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和猝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2

过敏性休克和猝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分析

刘勇青

贵港市方舟司法鉴定所

摘要:目的:分析过敏性休克和猝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准确性。方法:2019年12月到2024年3月期间,选取经法医鉴定为过敏性休克的死亡案例和经法医鉴定为非过敏性原因导致的猝死案例(心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药物原因、生活方式、其他),共100例。经过法医病理学诊断后,对比原始的法医鉴定结果,评估诊断准确性。结果:法医病理学诊断准确性较高,与原始法医鉴定结果无差异。结论:过敏性休克和猝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准确性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在法医学鉴定中,过敏性休克和猝死较为常见[1]。在工业化发展愈发迅速的当今时代,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不断增高,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愈发严重[2]。过敏性休克是一种全身性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即刻性特征,具体指的是人体内抗原与抗体相互作用,促使身体毛细血管扩张,致使循环血容量立刻降低,导致心排出量急剧下降,一旦发生,往往极为严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3]。猝死指的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非常意外、突然发生的心脏骤停,其诱发原因较多,包括过敏性休克[4]。目前,在过敏性休克和猝死的鉴定中,法医病理学诊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5]。基于此,本研究于2019年12月到2024年3月期间,选取经法医鉴定为过敏性休克的死亡案例和经法医鉴定为非过敏性原因导致的猝死案例参与实验,目的是分析过敏性休克和猝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12月到2024年3月期间,选取经法医鉴定为过敏性休克的死亡案例和经法医鉴定为非过敏性原因导致的猝死案例(心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药物原因、生活方式、其他),共100例,年龄范围为22岁-63岁,平均(45.24±3.07)岁,男女比例相当。

排除标准:①非自然死亡;②无法明确死亡原因;③临床病史不可追溯;④过敏性休克过敏原未知。

纳入标准:①过敏性休克或猝死;②临床病史可追溯;③有完整的死亡记录;④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①初步检查:法医详细了解死者死亡现场情况,追溯死者临床病史,初步调查死者死亡原因。接着进行尸检,观察尸体各方面特征,寻找病理变化。②病理学检查:法医通过组织切片、炎症标志物检测、免疫组化、毒物分析等方法检查死者实际情况。③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判断死者的死亡原因是否符合法医病理学诊断标准。

1.3 观察指标

对比原始的法医鉴定结果,评估诊断准确性。

1.4 统计学处理

所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经过统计学处理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方式是(),检验值为“t”,计数方式为[n (%)],使用检验计数资料。

2结果

法医病理学诊断准确性较高,与原始法医鉴定结果无差异。具体见表1。

表1:法医病理学诊断与原始法医鉴定结果诊断准确性对比[n (%)]

方法

过敏性休克(n)

心脏疾病(n)

神经系统疾病(n)

内分泌系统疾病(n)

药物原因(n)

生活方式(n)

其他(n)

诊断准确率

原始法医鉴定结果

46

13

17

13

6

2

3

100(100.00)

法医病理学诊断

100(100.00)

3讨论

过敏性休克是由过敏导致的,属于极为严重的过敏反应,一般发生于过敏体质人群,他们对异种蛋白质、某些糖类或者药物等特定物质过敏[6]。当人体第一次接触这类抗原时,免疫系统会做出反应,迅速识别抗原,产生特异性抗体,比如IgE抗体。不同机体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会产生不同量的IgE抗体,其与机体的皮肤、支气管、血管壁等部位的细胞上结合。当人体第二次接触这类抗原时,抗原就会直接与细胞上的IgE抗体结合,引发快速免疫反应,并释放相应的化学物质,机体多个器官会因此出现水肿和渗出,从而出现皮肤红肿、呼吸困难、低血压等临床症状,严重时就会引发过敏性休克[7]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于皮肤黏膜、呼吸道阻塞、循环系统方面。一般情况下,皮肤黏膜表现最早,患者会出现皮肤潮红和瘙痒,接着出现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有的人也会表现为喷嚏、声音嘶哑、水样鼻涕等症状。呼吸道阻塞症状则包括支气管痉挛(哮喘)、喉头水肿等,严重时会导致死亡。患者咽喉堵塞、胸闷、憋气,因窒息导致死亡。循环系统症状有心悸、出汗、血压下降等[8]

在对过敏性休克患者进行诊断时,会进行临床病史追溯,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用药史,有没有进食特殊食物,是否被毒物龇咬。并判断患者有没有典型的临床特点,比如,青霉素过敏比较多见,且发病较快。患者康复后通过接受被动转移过敏实验,证实过敏性休克的致敏原,但其应用较少。为了保证患者的健康,过敏性休克的预防很有必要,过敏人员应了解自身情况,在就医时及时告知医生,避免接触过敏性物质,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必要时立即使用。

在对过敏性休克和猝死的死者进行法医病理学诊断时,通常包括尸检、组织学检查等步骤。法医尸检时,会观察尸体内外部有无形态学改变,了解死者是否存在如血管扩张、渗出、水肿等过敏性休克病理学特征。在进行组织学检查时,法医对病变组织切片,观察是否存在细胞浸润、组织损伤等病理学改变,并检测死者体内的抗体水平,确定死者是否发生过过敏性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要注意的是,法医在进行病理学诊断时,应对死者的病史和死亡经过进行详细调查,了解死者是否存在过敏史和致敏原接触史;尸检一定要全面细致,绝不放过任何可能;组织学检查和抗体水平检测很有必要,绝不能忽略。

本研究选取经法医鉴定为过敏性休克的死亡案例和经法医鉴定为非过敏性原因导致的猝死案例(心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药物原因、生活方式、其他),共100例。经过法医病理学诊断后,对比原始的法医鉴定结果,评估诊断准确性。结果表明,法医病理学诊断准确性较高,与原始法医鉴定结果无差异。

综上所述,过敏性休克和猝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非常重要,能够明确死者死亡原因,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翟爱华,王世涛,王琦,等. 1例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致过敏性休克及急性心肌损伤的救治 [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4, 30 (03): 424-427.

[2]何金盼,崔键,戴庆. Th17/Treg失衡引发的免疫耐受在棘球蚴感染所致过敏性休克中的作用 [J]. 热带医学杂志, 2024, 24 (01): 1-7.

[3]王卫卫,于志良. 胺碘酮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误诊为低血压1例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4, 24 (01): 56-58.

[4]沈亚兵,孔健健,唐彩娥,等. 1例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分析 [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 (01): 45-49.

[5]王志明,傅熠,刘伟祥. 冠心病猝死小冠状动脉法医病理形态学分析 [J]. 基层医学论坛, 2023, 27 (05): 82-84.

[6]熊枫,邬震宇. 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的法医尸检及病理分析 [J]. 系统医学, 2019, 7 (10): 39-41+45.

[7]陈永才,薛力荔. 酒后静脉滴注氨基酸过敏性休克猝死1例 [J].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9, 34 (01): 65-66.

[8]王信,张彦丽,马敬仓,等. 1例成人接种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偶合过敏体质发生猝死的调查 [J]. 医学动物防制, 2021, 37 (08): 71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