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4
/ 2

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

熊家敏

荆州市中心医院 湖北 荆州 4340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手术室全面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方面的效果。方法:我们回顾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及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医院手术室中436例骨科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对照组包含2019年至2020年间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的218名患者,而观察组则为2021年至2023年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218位患者。比较两组在手术室空气质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切口愈合率、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知识理解程度、住院时长和费用等方面的差异,并检测了两组患者血清中的IL-1β、IL-6和循环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室的细菌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都显著减少,切口愈合率提高,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在感染知识掌握上优于对照组,这些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IL-1β、IL-6和sV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样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实施全面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协作效率和无菌操作意识,缩短手术过程,减少出血和细菌污染,降低感染风险,增强患者对感染知识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手术室综合护理;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效果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及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436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BMI和外伤位置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方法

医院配备百级层流手术室1个,千级层流手术室2个,万级层流手术室4个,两组患者均在层流手术室进行手术。

1.2.1对照组

在手术前一天,标准护理组的病人会接受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措施,这涉及:(1)护理专家在手术前深入探究病人的健康史,并实施全面的营养护理,确保术前准备充分。同时,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说明手术过程中的重要事项。(2)进入手术室之前,患者需换上特制的低尘手术服。(3)确保手术环境的高度清洁,严格监控手术室内的空气细菌数量。(4)一次性手术器械均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和一次性用品的规定。(5)手术期间实施严格的门禁政策,以防止人员流动引发的空气污染问题。(6)坚定执行物品核查制度,降低安全隐患。(7)尽量选择锐性分离技术,减少伤口暴露的时间,以减小感染风险。(8)指导病人采取最适宜的体位,有助于术后更快地康复。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全面贯彻洁净手术室的管理准则:(1)将早晨的清洁方式调整为先湿润后干燥的擦拭过程;(2)对回风口的清洁,在手术室工作人员日常清洁的基础上,每月增加一次由专业层流设备公司的专项清洁;(2)推进个性化的术前访视制度,对每一位患者进行深入的病情了解和生活习惯分析,然后进行详细的术前访视,涵盖麻醉体位、沟通技巧以及预期手术时间等,以增强患者的主动配合意识;(3)与主刀医师协作,确保在使用抗生素前完成药敏测试,选择最合适的抗菌药物,以提高治疗成效;(4)运用PDCA循环改进术前抗生素的应用时机,对于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预计出血量大于1500毫升的病例,手术中适时追加使用;(5)将单纯的术中保温扩展至全程围术期体温管理,覆盖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关键阶段,有效防止术中低体温的发生;(6)联手供应室和信息科,实现外来器械的信息管理标准化,并通过流程图优化管理流程,包括清洁、消毒和灭菌三个步骤。供应室在外来器械的包装标签上添加患者、手术医师和供应商的相关信息;手术室内,对已灭菌的外来器械包进行分类存放,防止误取,以免干扰手术流程,延长手术时间。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室空气质量及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室空气细菌含量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2.2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和感染相关知识掌握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感染相关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4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2.5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1天血清IL-1β、IL-6、sVCAM-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d血清IL-1β、IL-6、sV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讨论

手术室作为医院救治病患的核心部门,其护理标准也日益提升。手术室的护理不再仅限于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更强调在手术过程中提供的协同护理服务。因此,构建科学且适应性的手术室护理策略,旨在提升护理成效,满足多元化护理需求,并降低医疗争议的可能性,这是至关重要的。以患者为核心,手术室护理模式着重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同时关注护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得到了医疗团队、病人及家属的一致认同。护理工作涵盖了社会、心理和疾病等多个维度,为患者设计个性化的手术护理和诊断策略。通过执行预先规划的护理方案和计划,执行精确且高效的护理干预,以优化护理计划,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和医疗水准,进而塑造医院的优质形象。

手术室护理在手术全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通过精细的规划和执行,确保每个阶段的护理工作都严谨有序。在术前阶段,护理团队通过详尽的病历审查和情感评估,主动向患者传授手术相关知识,减轻其对未知的担忧,提升他们的理解与信心。同时,对手术设备的严格检验和手术环境的精细调控,都是为了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最佳条件。在手术进行中,持续的生命体征监控和体温管理至关重要,这能有效防止低温风险并维持稳定的生理指标。面对患者的紧张情绪,护理人员运用专业的心理技巧进行安抚,稳定患者情绪,确保手术流程的顺利进行。手术结束后,与病房护士的无缝交接确保了患者的转接安全,而早期的康复指导则有助于加速患者的恢复进程。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些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这证明了手术室护理策略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结论

总结分析表明,实施手术室护理策略能够显著减少术后感染风险,提升病患的生活舒适度,优化康复进程,其在医疗实践中体现出显著的实用价值,理应被广泛应用并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莎莎,锁莹莹.手术室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25(6):174-175.

[2]刘晶毅.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22):94-96.

[3]辛丹.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8):68-69.

[4]马赫.手术室护理配合对骨折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20):89-90.

[5]由艳艳.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20,(2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