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及具体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2

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及具体方法研究

蔡荣秀

(怒江州泸水市六库街道小沙坝完小 云南  泸水 673199)

摘要:数量关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此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关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还将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研究旨在研究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及具体方法。通过梳理相关教学理念和实际教学经验,简要概述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明确数量关系在小学教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分析数量关系教学现状。最后,着重探讨具体的教学策略,包含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设计教学活动、结合生活情境创设课程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等,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其对于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方法;课程内容

前言: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愈发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量关系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锻炼学生将课本内容应用至生活情境的基础,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学习情况、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生涯。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死板化、重复化的情况,教学的重点倾向于让学生学会解题的技巧,忽视了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理解数量关系的本质。本研究致力于研究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现状,并探寻适合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有益参考,推动小学数学教学高效、科学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概述

数量关系指的是两个或多个数值之间采取特定逻辑关系或运算方式而产生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1]。数量关系的学习是解决和理解数学概念及问题的基础,其包含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也包含更加复杂的百分比、比率等数学概念。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数量关系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首先,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内容便是数量关系。加减乘除等基础运算能够体现具体的数量关系,学生需要牢牢掌握这些知识点,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才能深入学习更加复杂的数学内容。其次,小学阶段的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思考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在分析数量关系的题目以及探索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行完成判断推理、分类归纳等思维活动,这对于锻炼其思维能力,提升其思维严谨性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有关数量关系的问题,无论是计算物品价格,还是丈量物品尺寸,都会牵涉到数量关系。通过学习此方面内容,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有效运用,以增强其生活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部分教师仍采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位置,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内容。采取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一般课程会分为三个阶段:教师引出新的概念——教师讲解例题或者示例——学生自主完成习题。此外,教师以教材和板书为教学的主要工具,有时会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此种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呈线性结构化排布,学生能够按照一定逻辑顺序学习相应知识内容,再加上课后的巩固与习题的练习,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此种教学模式能够确保学生掌握一定数学技能和概念,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

首先,教师主导整个教学活动,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课堂参与度不足,缺乏主动实践探索、自主思考的机会。其次,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缺乏拓展与丰富,教学与实际生活相割裂,无法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学习缺乏实用性。最后,制式的教学活动忽视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更加关注教授解题的技巧及提升学生的成绩,抑制学生主动探索和积极创新的精神,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三、小学数学数量关系的教学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旨在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可以采取游戏化或故事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融入有趣的故事或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氛围中,学习相应知识要点。比如,在学习“速度×时间=路程”是,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情境:春游活动中采取大巴出行的方式,大巴车的行驶速度为60千米/小时,达到目的地需要花费3个小时,那么学校到春游目的地的距离是多少?故事化的教学情境,学生能够沉浸其中思考问题,激发其主动探索故事中暗含的数量关系。同时,教师可以引入项目式教学方法,教师提出教学主题,创设具体项目内容,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并应用知识。将项目的教学方式应用到数量关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有趣的项目内容,如“理想中的商店”将商店进行分区规划,让每个小组计算一个区域所需商品种类、数量及成本等,制定预算计划。

结合生活情境创设课程内容,旨在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教师应结合教学大纲及课程培养目标,梳理课本中的知识点及教学框架,并以此为基础筛选适宜的网络教学资源及练习题目,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帮助其拓宽解题思路,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数量关系

[3]。比如,结合学生学习程度,推荐基础较好的学生观看网络课程,学习不同的解题策略;推荐基础掌握较差的学生练习难度较低的习题,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比如,在讲授长、宽及面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测量教室的长与宽,并计算教室的面积,让学生直观的感受长宽与面积的关系。学生在实际操作动手测量中,不仅掌握相应测量技巧,还能够理解其在日常中的应用。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设计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探索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思考来摸索数学规律。比如,设计“数学探险活动”,设置数学谜题、数字密码等方式,让学生在解谜的过程中领略数学的魅力,破解谜题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谜题破解成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这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此外,为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其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取课本以外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比如,创设“创意解题大赛”,提出常见的数量关系问题,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思考正确且有创意的解题方法,以激发向学生创新思维。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深入研究小学数学数量关系教学及具体方法,认识到数量关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单一、忽视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未重视能力培养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文章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的教学策略,强调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采取游戏化、项目式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同时,文章还提出结合生活情境创设课程内容的教学策略,以教辅材料和课本为基础,结合学生生活情境创设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此外,文章亦提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设计教学活动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实践与探索,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改进小学数学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徐福山.小学数学数量关系的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32):35-37.

[2]袁懿,何袁静,陈丽娜.数的运算及数量关系的一致性研究——以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与代数整体教学为例[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3,36(05):74-82.

[3]张静.从等量关系入手培养小学生方程意识的探究[J].理科爱好者,2023,(03):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