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实施PDCA护理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2

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实施PDCA护理的效果研究

张宇1,2   张益菲1,2(通讯作者)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综合护理单元, 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目的 分析PDCA护理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象,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应用PDCA护理方法,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及护理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肺功能指标,护理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的各指标改善更优;临床症状改善用时,观察组用时更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开展PDCA护理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儿童支原体肺炎;PDCA护理;护理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以支气管、肺间质的病变为主,常伴有咽炎、支气管炎,且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小儿和老年群体,如不妥善处理,可诱发重症肺炎,影响呼吸的通畅性,威胁生命安全。就小儿群体来讲,因认知度低、配合度差、自我管理能力不佳,使得治疗期间常伴有诸多风险因素,影响预后,遂应格外重视护理服务[1]。基于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为例,分析PDCA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抽取50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时段:2023.01-2023.10,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

对照组:患儿女13例,男12例,年龄范围:2岁-12岁,平均(6.54±1.13)岁;患病时间:2d-10d,平均(5.21±1.03)d。

观察组:患儿女12例,男13例,年龄范围:2岁-11岁,平均(6.21±1.06)岁;患病时间:2d-11d,平均(5.30±1.10)d。

上述内容对比p>0.05,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病情评估,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辅以祛痰、退热、吸氧、雾化、平喘等干预手段[2]

观察组:PDCA循环护理:(1)计划阶段:组建护理团队,明确支气管肺炎的护理要点,充分分析患儿的性格特征,掌握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问题,完善护理计划,同时建立质控小组,加强日常护理工作的监督(2)执行阶段:为患儿营造温馨、安静的病房环境,也可根据患儿的喜好,布置病房,降低患儿的陌生感;善用玩具、动画片等转移患儿的注意力,拉进护患关系,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患儿,可善用鼓励性的言语增强患儿的信心,并分享成功案例,重视家长的沟通,拉近护患关系,且尽可能满足患儿的需求,提升患儿配合度;定期评估患儿的营养水平,确保机体所需营养的补充;指导患儿行缩唇、腹式呼吸等,如患儿配合度差或不能完成呼吸锻炼,可开展吹气球等行为,改善肺活量,逐步改善肺功能;定期消毒,必要时采取一对一隔离制度,并加强口腔和皮肤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测量体温,积极预防不良事件,并在异常情况发生时,及时处理;选取适宜的降温方式将患儿体温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3)检查阶段:定期检查该循环内的护理效果,整理不足之处,提出更改建议,并对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护理人员进行再教育(4)处理阶段:将提出的整改意见再次投入工作中,以降低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目的,形成良性循环[3-4]

1.3观察指标

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FEV1/FVC。

临床症状改善用时:包括发热、气促、憋喘、咳嗽以及肺部啰音改善用时。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均采用临床统计学软件整理,以SPSS25.0版本为主,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分析,如组间对比结果为P<0.05,说明差异显著。

2结果

2.1 肺功能指标

详见表一,护理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的各指标改善更优。

表一  肺功能指标  (±s)

组别

n

FVC(L)

护理前

护理后

FEV1(L)

护理前

护理后

FEV1/FVC(%)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25

1.20±0.30

2.11±0.24

1.79±0.23

3.25±0.42

60.46±4.16

75.13±4.01

对照组

25

1.21±0.31

1.59±0.28

1.80±0.22

2.51±0.31

60.51±4.22

67.24±3.33

t

0.116

7.050

0.157

7.088

0.042

7.569

p

0.908

0.000

0.876

0.000

0.967

0.000

2.2 临床症状改善用时

如下表二所示,观察组用时更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

表二  临床症状改善用时  (±s)

组别

n

发热

气促

憋喘

咳嗽

肺部啰音

观察组

25

2.25±0.83

2.45±0.67

1.17±0.17

3.01±1.30

4.34±1.36

对照组

25

4.39±1.15

3.45±1.01

2.36±0.27

4.18±1.22

5.89±1.45

t

7.545

4.125

18.648

3.281

3.898

p

0.000

0.000

0.000

0.002

0.000

3讨论

经本文研究可知,PDCA循环护理在儿童支原体肺炎中的干预价值显著高于常规护理,原因在于常规护理缺乏主动性,同时未对护理效果进行实时评价及改进,且细节处理不充分,导致护理效果不理想,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以及护理理念的转变,诸多护理模式应运而生,其中包括PDCA循环法。PDCA循环护理相比常规护理更具备针对性,其通过计划、实施、检查以及处理四个阶段,形成一个闭环式的护理流程,并于每一个循环完毕后,整理该循环内存在的问题,提出更改措施,投入到下一个循环中,使得护理工作属于不断持续改进的过程,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从而妥善解决小儿存在的问题以及支气管肺炎的护理问题,确保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实施PDCA循环护理法有助于提升患儿的依从性,促进病情和肺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钟吓玲.综合护理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17):165-167.

[2]刘小燕.童趣化护理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辅助机械排痰中的应用[J].妇儿健康导刊,2023,2(01):150-152.

[3]陶瑜.量化评估模式联合互动健康宣教对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09):1591-1594.

[4]张瑞霞.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干预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12):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