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2

林业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要点

李志锋

河北省承德县林业和草原局  河北承德  067400

摘要:林业工程的建设是一个十分复杂且系统性的环节,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从苗木培育角度入手,通过科学有效的育苗管理,确保在短时间内培育出高质量的林木种苗,增强林木的抵抗能力和适应能力;确保移植之后能够快速成活,加快形成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因此,在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强苗木培育技术的升级和更新换代,积极推广应用现代化的移植造林技术,以此来提高造林质量和造林成效,推动林业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林业苗木培育;移植造林;技术要点

1林业苗木培育技术

1.1育苗地选择

苗圃选择时应多方考虑。①育苗地最好选择接近造林的区域,不仅可预防由于长途运输对苗木的损害,而且在造林区域范围内规划育苗地,能够确保苗木移栽后生长于相同的气候环境中,从而有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②育苗地最好选择交通便捷的区域,可及时、高效率将生产资料、苗木运输到造林地。③育苗地最好选择在接近当地居民点,这样可获取充足的劳动资源,而且还能够为技术指导、机具维修提供便捷。④远离人畜活动,避免其对育苗造成不良影响,且拥有充足的水源,也能够合理、及时供应其他能源。⑤育苗地最好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性强的区域,比如,山顶、山谷和风口,地势低洼处长时间积水不得选为育苗地。⑥育苗地中的土壤最好具有良好的排水透气性、结构松散,土层厚度设定为40~50cm,且酸碱度适中。

1.2做好选种处理,提高苗木成活率

种子选择影响着苗木的出芽率、成活率、抗病虫害能力等,因此,严格选种是保证苗木成活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科学选种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考虑到此种植物生长的周期和环境适应能力,尽可能选择与当地气候相适宜的苗木种子,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先将移植的苗木与当地植物进行嫁接,使用嫁接后收获的种子开展苗木培育工作,提高种子的环境适应能力,使其更加容易适应当地的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在选种完成后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以此来提升种子的出芽率。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先进行催芽处理,用温水浸泡种子,通过这种方式杀死种子表面的细菌,让其吸收更多的水分,缩短出芽时间。如果在催芽处理过程中出现如出芽速度较慢、休眠时间较长的情况,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层积法,将种子与湿润的沙土混合在一起,并存放在0~7℃的条件下进行保湿冷藏处理,通过这种方式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促进种子萌发。如果苗木种子属于长期休眠或是隔年出芽的类型,也可以使用变温催芽法,用温水浸润种子后在白天将其存放在25~30℃的环境中,夜晚将其放置在15℃的环境中,如此持续10~20天以后即可促进种子发芽,降低苗木生长周期,满足造林需求。

1.3播种育苗

播种前一定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外界环境要始终保持充足的水分,使种子能够及时发芽。在播种育苗的具体过程中,应当精准控制种植面积,结合播种地区的天气情况严格控制播种时间。同时,地表温度也要控制好。如果当地昼夜温差大,可用保鲜膜盖上保暖,为种子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育苗期应施发酵肥,结合幼苗长势来评估是否需要覆盖。另外,树木移植前一定要做好规划设计,特别是土地规划,一定要设计种植穴的大小,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如果采取大苗移栽,应放置土团,降低根处水分消耗,尤其注意缩短运送时间,防止幼苗过度流失水分。

2林业苗木移植造林技术

2.1控制移植造林时间

把握造林时机对于林业苗木移植而言作业时间段选取尤为关键其是苗木成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我国地域较广东西与南北跨度相对较大气候环境、自然环境和地质结构之间的差异也比较明显。对此不同地区应采取不同的移植造林的方式从而顺利地达到移植造林的预期目标。一般而言北方地区最好在每年度3-5月移植造林而南方移植造林时间相对较早主要选择在2-4月期间。因此对于移植造林而言春季是最佳时期这个时期的幼苗正处于发芽时期且春季的土壤温度十分适宜有利于苗木的移植与生长进一步提高移植造林的成活率。对此工作人员应对不同地区移植造林时间段予以准确掌握从而保障苗木移植造林工作能够顺利地完成。2.2科学规定造林规格

当前,我国造林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重点工程造林、合作造林、集体造林和国有林场造林。但是,无论采取哪一种造林方法,都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造林计划,制定统一的造林标准。由于不同树种之间的种植密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所以在制订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到树种和当地的土壤条件。比如在寒冷的地方,可以种植一些矮紫杉、紫荆等植物,由于其能够适应全光生长,因此要保持一定的间距。合理地制定造林标准,能有效地提高苗木的移栽成活率,使幼苗在良好的空间环境下依然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从而促进其生长。在制订标准之前,应认真研究幼苗的特点,按照造林规程和设计图,确定幼树的行距、种植密度,确保合理的林地间隔。移植后,种植者应对其生长情况进行跟踪、监控,需要补苗时应及时补充。在补充苗木时,应选择与其同龄的较大的苗木,并根据树种特性和实际需求对其进行整枝、修剪。在新造林地区应明确规定,严禁砍伐、放牧,以避免人为因素对森林的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时候,要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以降低冻害发生的可能性。

2.3移植技术

苗木培育工作之后,就到了移植造林阶段,相应的技术可分成2个部分,分别是移植和造林。首先,苗木的移植要确定时间,由于南北方天气情况和温度存在差异,北方适合移植的时间大多集中在4月份即早春时期,南方气候湿润且温度高除了初春外也可在秋季移植。清晨和傍晚的阳光直射率低,能防止苗木被阳光直射,雨天不适合移植会影响苗木根系的成长。其次,移植之前工作人员对移植区域的土壤条件调查和检测,划分移植的苗木类型和根系状态,使其适应生长环境减少苗木的死亡率。最后,选定移植方法。苗木培育的时间、生长系数、根系发育等都是移植时要综合考量的内容,且苗木长成后的树冠等都要有一定的舒展空间,适当的苗木移植间距和行距十分必要,如阔叶类苗木的株距大于针叶类苗木,枝叶和侧根更加发达。降低蒸腾速率也是苗木移植的重点,修剪根部长度保持15 cm左右,像国槐、杨树等用截干的方法。移植过来的苗木栽种过程中,穴植法可固定种植点再开沟种苗,切记苗木保持垂直,深度在原来的育苗地深度基础上增加 3 cm。若苗木根系发达程度不足,想要出现少量苗木死亡现象就要用沟植法。

3应用实际案例分析

在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技术应用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实际案例值得参考。例如,某市林业局的苗木培育项目。某市林业局承担着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重任。为了满足对优质苗木的需求,他们启动了一个大规模的苗木培育项目。在专家的指导下,林业局选择了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进行培育,如云杉、冷杉和松树等。在培育过程中,林业局遇到了许多技术挑战,如土壤改良和施肥的比例、种子的健康状况、播种的精细程度等。他们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逐渐找到了适合的培育方法。在苗木生长过程中,定期浇水、锄草、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都得到了精心安排和执行。同时,林业局还注重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监测和管理,如使用无人机进行植被监测和病虫害预警等。经过努力,林业局成功地培育出了大量优质的苗木,不仅满足了当地的需求,还为周边地区提供了苗木支持。这些苗木在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当地带来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收获。

参考文献

[1]张成梁,王志超,史守军.新时期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绿色科技,2021(13):34-35.

[2]田红霞,李会丽,王锋.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2020,52(0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