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2

交通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探析

刘猛

山东德州乐陵市交通运输局 山东德州253600

摘要:近年来的交通工程实践表明,道路与桥梁的接合部施工已成为工程难点之一,该部位的施工不仅技术复杂,且往往伴随着一系列安全风险。例如,边坡防护措施的不足常常构成潜在的安全隐患。鉴于此,现代交通工程建设强调必须重视连接处的施工管理,需详尽进行地质勘查,以科学的方法制定施工方案,并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遵循方案执行。同时,对于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确保整个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关键词:交通工程;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

1道路与桥梁连接处常见问题

1.1桥梁与道路接合部的设计缺陷

桥梁与道路接合部的设计缺陷主要表现为桥头的不平顺行驶现象,即桥头跳车。经过深入分析,此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桥头的导向设计不恰当。通常,为保障交通流的连续性,会在连接点设置过渡段,此段即为桥梁的施工区域。然而,如果过渡段的结构尺寸、材料选择或连接方式设计不合理,将可能导致桥头连接处的安全性下降,损坏连接结构,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1.2道路桥梁接合部的边坡防护不足

研究指出,现代道路桥梁接合处的边坡防护措施常常存在设计不当的问题,这可能对施工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边坡防护设计往往不能准确匹配实际需求,从而降低边坡防护的效果。

1.3道路桥梁接合处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

软土地基问题是道路桥梁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地基中存在软土层时,其承载能力不足,易引发沉降或塌陷,严重威胁工程的安全性。在实际施工中,如果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选择不准确,或处理效果不理想,将导致地基性能无法满足施工标准,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2通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

2.1优化桥头与道路衔接设计

桥头跳车现象,一种常见的道路不平顺问题,其根源在于桥梁与道路接合部设计的不完善。为消除这一安全隐患,需要对交接区域进行精细化设计,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桥头搭板的应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搭板如同一个微型缓冲区,能够缓解软性路面与刚性桥面之间的刚度差异,显著降低车辆通过时的跳动现象,从而减少“桥头跳车”的可能性。然而,还需关注车辆通过搭板时可能产生的二次弹跳,为此,可以在搭板末端设置3~5厘米的浅埋变厚式埋板,或者将其无缝融入混凝土路面中,以进一步消除潜在的弹跳风险。

2.2提升边坡防护设计方案

边坡防护设计在道路安全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主要任务是确保边坡的稳定性,以防止自然现象或人为活动可能造成的边坡破坏。在制定防护策略时,必须全面考虑周围环境的独特性。例如,当边坡面临崩塌的威胁,可以采取支撑构造、防护网以及锚固技术等手段,以提升边坡的稳固性。如果在边坡的过渡区域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可以利用植被恢复方法,配合铺设植被网,并结合挡土墙和护坡等多元防护措施,以实现边坡的生态恢复和安全防护。

2.3强化路基基础设计

在设计道路与桥梁的连接处,路基基础的设计是决定整体结构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设计前,必须对连接位置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的勘察,收集包括土层结构、地下水位、不良地质状况等详细信息。基于这些参数,合理设定路堤的高度、宽度和坡度,以确保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同时,路堤结构设计中,排水系统的规划不容忽视,需要进行下渗水影响的深入分析,采取加速沉降处理措施,强化排水系统,防止填土和填料的流失,避免因路堤沉降造成的错台问题,从而保证行车的安全和舒适。

3交通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

3.1完成过渡段的良好施工

在桥梁建设中,过渡段的良好施工是确保桥梁与道路平稳连接的关键步骤。(1)桥台搭板施工中,搭板的刚柔过渡长度需严格控制在6m以内,以有效缓解由于路桥沉降差异导致的不平整问题。搭板的锚固技术是这一阶段的重点,通常采用竖向和水平两种锚固方式。竖向锚固适用于桥台搭板,而水平锚固则更适用于搭板自由端的固定,以确保搭板在各种荷载下的稳定。(2)台背填筑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桥台的长期稳定性和桥头的行车舒适度。填筑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应综合考虑其物理性质、力学性能和经济性。常见的填筑材料包括砂、碎石、矿渣和土等,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条件。在分层填筑过程中,每层的厚度和压实度需精确控制,以确保填筑结构的密实度和稳定性。同时,施工过程中应使用适当的机械设备,如分层振动碾或压路机,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同时确保桥台结构不受损害。

3.2完成边坡防护施工

边坡防护施工是保障工程安全、防止边坡坍塌的重要环节。以混凝土边坡防护为例,施工过程中需遵循一系列技术要点。首先,根据设计图设置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边坡防护结构。混凝土浇筑采用水平分层法,每15m设置一道沉降缝,以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而开裂。振捣过程中,应使用小型振捣器确保混凝土密实,同时做好表面处理工作。其次,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进行凿毛,人工凿毛以去除表面的砂浆层,露出新鲜混凝土,确保新旧混凝土的紧密结合。最后,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同样采用分层浇筑,严格控制下料口位置,确保振捣效果,同时采取塑料布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

3.3实施软土地基处理

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是确保工程安全和稳定性的关键步骤,尤其在地质条件复杂地区,这一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在某项工程中,施工团队采用了换填法,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和严谨的管理,成功地处理了软土地基,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首先,选择合适的换填材料是施工的关键。在该工程中,施工团队选择了素土和石灰土的混合料,其比例为2:8。这种混合比例的设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石灰土虽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强度,但其成本相对较高。通过与素土混合,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同时还能保证地基处理的质量,达到经济与技术的双重优化。其次,软土的挖除和运输过程需要精细操作。在大面积的挖掘工作中,施工团队采用了机械挖掘,以提高效率和速度。而在地基坑周边等精细区域,则需要选择人工挖掘,以减少对周围土壤的扰动,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在开挖过程中,遵循“边挖边运”的原则,避免了软土长时间暴露,减少了土壤结构的破坏。再者,混合料的回填和压实是保证施工效果的重要环节。混合好的素土和石灰土在施工现场进行均匀搅拌,然后采用分层回填的方式进行。每回填一层,都会使用专门的碾压设备进行压实,以确保混合料的密实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回填的质量,防止未来可能出现的沉降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述,在路桥工程中,道路与桥梁的交汇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设计科学性对整个项目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据本研究观察,目前此类连接点常出现如桥头跳车等技术难题。为确保施工质量,这些挑战需要采取专业设计方案来解决,以增强结构设计的逻辑性和路桥工程的整体稳定性,从而为后续的设计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大志.关于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23(17):178-180.

[2]罗振鹏,孔德胜,向阳,等.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与设计情况综述[J].中国设备工程,2023(3):246-248.

[3]淦家爽.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的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2(27):98-100.

[4]黄丹静.市政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1,6(24):149-152.

[5]李克元.交通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11):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