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赶走情绪小怪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6
/ 2

家园共育,赶走情绪小怪兽

李秀婷

连州市第一幼儿园

情绪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大,长期处于消极情绪容易损害幼儿的心理健康。在一日活动中,我们不仅要看到幼儿的情绪,更要正确识别与积极回应这些情绪,还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正确处理幼儿的不良情绪。

案例:

午休醒来后,吴老师在帮小女孩们梳头,忽然听见瑶瑶哭起来:“老师,玥玥扯我头上的发夹!”我急忙跑过去阻止,可还是晚了一步,玥玥已经扯断了瑶瑶发夹上的蝴蝶结。瑶瑶哭得很伤心,玥玥却用鄙夷的语气说:“哼,真难看!”

傍晚接孩子的时候,我把事情告诉了玥玥妈妈。晚上回到家后,妈妈问玥玥为什么扯瑶瑶的发夹,玥玥说:“早上晨检的时候,老师夸瑶瑶的发夹好看,我也戴了发夹,老师没有夸我,我不高兴。”

还有一会回,小朋友们给妈妈做三八妇女节礼物,老师夸玥玥做的小手袋真精致,对阳阳做的粘土玫瑰花也格外赞赏。小朋友们都围在阳阳身边请教阳阳怎么做玫瑰花,阳阳耐心地给小朋友们讲解怎么做,不一会儿,好多小朋友都做好了一束五颜六色的玫瑰花,有的还用手工纸、丝带包装起来,特别漂亮。吴老师夸大家做的玫瑰花真好看,妈妈肯定会很喜欢。可玥玥却一个人做在座位上把刚做好的小手袋撕烂了。老师发现后,询问玥玥为什么把手袋撕烂。玥玥嘟着嘴巴说:“我做的一点也不好,都没有小朋友请我教他们做小手袋,我不要了。”说完,玥玥便哭了起来,任凭老师怎么安慰,她都听不进去。

案例分析:

在这个案例里,玥玥扯瑶瑶的发夹并将其毁坏,还将自己的手工作品撕烂,这些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都体现出了玥玥的一种不良心理——嫉妒。

现在的许多孩子,都有着明显的嫉妒心理和攀比心理。不仅是孩子,在成人身上这样的心理也很常见。嫉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它是对别人在物质、品德、能力等方面胜过自己时而产生的一种不满和怨恨,是一种被扭曲的情感。可以说,嫉妒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会产生嫉妒心理,但是如果这种心理长期得不到控制,并不断加深的话,就会演变成一种病态心理。

孩子的嫉妒心在一岁半到两岁左右开始有明显的表现,起初,孩子的嫉妒行为大多与妈妈相关,如果妈妈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孩子身上,孩子就会哭闹或以攻击的形式对待那个孩子,以发泄自己的情绪。比如,妈妈宝别人家孩时,他就会抓、扯那个孩子的脚,想把那个孩子推开。这些行为,是孩子最早期的嫉妒心理表现。

孩子进入幼儿园后,随着孩子之间相互比较的机会增加,嫉妒情绪的表现形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比如,有的孩子会将经常受老师表扬的还的东西藏起来或弄坏。又如当老师夸别的小朋友是,有的孩子会嗤之以鼻:“这有什么,我也会啊......”

这样的例子在幼儿里非常普遍,这都是孩子嫉妒心理的表现。结合玥玥的表现,班组三位老师经过调查分析、查阅资料推断嫉妒玥玥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1. 父母期望过高

玥玥父母经常发朋友圈晒娃,如:夸玥玥才中班就能认很多字、会背很多古诗等等。还给玥玥报了舞蹈班、绘画班、学钢琴,恨不得把孩子培养成十项全能冠军。玥玥有一天早上哭着回园,她告诉:“昨天晚上,妈妈说我弹琴不如小表姐,夸小表姐学得真快。”父母过高的期望,以及指着别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说:“你不如他努力。”虽然父母这样做是为了提醒孩子加倍努力,可是在不经意间,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父母通过对比,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习别人的优点,期望自己的孩子集别人的优点于一身,这种眼里只有别人家孩子的心理,常常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使孩子的情感受挫,同时产生不服气的心理,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嫉妒心理的产生。

  1. 榜样的示范力量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小小年纪的玥玥,每天要学习那么多东西,每当她认字、背诗、弹琴妈妈就会举起手机拍视频,还会得意洋洋地晒朋友圈,而不是参与孩子的活动,享受亲子时光,妈妈每天沉浸在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中。孩子的认知是有限的,是非分辨能力欠缺,价值观的形成也直接受身边最亲近的人影响,久而久之玥玥的虚荣心也随着这种被点赞的满足感慢慢滋生。

思考和策略

嫉妒对孩子的影响深远,因此我们决定采取适宜的方法与家长形成共育策略,帮助孩子扭转扭曲心理,把孩子心中的那份酸转化成滋养心灵的甜。

1.孩子的嫉妒心理通常比较简单,它只是孩子对自己愿望不能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本能心理反应。因此,当玥玥出现嫉妒心理和行为时,老师切勿盲目地对孩子的嫉妒行为进行批评,而应该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苦恼,理解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产生的痛苦情绪,让孩子的不良情绪得到宣泄。等孩子平静下来后,引导孩子理解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为孩子提供展示优点的平台,帮助其建立自信心。引导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让孩子接受自己的短处,并鼓励孩子虚心向他人学习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为了培养孩子豁达、开朗的良好品质,我们班组三位老师商量后决定每天晨谈活动增设“夸一夸”环节,并在晨谈墙上开辟“夸一夸”板块,鼓励孩子们大胆夸夸自己、夸夸同伴,用欣赏的眼光发现自己、发现他人,教育孩子学会欣赏自己,同时为他人喝彩。

2.考虑到玥玥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我们班组三位老师言辞委婉地提醒玥玥妈妈要看见孩子的进步和成长,多当面夸夸玥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不是在朋友圈夸。建议玥玥妈妈为玥玥准备一本红花收集本,不仅每天把玥玥从幼儿园带回家的红花贴在本子上,还要在红花下面写下日期和获得小红花的原因。家园共育才是完整的教育,因此,老师们也建议妈妈给玥玥奖小红花,记录奖励的具体原因,并定期翻阅红花收集本。记录的过程和翻阅的过程,玥玥再次受到夸奖,同时清晰自己获得小奖励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玥玥明确知道做什么才会受到奖励,无疑这是一个很好的正面教育途径,也是增强孩子子信心的良好途径。

3.享受亲子时光,提高陪伴质量。建议玥玥妈妈放下手机,或者借助支架记录亲子时光。与玥玥妈妈了解绘本,探讨如何陪孩子读绘本和亲子阅读的价值。建议玥玥妈妈多关注绘本中图画传递的信息,在共读过程中与孩子互动、讨论,而不是把绘本当作枯燥的识字工具,更不能在一旁举着手机静静地拍视频。甚至可以回看用支架拍下来的亲子阅读视频,感受亲子活动带来的温馨。玥玥练琴的时候,妈妈也静静地坐在一旁欣赏,或者一起练习。高质量的陪伴能治愈孩子的一切焦虑。

在老师、家长营造的宽松、安全的环境中,玥玥逐渐从小刺猬变成了温暖的小太阳,玥玥学会了夸小朋友,学会了和大家分享喜悦,还学会了谦虚地请教老师、小朋友。

参考文献:

[1]张慧:基于家园共育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策略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报,2020(40):143-144

[2]孙莉:家园合作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策略研究[J].开现代职业教育,2021(51):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