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的艺术之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2

论语言的艺术之美

陈杰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夏渡学校 

摘要:语言是布局谋篇的重要抓手我们在写作构思的过程结束之后,需要提上日程的就是采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构建文章。准确鲜明是文章语言的基本要求,语言的艺术之美则是锦上添花,它包括语言的音乐美、绘画美。

关键词:语言、音乐美、绘画美

一、全面感知,深刻解读语言的艺术之美

下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以下简称“冬天”),以及朱自清的《春》(以下简称“春”)中的文字,是我精心挑选出来的,可谓音乐美、绘画美扑面而来。

(一)、语言的音乐之美

比如,《冬天》所写,“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对,这是张小水墨画”。长句与短句配合,类似于音乐中和声的两种排列方式:密集型排列与开放型排列,形成一快一慢、一松一紧的节奏。

语言的音乐美,是指文章的语言能体现音乐的某些特征,比如具有音乐旋律的流畅与起伏、节奏的快慢与疏密。这些音乐元素,运用在文章的语言中,就让语言音乐化了,读起来自然流畅、高低起伏,能为文章的语言增色很多。

讲究语言的音乐之美,我觉得要注意以下三个音乐元素。

1、声调的起伏。声调是指汉语拼音中的平仄方面,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写作的时候,我们对句子中文字的声调要了解,声调的升高与降低要相互交叉,形成语句的抑扬顿挫。比如,《春》,作者就注意了语句声调的平仄搭配,比如,“桃树、杏树、梨树”,“桃”是二声,“杏”是四声,“梨”是二声。再比如,“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杂”是二声,“有”是三声,“没”是二声。声调的升降结合、高低起伏,具有音乐旋律方面的律动性。

2、音节的搭配。如何注意音节的搭配呢?我觉得可以通过使用叠词、对偶句、排比句来实现。叠词的前后两个音节相同,通常第一个字重读,第二个字轻读,这就形成了音节的轻重变化,比如,《春》所写,“偷偷地”,“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软绵绵”,等等,运用了大量的叠词,读起来非常顺口、有诗意。文中的对偶句,也实现了音节的错落有致,比如,“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这个对偶句,风对草,轻悄悄对软绵绵,动静结合,音节温馨和谐。文中还运用了排比句,“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起到了蓄势的作用。

3、节奏的疏密。节奏被称为音乐的骨骼,可见节奏对于音乐的重要性。节奏有轻重、快慢、疏密之分,通过节奏的变化,让音乐具有了流动性、律动性。写作中,将排比句和对偶句与散句结合,让语言具有节奏性,实现了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比如,《春》所写,文中的排比句和散句相结合,“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此外,通过字数和句式的改变,给人以轻重之分,错落有致的节奏就形成了,能有效地避免语言表达的单调与枯燥。

(二)、语言的绘画之美

绘画是艺术的一种,它通过色彩、线条来再现生活。语言在描摹人生百态时,出神入化的语言,也具有绘画艺术的造型功能,能将事物生动地表达出来,栩栩如生,具有画面感。《冬天》,处处尽显绘画元素,比如色彩性,“青黑”,“全白”,“银边”,“暗黄”,“微黄”,“粉色”等,这些色彩性词语的运用,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山水画。再比如,作者的文字还具有线条的勾勒性。“山上”,“树尖”,“山坡”,“阳光”,“城内”,“城外”等景物,作者尽情勾勒,线条感、画面感跃然纸上,令人心旷神怡。

《冬天》的语言,描绘的景象犹如一幅生动的风景画,而不是仅有画的意境。这里的语言就具有绘画艺术的功能,时而阴沉暗淡,时而五彩斑斓,线条粗细搭配,体现了语言的绘画性。

注重语言的绘画之美,要注意以下三点。

1、画面的协调。文中通过“山上”,“树尖”,“山尖”,“山坡”,“薄雪”等不同层面的景物描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个画面,他们姿态不一,形态万千,绘声绘色,画面背景与内容交相呼应,美不胜收。

2、美术元素的运用。美术元素有很多,我们对主要的美术元素要知晓,做到心中有数。色彩、线条、光亮度是主要的美术元素,是美术造型的主要手段,我们要有意识地将这些元素运用到写作中去,让语言具有美术元素。比如,《冬天》,文中色彩感的词语有“银边”、“暗黄”、“微黄”、“粉色”。再比如,文中线条感的词语有“厚点儿”、“水纹”、“斜射”、“狭窄”、“宽敞”。此外,文中也有不少能体现光亮度的词语“青黑”、“全白”、“薄雪”。美术元素的多处使用,这样的语言给人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

3、动与静的结合。只有静态的描写,就显得很呆板,不够鲜活;只有动态,就显得很聒噪,不够典雅。静,能突出线条与色彩的本色,动,能自带光芒,能彰显明暗度的灵气。文中静态的语句有“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动态的语句有“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等等。文章的语言动静结合,具有美轮美奂的效果。

二、加强学习,讲究语言的艺术之美

在写作活动中,要实现语言的艺术之美这个目标,非一日之功。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方法来锤炼语言。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向人民群众学习,那里有非常丰富的语言资源。其次,通过大量阅读优秀的作品,让自己受到艺术化语言的熏陶。此外,我们要给自己提出一定的语言目标,写作时,不能局限于语言的通顺,还应该努力让文章的语言具有音乐美、绘画美。

结语:语言的准确鲜明是最基本的要求,生动形象则是较高要求,它包括语言的音乐之美、绘画之美。讲究语言的音乐之美,要注意声调的起伏、音节的搭配、节奏的疏密;讲究语言的绘画之美,要注意画面的协调、美术元素的运用、动静描写的结合。实现语言的艺术之美,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我们不仅要加强语言的学习,还要注重艺术素养的提升,只有将两者融会贯通,才能实现语言的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小学音乐教材(湖南文艺出版社)

2、小学美术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3、小学数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4、中学生作文方法大全(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