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逻辑力量  提升论辩能力,——“采用合理的论证方式”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5
/ 2

借助逻辑力量 提升论辩能力——采用合理的论证方式教学设计

孙小茹

山西省沁源县第一中学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的方法,构建和完善论证。

2.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解和评估论证的合理性,提高论证的水平。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剖析文段的论证过程,体会论证的作用。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借助逻辑知识、采取恰当的论证方法进行论证,增强说理的严密性和论辩性。

【教学方法】探究法、合作讨论、点拨讲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激趣导入 时间2分钟

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比较下面两段文字的表达效果。

(1)有学问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有许多有学问的人,因没有智慧,不懂得变通,最终一事无成。智慧也离不开学问,有学问的人,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如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方可。无学问的智慧,是空洞的,也不会是真的智慧。所以,我们不仅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

(2)学问固然离不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 智慧,正如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为基础,才靠得住。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它好象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就破。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掠影,而是像探照灯一样,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寥廓天空。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 皂泡; 它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样,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往上涌。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是靠得住,最为精深,最可宝贵。

(罗家伦《学问和智慧》)

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指出做事讲究方法的重要,引出本课学习内容:论证要合理——论证方法的恰当丰富。

教学环节二:掌握概念——论证

论证,就是用某些论据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

美国哲学家罗伯特•所罗门认为:“论证是指提出你自己的观点,给出你为什么接受它,以及别人为什么也应该接受它的理由。” (《大问题》)

论证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论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

论证方式就是由论据到论点的联系方式,即推理形式。

教学环节三:掌握直接论证方式

①比喻论证是以喻体作论据去论证本体(论题)的论证方式。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劳动恰如时代洪流中的一叶小舟,载着青年人逆波而上到达理想彼岸。

举例论证从逻辑的角度讲就是归纳推理。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改革开放的巨幅画卷中更是少不了劳动者的身影,是辛勤地劳动让他们闪耀出时代光芒,照亮个人理想与国家梦想的远方。贵州遵义的黄大发身体力行,用艰辛劳动开凿出天渠,为百姓创造福祉;工程师林鸣十年筑海,用创新劳动联通港珠澳,奏响梦想华章。

②引用论证:就是将论点用科学原理去衡量。科学原理可以是普遍原理,也可以是学科理论,还可以是谚语、格言和成语等。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是范成大笔下的劳动图景;“夙兴夜寐,洒扫庭内”,这是绵延至今的热爱劳动的传统。我们流传至今的诗词歌赋,总有劳动的旋律回响其中。

③对比论证是从事物相反或相异的比较中,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正确性。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在劳动中我们锻炼意志,增强体魄,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也有助于我们的学习,丰富课余生活,两者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素质得以提高。用进废退,人人都不劳动,那么人类的机能难免逐步退化,未来的世界难以想象。

④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属于逻辑中的类比推理。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劳动之于人类,就像运作之于机器,机器久久不运作便会生锈,而人类长久地不劳动,各方面机能就会退化。

掌握情况检测

说出下列语段运用的论证方法

⑴读书贵有疑。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⑵苹果落地,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牛顿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创立了“万有引力”说,支配了人类的思想。( )

⑶对时间的态度,可以检验一个人的世界观。没有理想的人,不懂得人生意义,自然不爱惜时间。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因为每一瞬间的奋斗都关系着目标的实现。( )

⑷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好比修剪移栽。( )

教学环节四:掌握间接论证方式

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直接论证比较困难或不容易取得好的效果,使用间接论证——排除法、反证法和归谬法反而可以更有效地进行论证。

①排除法又叫淘汰法,如果一个题有若干个选项,而要证明其中某项正确,只要找出证据否定其他所有的选项就行了,这种方法就是大家熟悉的“排除法”。排除法实际上就是运用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

鲁迅在《拿来主义》中阐述为什么要提倡拿来主义的时候,就采用了排除法,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进行一一排除,最后推出唯一的正确做法就是“拿来主义”,这样的论证让人无可辩驳。

或闭关主义,或送去主义,或听凭送来,或自己来拿

闭关主义,实行不通

送去主义,沦为乞丐

听凭送来,大受其害

所以,要“自己来拿”

排除其他选项的可能性,间接证明观点。

反证法就是先假设与某个论点相矛盾的观点成立,然后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从而间接证明最初的观点。其根据的是逻辑规律中的排中律。

例子:

王戎“道旁苦李”的故事。

李子是苦的。假如李子不是苦的(甜),生长在路边一定会被人摘光了。可现在道旁这棵李子树上挂满了果实,说明没人摘,李子一定是苦的。

真题演练:

运用反证法,简单证明“健康很重要”

如果健康不重要,身体差了,经常生病,你的工作无法完成,你的学习无法保证,你的生活不能照常,你的理想还谈何实现?难道你的人生价值将要在医院和药品里体现吗?

假设相矛盾的观点成立,得出错误,证明观点。

【拓展案例】

一个心脏病患者做梦遇到台风,自己从楼上跌下来,接着整个楼房倒塌下来压在自己身上。他害怕极了,于是心脏病发作,死在床上。你认为这则故事的真实性如何能否证明你的猜测?

论题∶这则故事不真实。(p)

设立反论题∶假设这则故事真实。(非p)

确定反论题非p假。

如果该患者于睡梦中心脏病发作死在床上(非p)

那么,所有人都不会知晓他临死前的梦境;(q)

故事的讲述者知晓他临死前的梦境,即∶

有人是知晓他临死前的梦境的;(非q)

所以,非p为假。(充分条件的否定后件规则)

所以,这则故事不真实。(非p假,所以,p真)

③归谬法是从某一观点推出明显的错误或矛盾,目的是证明这一观点本身的错误,常用于驳论。

在一次宴会上,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赫尔岑被喧闹的音乐扰得心烦意乱,直用手捂耳朵。主人见他这样便解释说:“演奏的是流行乐曲。”

赫尔岑问道:“流行的乐曲就一定高尚吗?”

主人说:“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流行呢?”

赫尔岑反驳道:“那么,流行感冒也是高尚的了?”

教学环节五:布置作业

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为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使用多种论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