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3

制造业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铁铮

天津平高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0

摘要: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目标成本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在制造业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制造业企业在目标成本管理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本文旨在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制造业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制造企业;目标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

引言

制造企业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其在技术创新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成本管理工作,严格管理生产成本,增加产品利润空间,进而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目标成本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大量实践证明,将目标成本法应用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1目标成本法概述

制造业企业在实施成本管理环节中,科学的成本管理措施从研发阶段就全方位关注成本控制的要求,并在后续各环节全面控制成本支出,确保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目标成本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市场导向理论、成本管理理论和价值工程理论。市场导向理论强调以市场为导向来制定产品价格和成本,满足市场需求。成本管理理论强调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产品质量和利润最大化。价值工程理论强调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来创造更大的价值。

2制造业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少完善的成本管控体系

在目前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企业都已经在内部的成本管理工作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成本管控机制,但也只是单纯地存在于书面形式阶段,整体可操作性较差。同时,目前所采用的管控体系也不够完善,部分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管控体系虽然具备着较为显著的可执行性,但在后续的执行阶段中却缺少对应的考核监督机制提供支持,导致成本管控工作所具备的责任无法落实到个人,也很难调动起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2.2成本管控核算方法单一

制造企业产品生产加工环节,产品工艺流程较为复杂,需要实施精细化成本核算,不过一些制造企业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成本核算方式较为单一,应用的成本管控方法缺乏创新性。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时,财务人员通常是按照生产数据实施成本归集,在制造费用分配上往往会根据生产工时或产量进行计算,最终获得产品生产成本。这种成本管控方法在财务数据处理上不够精细,不符合企业发展实际,成本管控效果不佳。

2.3采购成本并未有效控制

如今,仍有部分制造企业没有构建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也没有根据供应商的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的合作方案和采购方案,在购置原材料时没有尽可能还价,降低成本价格。此外,部分制造企业没有调查供应商的信誉度、原材料质量、价格等,导致企业用高价购置了一批低质量的材料,销售困难,企业无法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2.4生产成本问题

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是企业生产活动中所产生的成本费用,也就是制造企业为生产产品所发生的成本。就企业生产成本管理问题来看,部分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着管理力度不足、成本评估判断不准确等情况,不能根据产品销售规模与市场需求量,确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盲目投资情况比较常见,降低成本生产投放效益,生产阶段各流程、细节处把控不到位,增加成本投入,出现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情况。

2.5信息化建设不到位

在信息化背景下,仍旧有不少制造业企业依赖以往以手工核算为主的成本核算方式,相关信息与数据主要通过纸质版层层传递,并未将信息化手段与成本管理有效结合,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剧,影响成本管理成效。部分制造业企业虽引入和使用了相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但用途相对狭窄,比如,财务软件主要被用于账目处理,其系统功能挖掘并不充分。

3制造业企业目标成本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3.1提高对成本管控工作的重视度

制造企业员工对目标成本管理方法的重视程度会严重影响企业成本管理的效果,因此,企业全体员工必须树立目标成本管理意识,优化内部成本管理环境。首先,制造企业需要积极更新成本管控理念,站在企业战略发展高度,对成本管控实施统筹规划。其次,制造业企业在成本管控过程中,也应当全面融入正式生产前的产品设计阶段、制造阶段及生产销售阶段,同时还要加大对于隐性成本的管控力度,如工作人员的合理安排及降低加班成本等内容。最后,开展成本管控工作的人员不仅涉及制造业企业的领导及管理人员,也应当拓展到一线工作人员方面,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更好地实现全员的成本管理,促进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的稳步提升[1]

3.2构建完善管理机制

我国一直都是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制造业强国仍旧存在较为显著的差距,而由于受到产品价格等多方面内容产生的影响,制造业企业为了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就必须降低成本。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实践中,应该借助全面精准的数据信息,发挥目标成本法的作用和价值,如果财务报表不准确,则可能出现决策错误的情况。而要想做好上述工作,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经营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机制,推动各方面工作的规范化。首先,合理确定成本管控方法。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环节要高度关注事前、事中管理,形成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并以合理的规章制度将成本控制要求进行规范。通过明确具体的各环节成本管理方法及执行的控制标准帮助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益,实现改善企业工作流程的目标。其次,构建成本管理标准。制造业企业要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需要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标准体系,制定具体的目标成本并在成本实施环节按照目标成本法等一系列方法控制成本,让各类成本能够得到全面管理,并通过合理的管理标准对成本管理流程进行监控,掌握成本变动情况及成本控制方案,形成标准化的成本管理体系。

3.3细化目标成本

制造企业经营发展中要投入多方面的成本资源,包括原材料、员工薪酬及其他间接费用等。企业要灵活精准选择成本方法,以增强管理贴合性,如高端制造企业最好选择分批成本法,就是对成本进行分解,将具体任务细化匹配到具体产品、批次、项目上,可以进行最小单位的成本追踪,有利于增强成本管理精细化。具体来讲,第一,结合企业的生产规模,制定科学的目标成本,推动成本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制造企业需要对照确定的目标成本,从不同的工作环节入手进行成本分解,形成二级目标乃至三级目标,确保其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以此保障成本目标的顺利实现。第二,在分配目标成本时,做好对成本费用的数据化管控,确保目标成本的落实情况能够直观地展示出来。第三,引入相应的偏差预警系统,确保在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出现差异时,能够及时作出预警,确保财务人员可以及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进行有效应对。

3.4科学选用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是指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期间所产生的各类耗费,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和归集,用于各成本科目及总成本的计算。为提高成本核算质量,制造企业应按照全流程成本管理相关要求,合理选择多种成本核算方法,有序开展财务核算工作。以作业成本法为例,该方法在全流程成本中的应用目的是减少产品消耗,规避以工时为核心分摊制造费用所带来的不良问题。制造企业应结合自身经营特点,通过变通、调节等多种方法,将作业成本法合理应用在成本管理领域,为成本核算与分析提供参考。制造企业需要重点开展预算控制体系构建工作。第一,成立预算编审团队,同时明确分工,严格规定编制人员以及审核人员的工作职责,从而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良好落实。第二,规范预算控制程序,需要涉及企业所有环节,使预算更加全面,从而有效提升成本控制效果。例如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时,在成本预算控制方面应注重以下工作:预先核实购货方信用情况,了解其是否可以开具专用发票,在此基础上实施成本预算,科学编制预算方案;购货与付款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预算方案,针对订货单发出至客户的全过程予以控制,还应详细记录应付账款,对付款进行核实,减少成本浪费问题。

3.5完善研发设计

制造业企业在发展环节要确保成本目标达成,在研发阶段要合理确定目标成本,以目标成本作为研发的依据。企业管理者和研发人员要明确控制研发成本的重要意义,并树立成本控制意识,要根据客户喜好设置相应的产品,并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此外,企业确认产品设计方案后,应当不断修改工艺、原材料使用方式等,降低企业成本。首先,合理确定目标售价。在确定目标售价环节,企业要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功能、消费者需求、竞品价格等方面因素,确保所确定的目标成本能满足产品实际要求。其次,合理确定目标利润。在确定目标利润环节,企业要高度关注自身管理状态和发展情况等方面因素,结合企业市场容量、销量等方面要素合理确定目标利润。最后,确定目标成本。企业在确定目标成本环节,要结合目标售价、目标利润进行分析,合理确定具体的设计规划,确保目标成本尽可能合理[2]

3.6加强采购成本管控

采购属于制造企业较为重要的工作,此项工作不仅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影响,还与企业价值创造密切相关。采购成本与采购价格直接关系到企业运转情况。制造企业开展采购管理工作时,应将关注点放在采购策略科学制定、供应商选择管理、供货质量等方面。以往采购环节,受到种种不良因素影响,时常发生腐败、暗箱操作等问题。当某一个体拥有过高采购权力时,采购人员很可能会以权谋私。所以采购成本管理环节,应避免掌权者发生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情况。第一,优化供应商评估与选择。对现有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价格、质量、交货期、技术能力、服务、信誉等。收集供应商的详细信息,包括企业规模、生产能力、业绩、客户反馈等,以更全面地了解供应商的实际情况。根据评估标准,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可以采用权重打分法、成本比较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综合表现优秀的供应商,确保采购的物资或服务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第二,供应商库存管理。制造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的过程当中往往需要消耗海量的原材料,而大量资金也会投入到原材料的采购工作过程当中,这就需要成本管控工作针对原材料采购环节进行重点监管,库房管理人员以及规划部门要做好库存管理工作,库房当中各类物料必须要达到物卡一致、账务一致的标准,对于无用物料要及时清除,对于大规模资金应用必须要提前进行申请和审批,让采购工作各个流程更加井然有序,提升库房存货的周转效率,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库存管理办法,避免出现各类物料过度积压的状况。第三,协助供应商加强内部管理。为实现采购成本的有效降低,制造企业要与原料供应商保持密切合作,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建立实时沟通体系,制造企业定期向平台内传递产品营销、库存情况、产品生产、材料需求等基本情况,帮助供应商提前准备材料,防止出现材料积压。

3.7优化产品生产工艺

制造企业在开展降本增效工作时,要对原有的生产工艺进行完善,加快智能制造进程,努力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对生产流程进行细致的优化,企业可以减少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的等待时间。例如,可以通过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设备,使每个生产环节都能够充分利用,避免了因为某个环节的闲置而导致整个生产线的停滞。此外,精细化的调度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生产进度的顺利推进。引入先进的质量控制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降低产品缺陷率,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在实践中,企业要定期组织产品评估,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及自身生产实际,优化并完善生产工艺布局,大力推进柔性化生产方式,做到“按需提供”,规避生产浪费等不良情况。在生产制造阶段,制造企业要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详细制订数字化车间实施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化生产计划、关键工艺路线、完工进度、产品质量检验等方面,发挥现代技术应用优势,客观反映企业生产活动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产品生产、库存及销售,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3]

3.8加强部门协调

目标成本法在实践中具有全面性的特征,制造企业要想将其有效地应用到成本管理中,提升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必须关注其全程性和全员性,强调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和沟通协作。从实践角度而言,制造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制造企业应成立成本管控机构,由企业管理层集中领导各部门专业人员,包括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营销部门及财务部门等,科学划分各部门成本管控职责,以此促进成本控制工作的全面推进;第二,在落实目标成本管理工作时,企业应该引导不同部门做好必要的沟通协调,确保目标成本可以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也需要做好目标成本实施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分析,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此保障成本管理的效果;第三,制造企业在对产品进行生产加工时,部门之间存在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服务关系,因此在目标成本管理环节,应该自上而下做好目标成本的分解细化,确定各个部门的责任,并且定期开展相关工作会议,对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从企业全局角度,做好部门间利益的协调,确定每个部门、每个岗位乃至每个工作人员的成本指标。

3.9提高成本管理信息化水平

第一,需要以企业已有的成本管理信息化体系为依据,保证信息化成本管理平台可以将企业内部的各个系统之间有效的联系起来,并且可以进行数据的分享,为实现成本精细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将企业的金融管理平台和HIS系统集成起来的渠道,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既可以保证企业的会计资料及时准确,又可以保证企业会计资料的准确性。第二,为实现加强成本信息共享与分析的目标,引入信息化平台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种平台能够自动采集、汇总和分析各项成本数据,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和设备运行成本等方面。其关键优势在于实时性,能够为管理层提供及时的成本数据,从而支持决策制定和调整。此外,成本分析与对比是成本管理的核心。利用成本分析工具,可以对不同产品、生产线或部门的成本进行全面对比分析,以明确成本高的具体环节[4]

结束语

现代企业发展中,管理模式得以不断更新,逐渐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迈进。相比于一般企业,制造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流程更加复杂,成本控制难度更大,所以制造企业开展成本控制工作时,应积极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促进制造企业成本控制顺利开展落实。

参考文献

[1]王成江.目标成本法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市场,2023(25):98-101.

[2]吴丽娜.目标成本管理在房地产项目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设计管理,2023,40(6):64-70.

[3]李鸿桦,贾凤.目标成本法在制造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措施探析[J].审计与理财,2023(4):40-41.

[4]张扬.目标成本法在制造型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3(6):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