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1年肺部影像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1年肺部影像学分析

杜锦江

长沙医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30103

【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1年肺部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我院于2020.01月-2020.03月收治的2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肺部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出院、出院6个月及出院1年时进行肺部CT检查,观察不同时期患者肺部影像学变化,分析其肺部恢复情况。结果:26例患者入院时均存在网格状改变及磨玻璃影,病变部位主要分布于胸膜下、肺叶外围或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少数患者存在小叶间隔增厚。治愈出院时,复查CT肺部完全恢复正常的4例,病灶显著吸收、范围减少的18例,分别占比15.38%、69.23%;出院6个月后复查CT肺部完全恢复正常的20例,占比76.92%;出院1年后复查CT肺部完全恢复正常的21例,仍存在少量纤维化的5例,分别占比80.77%、3.85%。结论:大多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愈出院6个月内肺部可完全恢复正常,少数患者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仍有完全恢复的可能。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部影像学;CT检查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起病方式隐匿、传染性强以及危重患者的高死亡率,对该疾病进行早期诊断、隔离治疗和有效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医学影像技术中,CT检查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方法,对于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具有一定价值,并且许多感染患者还会出现肺部感染。利用CT技术,可以获取患者不同时期的肺部结构影像,并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索不同时期的特征差异[1]。基于此,本文研究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1年肺部影像学特征,现报告如下:

1.1资料

收集我院于2020.01月-2020.03月收治的2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肺部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4名,女12名,年龄20-56岁,平均(44.87±1.56)岁。

1.2方法

使用发热门诊专用CT(GE-Optima CT660)对肺部进行检查,扫描前对机房进行消毒,且工作人员采取二级防护措施。扫描范围包括肺尖至肺底,电压设置在100-125 KV之间,管电流会自动调节。图像层厚度和间距范围为1-5mm,螺距为1.0-1.5。使用薄层图像重建技术来生成0.625mm厚度的薄层图像。由一位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和两位有五年以上放射科经验的主治医师合作分析患者病变密度、数量、分布和特征。随后,在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和1年定期进行肺部CT复查以评估情况,并与初次检查时获取的图像进行比较,将综合分析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表现结果。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2007录入、统计及对比所收集的影像学资料及其他临床资料,对肺部康复情况进行总结描述。

2.结果

26例患者入院时均存在网格状改变及磨玻璃影,其中21例双肺均存在改变,3例仅存在右肺病变,1例仅存在左肺病变,分别占发病总数的80.77%、11.54%、3.85%。病变部位主要分布于胸膜下、肺叶外围或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少数患者存在小叶间隔增厚,1例患者并乳腺占位病变;2-7天内复查CT,与初次检查对比,9例患者肺部病灶增多50%,占比为34.62%。治愈出院时,复查CT肺部完全恢复正常的4例,存在纤维化的4例,病灶显著吸收、范围减少的18例,分别占比15.38%、15.38%、69.23%;出院6个月后复查CT肺部完全恢复正常的20例,双肺仍存在纤维化的5例,双肺存在少量磨玻璃影1例,分别占比76.92%、19.23%、3.85%;出院1年后复查CT肺部完全恢复正常的21例,仍存在少量纤维化的5例,分别占比80.77%、3.85%。5例少量纤维化患者中,表现为双肺少量条索状高密度影4例,1例从疾病确诊到出院1年仅表现为双肺少量纤维化,未存在其他特异性表现。

3.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呼吸困难、胸痛和咳嗽是最常见的呼吸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7%、16%、14%。当前现有研究表明[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受累靶器官是肺部,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呼吸衰竭。肺部CT是一种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筛查和治疗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2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肺部影像学观察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发病初期均存在肺部影像学改变,病灶多分布于胸膜下、肺叶外围,一般为双肺多发病灶(80.77%)。病变密度不同,呈不规则形状,类似于扇形磨玻璃影。此外,还观察到疏松或圆形病变。一般情况下,病变不影响整个肺段,胸膜未见增厚或积液。随着病情的发展,疾病的受影响区域增加,累及多个肺叶。一些病变合并成更大的区域,密度增加,转化为实心软组织阴影[3]。在随访期间,形态变化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生。大多数病例最初表现为磨玻璃病变,随后在恢复期范围和密度减小,最终完全消失。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表现为肺部弥漫性病变,少数病例表现出类似“白肺”的症状。主要实性病变伴磨砂玻璃结节和多个电缆样阴影。在某些情况下,影像学结果未显示明显变化,但临床症状呈进展表现,多见于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

[4]。26例患者出院1年随访结果显示,肺部完全恢复正常21例,占比80.77%,与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随访结果相比,分别提升了65.39%、3.85%,仅5例仍存在肺部少量纤维化,占比3.85%。说明大多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出院后的半年内能够完全恢复肺部功能,而少数患者随着康复进展仍可恢复肺部。

综上所述,大多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愈出院6个月内肺部可完全恢复正常,少数患者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仍有完全恢复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宣伟玲,侯勤明,颜廷波,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临床及肺部影像学征像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20,22(11):1653-1655.

[2]杨涛,于晓娜,贺星星,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临床表现及肺部影像学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29(3):341-345.

[3]陈晓枫,黄新曲,郭希彤,等.新型冠状病毒肺部感染与COVID-19肺炎的CT影像学对比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23,21(10):64-66.

[4]王兴华,陈国栋,李世冰,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1年肺部影像学随访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2,36(5):113-116.

课题项目:

长医教[2023]51号-167基于不同种类新冠疫苗接种人群阳康后肺部CT影像特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