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贴联合艾灸治疗小儿脾虚泻疗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4
/ 3

腹泻贴联合艾灸治疗小儿脾虚泻疗效评价

王永红 赵蓉 朱舒 夏玮

邛崃市中医医院 四川 成都 611530

摘要:目的 评价腹泻贴联合艾灸治疗小儿脾虚泻疗效。方法 将儿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脾虚泻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腹泻贴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思密达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治疗3d。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和治疗前后的主症积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85%(17/20)高于对照组60%(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前的主症积分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后的主症积分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脾虚泻患儿进行腹泻贴联合艾灸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泻贴;艾灸;小儿脾虚泻;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属于中医脾系疾病“泄泻”范畴。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国内外西医指南以病因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临床常用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益生菌和抗生素等药物[2]。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病有其确切的疗效及独特的优势,不仅避免了小儿惧怕打针的问题,还可避免抗生素导致的菌群失调、机体免疫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3]。根据《理瀹骈文》:“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的理论,小儿腹泻病采取中医药外治法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4]。基于此,本临床研究选取40例脾虚泻患儿为研究对象,评价腹泻贴联合艾灸治疗小儿脾虚泻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4年03月于邛崃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年龄6个月到6岁,腹泻时间≤7天40例脾虚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x¯±s)

组别

例数

平均年龄(月)

平均病程(d)

治疗组

20

22.75±2.603

3.75±0.160

对照组

20

23.30±2.725

3.65±0.167

P值

0.442

0.334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小儿腹泻病制定[5]。必备条件:(1)大便性质明显改变,多为水样便、黏液便、稀便或脓血便等。(2)辅助条件:排便次数增加,每日超过3次。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儿科学》脾虚泻证候制定[6]。主症: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次症:面色萎黄,神疲倦怠,食欲不振,形体消瘦。舌脉象:舌苔白,脉缓弱,指纹淡。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小儿腹泻病和脾虚泻诊断标准;(2)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3)轻度或中度脱水的患儿;(4)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白细胞、红细胞;(5)大便病原学检查:可有轮状病毒等病毒检测阳性,或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细菌培养阳性。

1.4 排除标准

(1)因使用抗生素药物引起的相关性腹泻(2)因感染霉菌引起的腹泻;(3)小儿生理性腹泻;(4)因对食物过敏引起的腹泻;(5)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腹泻。

1.5 方法

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0.5g/片:6个月内婴儿一次1片,一日3次;6个月至3岁小儿一次2片,一日3次;3岁至6岁小儿一次3片,一日3次。蒙脱石散3g/袋(国采):儿童1岁以下每日1袋,分3次口服;1~2岁每日1~2袋,分3次口服;2岁以上每日2~3袋,分3次口服。

治疗组:给予腹泻贴(五灵脂8g、肉桂6g、丁香6g、荜拨8g、吴茱萸8g、白胡椒5g、干姜6g、白术8g、茯苓8g、木香8g、延胡索8g、木瓜8g、五倍子8g、豆蔻8g、砂仁6g共研为细末,制成糊状药饼)穴位贴敷神阙穴,每次12小时,同时加用艾条温和灸神阙穴30分钟,每日1次。

两组患儿连续治疗3d后判定治疗效果。

1.6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治疗前后主症积分和治疗后疗效。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泄泻疗效判定标准制定:(1)临床痊愈:大便次数、性状及症状、体征完全恢复正常,主症积分减少≥95%;(2)显效:大便次数减少至治疗前的1/3或以下,性状好转,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主症积分减少≥70%;(3)有效:大便次数减少至治疗前的1/2或以下,性状好转,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主症积分减少≥30%;(4)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主症积分减少<30%。主症分级量化见表2。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主症积分-治疗后主症积分)÷治疗前主症积分]×100%。

表2 主症分级量化表

主症

0分

2分

4分

6分

大便次数

正常

超过平日

1~2次

超过平日

3~5次

超过平日

6次以上

大便性状

正常

糊状

稀溏

水样或蛋花样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均遵医嘱完成治疗,治疗过程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2.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85%(17/20)高于对照组60%(12/20),且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χ2

P

治疗组

20

11(55)

6(30)

3(15)

17(85)

9.503

0.01

对照组

20

2(10)

10(50)

8(40)

12(60)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主症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主症积分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儿主症积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的主证积分明显下降,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主症积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20

9.5±0.199

3.9±0.533

对照组

20

9.4±0.210

6.1±0.447

P值

0.366

0.02

3 讨论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小儿常见病。中医认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然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这既是构成泄泻发生的内在因素,也是卫外抗邪薄弱的根源[8]。小儿素体脾虚,或久病迁延不愈,或用药攻伐太过,导致脾胃虚弱,腐熟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阳不升,致合污而下,形成脾虚泄泻。《医宗必读》云:“脾虚泻之因,脾气素虚,或大病之后,过服寒冷,或饮食不节,劳伤脾胃,皆成脾虚泄泻之证”。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中医外治穴位贴敷和艾灸疗法在本病的治疗方面有其独特之处,有助于缩短病程和有效缓解其他症状的进展,已经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同[9]。基于此,本研究以腹泻贴联合艾灸作用于神阙穴治疗小儿脾虚泻评价其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经分析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穴位贴敷疗法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发展的经络穴位经皮给药系统具有经穴效应及药物效应双重治疗特性[10]。(2)现代研究揭示灸法具有调节胃肠运动、缓解内脏痛、修复和保护胃肠黏膜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等作用[11]。清·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中高度概括了灸法的功效:“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刚用,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理气血,治百病,效如反掌。”(3)神阙穴位于腹部脐中央,上连中焦,邻近胃肠,足阳明胃经夹脐,足太阴脾经之筋结于脐,此处皮肤的角质层最为薄弱,且无脂肪组织,有着丰富的静脉网,药物渗透力较强,能够经皮更好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故此穴可与胃理肠以治肠鸣、泄泻等脾胃疾病[12]。(4)中医认为,小儿泄泻病位在脾,虽有多种不同病因,未有不源于湿者,认为脾虚湿盛是其基本病机[13],治宜健脾化湿止泻。腹泻贴方中肉桂、干姜、丁香、荜拨、白胡椒温中散寒止痛;吴茱萸降逆止呕,助阳止泻,其所含化学成分可通过调节肠道炎症,修复胃肠道黏膜,影响机体代谢从而发挥止泻作用[14];木香行气健脾消食;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木瓜和胃化湿;五倍子涩肠止泻,有实验证实其口服溶液在小鼠腹泻模型中有着显著的止泻活性[15];砂仁、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泻;五灵脂、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全方配伍,温中健脾,化湿止泻。

综上,腹泻贴联合艾灸治疗小儿脾虚泻疗效显著,有利于缓解泄泻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小,临床仍需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探讨,为腹泻贴联合艾灸治疗小儿脾虚泻提供更多临床证据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孙锟,常立文主编.儿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226-234.

[2]《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中成药治疗小儿腹泻病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42(08):915-921.

[3]程爱,周盈.小儿腹泻病的中医治疗概况[J].中医儿科杂志,2016,12(02):69-73.

[4]章新辉,吴飒.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06):46-48+51.

[5]江载芳,申昆玲,沈颖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378-1385.

[6]赵霞,李新民主编.中医儿科学[M].新世纪第五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133-140.

[7]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2:139-143.

[8]梁姗姗,孙丽平.中医药治疗小儿泄泻(脾虚泻)经验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5,7(05):504-505.

[9]董小双,王晓鸣.小儿急性腹泻中医外治法专家问卷调查[J].中医儿科杂志,2016,12(05):84-89.

[10]陈相,何妙玲.中医外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24,39(06):1247-1250.

[11]吴焕淦,朱璐,刘慧荣,马晓芃,刘世敏,赵琛,余曙光,常小荣,胡玲,王照钦,彭广彬,李国娜,吴璐一.灸法治疗胃肠疾病的效应机制研究[J].世界中医药,2022,17(03):287-294+303.

[12]王雅媛,梁凤霞,王华,陈丽,黄琪.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神阙穴在古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08):1129-1133.

[13]鲁俊平,秦艳虹,师会娟.秦艳虹教授治疗小儿脾虚泻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8(05):545-547.

[14]倪晓婷,李兆星,陈晨,等.吴茱萸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22,20(03):657-667.

[15]梁正,徐强,张倩,等.五倍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22,53(18):5908-5919.

基金项目: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专项资助课题(2021MS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