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预化护理模式在炎症性肠病术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5
/ 2

干预化护理模式在炎症性肠病术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秦晓婷  杨秀芳 范萍 徐金中通讯作者

东部战区总医院  江苏南京 210002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干预化护理模式在炎症性肠病术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在我科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手术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干预化护理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各为45例,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作为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结果:接受护理前,对照组和研究组间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并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干预化护理干预,在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优势,可以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控制,而且也可以不断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干预化护理干预;心理状态

针对于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比较常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发展过程中,发病率的增长几率较高,这在消化道疾病中经常发生,在特异性治疗方案缺失的影响下,该疾病具有较长的病程时间【1】,且经常出现复发。因此,应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给予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预后有力的保证,现已经成为了消化内科的共同焦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组男女比例分别为25:15,年龄是18-45岁(均龄为32.26±4.25岁),对照组男女比例分别为24:16,年龄是18-46岁(均龄为32.85±4.58岁)。将患者进行随机均等分析,保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数据差异不影响实验调查,P>0.05。

1.2方法

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即加强健康知识宣教与病情监测等,实施干预化护理干预为研究组,具体过程如下所示:

首先,饮食干预与营养支持:在制定日常饮食计划时,既要对高热量、营养丰富等食物进行多食用,也要将少食多餐的基本原则贯彻落实下去,同时,也要从患者自身的饮食习惯出发,防止抵触情绪的产生,以免对营养的正常摄入造成影响。而在营养支持方面,对于炎症性肠病患者,不可忽视的一大并发症就是营养不良,在术后,由于患者的消化功能出现了严重的损伤,所以应对营养摄入方式加以严格管控。其中,在营养支持方式中,肠内营养比较常用,具体应根据疾病特征来进行配方制剂,进而与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需求相符。

其次,运动指导:在这一方面,应与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紧密结合,如果患者病情不太严重,患者肢体运动应适度进行,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卧床静养非常有必要,并对患者的作息时间进行有效控制。为了促进术后的顺利康复,应加强功能锻炼,其中,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来进行,以此来加强功能锻炼计划的制定。在锻炼过程中,可以使患者的肌肉力量得到提升,进而促进康复。

再次,强化健康教育:在健康宣教方面,应加强一对一模式的应用,其中,高年资或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应积极指导患者和家属,1次/周即可,每次时间应在半个小时左右。在具体执行方面,应从患者的知识吸收能力出发【2】,尽量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以此来保证患者良好的理解能力。此外,在术前术后的健康宣教方面,术前,护士应详细介绍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使患者对手术过程形成正确的理解和认知;术后,护士应告知患者术后恢复期需要注意的方面,如饮食、活动等,在健康宣教的支持下,可以保证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保持高度的配合,进而给予康复效果一定的支持。

最后,个性化心理干预:对于责任护士来说,应将不良情绪与疾病的联系讲解给患者和家属,以此来达到稳定情绪和疾病控制的目的。同时,应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诉求高度明确化,将心理疏导的针对性发挥出来,并引导患者充分表达出负面情绪,如情绪宣泄等方式。此外,也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准确评估其心理状态,并给予细致化观察,一旦发生异常,及时给予解决、干预。

1.3观察指标

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作为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此研究借助SPSS 22. 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的计量资料应用完全随机设计的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处理;各组数据服从方差相同的正态分布,P<0. 05,显著差异。

  1. 结果

2.1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接受护理前,对照组和研究组间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并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表1   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IMG_256±s)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分)

抑郁评分(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45

54.28±4.29

31.32±4.38

51.38±2.68

33.18±2.46

对照组

45

53.97±3.57

39.57±2.57

52.37±3,46

38.28±2.44

t

0.278

8.123

1.131

7.360

p

>0.05

<0.05

>0.05

<0.05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患者45例中满意35例,护理满意度77.78%,比研究组患者的43例总体满意的95.56%明显更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如表2所示:

    表2   护理满意度对比    【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体满意度

研究组

45

38(84.44)

5(11.11)

2(4.44)

43(95.56)

对照组

45

30(66.67)

5(11.11)

10(22.22)

35(77.78)

X2

6.154

P

<0.05

  1. 讨论

一般来说,炎症性肠病的特异性治疗方案较不完善,疾病的终身性特点显著,其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要想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到最佳,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方法。对于干预化护理干预来说,作为新型的护理方式之一,在临床各科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3】,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护理手段之一。

通过分析干预化护理的作用,首先,干预化护理体系,对患者个体差异的关注度较高,例如患者的负面情绪比较严重,所以在临床干预中,心理护理非常关键,但在常规护理体系下,心理护理主要在主观宣教层面有所体现【4】。而干预化护理主要与患者的不良心理程度相结合,借助宣教、转移注意力等形式,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和缓解。其次,干预化护理主要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通过合理饮食干预与营养支持【5】,是控制病情、缓解症状的重要方式方法之一。因为成年人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主要发病群体,其饮食习惯比较固定化,在干预化护理要求下,饮食计划的制定应与患者自身的饮食习惯相结合,确保营养摄入的充足性,进而将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提升上来。

参考文献:

[1]吴继萍.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3,30(04):150-154.

[2]罗雪,袁莉萍,金玲丽,张雅倩,张陆雨. 延续性护理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9):2888-2893.

[3]李云飞,李春梅,王艳.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22,19(21):165-168.

[4]隋福荣,王晓燕,刘爽,王玉娇. 护理干预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外医疗,2022,41(04):128-131+136.

[5]朱秀琴, 张素, 王霞, 赵豫鄂, 郑娜. 成人活动期炎症性肠病护理专家共识[J]. 护理学杂志, 2022, 37 (08):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