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的重点、难点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3

河南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的重点、难点及对策

张坤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河南省郑州市  451464

摘  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近年来,河南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提升公共服务上取得显著成效,但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仍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人才等支撑不足,提档升级的长效机制尚不完善。为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河南要把重点聚焦在提升乡村传统基础设施水平、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为此,要强化乡村建设规划引领、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完善乡村建设长效机制。

关键词: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1]]。从2021年起,河南对全省乡村建设做出全面部署,即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县域内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加强分类指导。本研究围绕上述内容,在总结河南乡村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的重点、难点任务,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一、河南乡村建设现状

(一)乡村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

1.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农村公路建设扎实推进。2023年,河南省新改建农村公路9263公里,等级路占比98.6%,实现了全省99%的乡镇通三级公路,100%的建制村和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硬化路。截至2023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3.8万公里,居全国第5位[[2]]。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村组为网点,“外通内连、畅乡通村”的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农村饮水安全持续巩固提升。截至2023年底,全省共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21119处,受益人口7600万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4%,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5%[[3]]。农村燃气供暖建设加速推进。2022年,河南农村燃气普及率已达27.37%,比2017年增加了18.39个百分点;农村集中供暖面积达到1139.72万平方米,比2017年增加了401.17万平方米,增长了54.3%。

2.乡村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加快补齐

农村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河南重点从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实现农村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师待遇持续提高,带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22年,河南共有乡镇卫生院1995个,村卫生室59974个,设有卫生室的村数占行政村比重100%。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为6.29,比2017年增加了2.76,增长78.2%[[4]]。农村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22年,河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296万人,比2017年增加了285.8万人,增长了5.7%;实际领取待遇人数也增长了84.4万[[5]]

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河南持续开展以“三清一改”为重点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村边、路边、河边、田边“四边”陈年垃圾得到彻底清理,2022年,95.4%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扎实推进。截至2022年,河南通过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强化后期管护服务,抓好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措施共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849万户,全省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村容村貌提升持续深化。实施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全部行政村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100%。

(二)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尚不均衡

1.基础设施城乡不均衡

2022年,河南乡、村两级供水普及率分别为85.27%、84.38%,与县城相比,分别低12.41、13.3个百分点;乡、村两级燃气普及率分别为32.9%、27.37%,与县城相比,分别低60.79、66.32个百分点;乡一级的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为51.75%、62.81%,与县城相比,分别低46.72、35.13个百分点[[6]]

2.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不均衡

一是教育不均衡,在师资配备、仪器设备配置、信息化手段上,城乡教育不均衡现象依然突出。例如,2022年,河南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城镇和农村生师比的比值为1.43,初中阶段城镇和农村生师比的比值为1.13,教育服务城乡差距依然较大[[7]]。二是医疗卫生不均衡,2022年,河南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农村比城市分别少6人、2人、3人,分别只有城市的50.4%、54.6%、43.7%[[8]]

(三)推进乡村建设仍面临诸多掣肘

1.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投入支撑不足

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重城市、轻农村”思维定式依然存在,地方党委和政府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人才配置上向城市倾斜,保障乡村建设的资源不足。如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市县级财政实力较弱,公共预算支出长期高于收入,建设资金难以保障。村镇建设大多依靠县级财政投入,在上级财政无法大幅增加情况下,村镇建设资金难以满足,导致许多村镇污水治理项目、村庄整治项目进展缓慢。

2.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人才支撑不足

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村镇建设和公共服务相关人才保障不足。农村地区面临优秀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难题,基层单位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问题突出。例如,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各地普遍缺乏具有专业素质的管理人员。乡村教师待遇不高、编制少,导致乡村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乡镇医院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乡镇每千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需求。

二、河南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的重点难点

(一)提升乡村传统基础设施水平

在乡村道路方面,要构建畅通安全、优质高效的农村公路网络。一是继续完成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剩余建设任务;二是推进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升级;三是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安全保障水平;四是积极推进省辖市“四好农村路”全域创建工作。在保障饮水方面,一是解决水源问题,提升水源质量,确保水质的稳定;二是统筹规划、统筹布局供水设施,实现农村供水规模化;三是引导村民树立节水意识,培养节水习惯,建立节水乡村。四是加快数字建设。重点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应用平台建设。

(二)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

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乡村文化教育能力,重点补齐农村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短板,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差距。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补齐农村公共卫生短板,着力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文化资源向乡村倾斜。完善乡村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三)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1.整体提升村容村貌

一是要强化村庄规划管理,实施村庄规划扩面提质工程,以县(市)为行政单元,有序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二是要加强乡村风貌引导,有序推进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整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避免大拆大建、一刀切。三是要统筹推进环境整治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在干净整洁基础上扩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内涵和外延,建成一批绿色生态村庄、水美乡村、文明村庄。

2.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一是要科学选择改厕技术模式。因地制宜、整村推进厕所改造。二是要抓好改厕质量和后期管护服务,建立维修服务体系和粪污收集利用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厕所粪污治理,推广生活污水和厕所革命一体化模式,加快探索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管护方式。三是要创新厕所革命的推动方式,依据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及资金下拨时间,科学确定工程验收的时间节点,确保工程质量并发挥实效。

3.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一是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五有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收运处置体系,确保“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常态化运行。二是推广“二次四分法”等分类方式,推动各地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就地分类,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三是加大县域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建设与管理,推进静脉产业园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解决垃圾“出口”问题。

三、河南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乡村建设规划引领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坚持规划引领。一是要优化村庄布局,合理确定村庄分类,把有条件、有需求的重点村确定下来,实现乡村规划编制全覆盖。二是要优化城乡用地布局,保障乡村用地空间,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合理安排城乡产业用地布局、基础设施布局、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三是要加强村庄建筑风貌引导,合理划定村庄建设边界,划定全省乡村风貌分区和特色风貌带,明确各地乡村风貌塑造方向,不搞千村一面,注重保留乡土味道。

(二)强化乡村建设组织领导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强化乡村建设组织保障。一是各级党委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精力放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上,做好“一线总指挥”;二是各级党委应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将专业知识作为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提升自身的专业领导力,以满足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需要;三是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起带领农村居民全面投入乡村建设行动的政治责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

(三)加大乡村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实现乡村建设行动,需要资金投入作保障。要构建乡村建设资金的多元投入保障体系。一是保障财政投入,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优先保障领域,更多向乡村建设倾斜,同时,建立公共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二是拓宽乡村建设行动的资金渠道,统筹安排农村整理“三块地”收入,合理运用村集体出资,村民捐资用于乡村建设行动;三是创新融资机制,构建政府投入,社会参与,村民支持的乡村建设资金保障格局,建立以村民为主体的乡村建设行动公共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机制,调动农民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魏后凯,黄秉信,李国祥,孙同全,韩磊.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1~202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2]包晓斌.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策略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5(03):1-7.

[3]于法稳.新发展阶段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困境及对策[J].乡村论丛,2021(01):79-86.

[4]盛广耀.中国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差异和提升[J].区域经济评论,2020(04):52-59.

[5]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21(13):20-23.

[6]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N].河南日报,2021-04-23(006).

[7]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魏后凯,于法稳.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后小康时期乡村振兴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20,(09):5-45.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2/content_6929934.htm

[[2]] 数据来源:河南省交通运输厅。

[[3]] 数据来源:河南省水利厅。

[[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23中国统计年鉴》。

[[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23中国统计年鉴》。

[[6]]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2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

[[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23年中国统计年鉴》。

[[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23年中国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