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导学思政”育人创新模式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3

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导学思政”育人创新模式构建

李俊强

许昌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461000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导学思政”育人创新模式的构建。针对当前高校计算机教育中思政教育相对缺失的问题,提出了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新模式。该模式旨在通过修订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和综合素质。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对提升学生思政素养和促进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导学思政;育人模式;思政教育;专业教学;

一、引言

在当今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单纯的技术教育已不能满足时代对人才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效地融入计算机类专业教学,培养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具备良好思政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高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导学思政”作为一种新型的育人模式,旨在通过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本文旨在探讨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导学思政”育人创新模式的构建,以期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深入分析“导学思政”的内涵与特点,本文将提出具体的构建原则、路径与策略,并结合实践案例,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理论,更对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导学思政”的内涵与特点

()“导学思政”的概念解析

“导学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以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导学关系为载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教育理念旨在通过多元化的互动场景,发挥导学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实现凝聚共识和价值认同,对导师和学生两个群体都能发挥思想引领效果。具体来说,“导学思政”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以导学关系为核心:在“导学思政”中,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处于核心地位。导师不仅在学术上指导学生,更在思想道德上起到引领作用。通过日常的交流、讨论和指导,导师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与传统的单纯学术指导不同,“导学思政”强调在导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这包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国家意识等。通过思政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3.多元化的互动场景:“导学思政”倡导在多元化的互动场景中实施思政教育。这些场景可以包括课堂讨论、实验室研究、社会实践等。通过多样化的互动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4.凝聚共识和价值认同:通过“导学思政”,导师和学生能够在学术追求、人生价值等方面达成共识,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导学思政”是一种立足于导学关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多元化互动场景实现凝聚共识和价值认同的教育理念。它旨在培养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具备良好思政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新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导学思政”在计算机类专业中的特殊意义

培养德才兼备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计算机行业不仅需要技术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更需要这些人才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导学思政”通过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助于培养出既懂技术又懂道德的高素质人才。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计算机类专业往往注重技术的学习和实践,但“导学思政”提醒我们,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样重要。通过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强人文素养,实现技术与人文的融合发展。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导学思政”鼓励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团队协作的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是计算机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技术发展的双刃剑效应。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伴随着伦理、隐私等问题。“导学思政”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培养他们的技术伦理意识。

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计算机行业中,具备良好思政素养的人才往往更能适应行业的变化和挑战。“导学思政”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职业生涯中更具竞争力。

综上所述,“导学思政”在计算机类专业中具有深远的特殊意义,它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更关系到整个计算机行业的未来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三、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导学思政”育人创新模式的构建

()构建原则与目标

在构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导学思政”育人创新模式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并明确相应的目标:

1.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坚持德育为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导学思政”模式,确保每一位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都能接受到全面的德育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道德底线的专业人才。

2.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无缝对接。在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中,应巧妙地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

打造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使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这种融合教育,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政素养,培养出既懂技术又有道德的新时代人才。

3.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导学思政”育人模式下,应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施“导学思政”育人模式,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导学思政”育人创新模式的构建应遵循立德树人、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旨在培养出具有高尚品德、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计算机类专业人才。

()构建路径与策略

为了有效地实施“导学思政”育人模式,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入手,修订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这些策略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

首先,关于修订专业课程体系并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重新审视和整合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我们需要在保持专业课程技术性的同时,巧妙地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例如,在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中,可以引入关于技术伦理和算法公正的讨论;在软件开发课程中,可以强调软件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通过这样的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自觉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创新教学方法以实现专业与思政的双向融合,也是构建“导学思政”育人模式的关键一环。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知识的单向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与知识之间的互动和体验。因此,我们需要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驱动、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技术的力量和责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思政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再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导学思政”育人效果的重要保障。教师是实施思政教育的主体,他们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政育人意识和能力。同时,我们还需要引进更多具有思政教育经验和专业素养的教师,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为实施“导学思政”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最后,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是确保“导学思政”实效的关键环节。传统的考核评价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对其思政素养的考核。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全面、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学生的思政表现纳入考核范围。例如,可以设置一些与思政教育相关的考核指标,如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等。通过这样的考核评价,不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激励学生更加注重思政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通过修订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等策略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构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导学思政”育人创新模式,为培养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具有良好思政素养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实施举措

1.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资源

深入分析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例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可以引入网络安全与道德责任的内容;在数据库管理课程中,可以讨论数据隐私保护与企业社会责任等话题。

结合计算机专业知识,开发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案例和教学项目。比如,通过开发一个关于环保信息管理的系统,既锻炼学生的技术能力,又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鼓励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穿插思政小故事或实例,使专业课程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

2.开展形式多样的“导学思政”活动

定期组织“导学思政”主题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和行业内的道德伦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举办以思政教育为主题的编程比赛或项目挑战,如开发具有社会价值的软件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技术的社会意义。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技术服务、支教活动等,通过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拓展实践育人渠道

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体验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邀请企业界人士来校举办讲座或开设课程,分享行业前沿动态和企业经营中的道德法律问题,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意识。

与企业共同开展研发项目,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了解技术创新的社会价值和商业道德,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结语

在当今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技术的培养不能脱离思政教育的引导,“导学思政”正是这一时代需求的产物。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明确了“导学思政”在计算机类专业中的特殊意义,构建了相应的育人创新模式,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与策略。

“导学思政”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与道德伦理的平衡。通过修订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完善考核评价,我们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出既掌握先进技术又坚守道德底线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这种育人模式能够在更多高校得到推广和实践,为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推进“导学思政”在计算机类专业中的深入实施,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启钱,王爱伟.导学思政与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融合模式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6):6.

[2] 卢启芳,郭恩言,司聪慧,魏明志,李梅."三全育人"格局下材料学科研究生导学思政体系构建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 2022(22):83-86.

[3] 张小钢,杨茜,唐健璐,等."三全育人"视角下"导学思政"体系的实践建构研究[J].才智, 2023(31):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