知识结构多样化的学生参与到档案专业的队伍中来。在研究生招生阶段,各个大学可以适当地扩大招生名额,在吸收有档案学科背景的学生的同时,也可以接受人工智能科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等不同专业背景的优秀生源,持续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动力,建立多元化的档案人才队伍,为实现整体智治提供支持。

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它属于“小众”、“冷门”的范畴,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不高。可以适当地利用新媒体矩阵来促进档案和档案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同,改变人们对档案专业原有的认识,将更多对档案专业有兴趣的优秀学生吸引过来。在政策的制订上,要对档案专业进行一些倾斜,比如,要增加档案学专业的布点,尽可能地将它的范围扩大到各个省市,这样就可以扩大招生规模,扩大学生基数,为档案的整体智治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撑。

3.2师资层面: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整体智治”是指档案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在当前我国教师队伍现状的基础上,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档案人才培训需要,有针对性的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例如,在理论教学上,可以吸收具有历史、法律、工学、理学等多学科背景的优秀老师作为档案专业的教师,以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发散他们的学科思维。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借鉴美国大学聘请兼职教师的经验,对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档案专业人员进行动态招聘,使其能够持续地提升档案专业的实践教学能力。在研究生阶段,可以鼓励研究生导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进一步学习,持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引导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有关的实际情况与当前的时事动态相结合,对其进行深层次的解释。还可以采取以档案学教师为主,其他学科教师为辅的校园合作培养模式,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培养出具有不同特色的档案专业人才。

3.3培养层面:着眼人才培养需求,找准目标定位

培养目标的确定对档案专业人才的培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教育部颁布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规定,档案学本科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的档案科学的基本知识,具有现代管理知识、信息技术以及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够胜任各级档案局、各级档案馆、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档案部门、信息部门、文秘部门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专门人才。“三型”培养目标的提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反映了档案工作的多维性、适应性和综合性。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正式的文件来说明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的。

档案人才在工作性质上,其知识、素养、能力各不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智能技术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档案工作中,对基于数据的档案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实现以整体智治为基础的档案人才培养需求,需要对不同层次的档案人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在教学阶段,要把数据型档案人才的培训内容加入到教育教学中来,把重点放在培养具有较高数据素养、较宽的专业视野和较强的业务能力的档案人才上。

4结语

在整体智治中,人才是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因素。档案整体智治要求各个层次、不同层次的档案人才共同推动,建立一个梯度的档案人才培训机制,是解决目前档案人才结构性不足的一种有效措施。在“本科-研究生”的双重梯度的基础上,提出从生源结构、教师队伍和教学质量三个层面对现有的档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优化,从而为充分实现档案的整体智治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支撑优势。

参考文件

[1]新华社.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1-10-25)[2022-11-06].

[2][2]王协舟,沈丽.档案学专业信息化课程模块建设构想[J].档案学通讯,2009(01):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