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趋势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6
/ 3

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趋势研究

张箐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市 200093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居民养老需求不断增加,第一支柱收支平衡压力逐步增大,第二支柱覆盖人群太少,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系列政策推动第三支柱加快建设,商业养老保险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关键词: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趋势;发展措施

1.影响商业养老保险需求的因素

1.1年龄因素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提出,在较长实践范围内,人么需要做好生活消费开支的规划,从而合理地配置生命周期内的资金,确保消费合理,并将整个生命周期分为了青年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三个阶段。在青年时期,人们刚刚开始工作时收入水平较低,甚至无法覆盖自身的基本生活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中年时期,通过劳动能力和工作经验不断积累,收入有所增加,且收入增加的幅度整体要高于家庭支出,从而有了一定的资产储备。此时,相比于年轻时不但有了养老储备的能力,还有了养老规划的意愿,并且这种意愿随着年龄的上升会变得更加迫切,人们会更倾向于选择一种或者多种方式来完善自己的养老计划,从而会更加愿意去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保险市场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对年龄和投保年限也有一定的要求,年龄越大,投保年限越短,缴费越高。而保费的增加将直接影响中年时期后期居民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选择。

1.2受教育程度

行为经济学将人的心理分析与经济发展规律相结合,认为个体决策主要受心理活动、个人情绪、社会地位、教育背景等因素影响,从而对经济运行结果造成影响。其中,教育背景更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行为结果的不同。具体到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选择上来看,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知识内容与社会现状的理解越深刻,对保险市场的了解也更加深入和全面,因此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愿会有所增加。此外,受教育程度越高,前瞻性越强,面对老年生活的未知与风险的判断更全面,在心理层面会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必需品的范围,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更强,因此会采取多种方式来完善自身养老规划。

1.3人口因素

商业养老保险的目标是解决人的养老问题,因此人口因素是影响商业养老保险需求的重要原因。这其中包括了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以及人们对未来寿命的预期等。人口数量越多,人们对商业养老保险就有着更加强烈的需求。商业养老保险需求从很大程度上受到人口结构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十分复杂。老少比、老年人口系数、少儿人口系数是人口结构常用的计量标准。少儿人口系数越高,家庭支出越大,这会导致家庭对商业养老保险需求降低。现如今我国逐渐朝着人口老龄化方向发展,同时伴随着二胎、三胎的到来,家庭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收入和支出规模均有所增加,因此从两方面都影响了需求。此外,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提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的优化,老龄人口的寿命将得到进一步地延长,这会直接影响到了人们对未来养老的规划,从而影响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

2.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机遇

2.1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加快推动第三支柱发展

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普惠养老。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人养老服务市场出现了巨大的商机.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缴费责任全部由个人承担,建立综合养老金积累机制。今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受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每年缴纳12000元税款的纳税人可以在税前扣除,投资收入暂时不用缴税。与此同时,我国养老金制度还将对个人养老金的实际税负由7.5%降至3%。11月4号,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对个人养老金制度进行了修订。同日,财政部、国税总局发布了《关于个人养老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

2.2监管发布多项政策引导发展养老金融业务

从2022年3月1日起,试点范围将扩大到全国,除已有6家试点企业外,还将允许企业参与试点。2022年4月发布的《中国银保监会关于规范和促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通知》明确指出,商业养老理财产品要体现养老特征,产品期限要符合客户长期养老需要及生命周期,并对资金提取设置具体限制。《通知》规定,保险公司有权向个人养老金参与人提供符合条件的年金、两全保险等产品,规范个人养老金业务的资金管理、合同管理、销售管理和客户服务。

3.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措施与趋势

3.1匹配保险精算技术

专享商业养老保险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高收益,而在于保证长期稳定的、最小的收益。在产品领取阶段,养老基金的募集、提取和处置显得尤为重要,相应地,养老基金的投资需求将相对较小。这就要求保险公司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保险技术及风险管理服务,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优化投资结构。

随着全国新一轮试点项目的实施,各大保险公司应积极组建专业的保险精算团队,预测居民未来的财务状况,科学评估基金未来的收支状况。本文通过对我国通货膨胀和价格波动特点的分析,建立了以宏观经济为基础的保险精算模型。在准确预测通胀与物价上涨幅度的基础上,通过保险精算匹配,在不超出法定准备金核定利率上限的情况下,确定合适的最低保障利率。同时,设置足够长的投资期限,以应对投资期间的市场波动,可通过适当增加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提升投资收益率、抵御通货膨胀,实现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维持较高的账户结算利率,增强产品吸引力。最后,公司不定期调整定价策略,匹配更精准的生命表,投资“反向风险”业务;构建风险对冲,充分发挥市场功能,转移风险,具体策略包括利率互换、通胀互换等。

3.2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社会养老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越来越多人针对专业护理和机构养老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针对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保险和优质康养服务占比极少,城镇职工医保参保者是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主要对象,发展极不均衡。所以当我国全面试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后,应当发挥商业保险的意义和价值,让商业养老保险相对应的公司履行责任,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同时,保险公司也要及时做出调整,从传统资金给付方式逐渐朝着“现金+服务”的方向发展,促进自身产品和服务逐渐朝着具体化方向发展。

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最终是希望老有所依,将来在自身年老之后能够得到专业且长期的照顾。保险公司和养老产业投资均有着长期性、刚性成本约束、资本耐心等特点,这十分有助于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保险公司应当合理布局,合理整合各类资源,将自身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提升,有机融合负债端保险业务和资产端投资业务,将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水平提升。在当前这个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之下,商业养老保险应当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向客户提供定制针对性产品,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为此,在进行产品的设计之前,保险公司应当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收集多样化的数据,考虑到不同行业的人群,不同职业收入水平的人群,按照每个人不同的购买力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保证服务的针对性。其次,在设计专属服务上,有效连接商业养老保险风险保障责任和养老金领取、养老社区服务等内容。除保险金领取和身故保险金外,加入重大疾病险,意外事故险等多方责任,让保险和服务业进行更好的融合,如保险产品中融入养老社区、居家照护、康复理疗、旅游等个性化服务,允许被保险人按照实际的需求进行调解。

3.3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多元化销售渠道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从线上线下全面铺开。各家险企将与现有企业客户领域模式、个人自主展业模式等,充分挖掘公司企业客户资源,探索政府渠道创新合作模式,逐步实现多渠道,多角度的业务推广,拓宽新的市场。在线上进行销售时,主要针对的改进方向是自营平台的优化修改,引导客户按照制定的场景进行线上参与投保。从而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让他们快速便捷地购买到专属的商业养老险产品。

通过联合发文等“对外增信”方式,与有关部门、行业协会联动,帮助迅速建立信任关系;督促试点保险公司在提高与消费者信息触达率的同时,在降低中间费用、增强保险公司承担责任的可信度,和该类人员的平台企业直接联系,按照他们的实际需求,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与相关企业共同开发投保小程序,以多元销售模式加速推动试点后期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线上等多种渠道触及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

3.4不断提升城镇居民以及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

当居民的知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提升,因而能够对商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理和保险合同条款有清晰的认识,了解产品特性、预期的收益率和潜在的风险。从而可以提高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政府可以在街头巷尾增加养老保险的知识科普,或是在高校开展个人理财通识课来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和风险意识。需要让全体居民意识到,通过积极参与商业养老保险,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还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3.5持续开发、优化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满足不同类型的人群需求

保险公司要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发产品,设计适合当地居民的养老产品,制定合理的保费费率以及缴费周期,最大限度地满足它们对养老保险的需求。此外,保险公司在提升营销能力的同时还应加强售后服务的质量,做到投保、核保、赔付或退保都能按照合同规定切身实地为客户着想,以此提高服务意识和形象。

3.6政府和监管部门要加强管理

地方银保监局应快速高效的处理消费者投诉,监督保险公司依法合规进行经营,来加强消费者对保险行业的信心,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另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养老保险产品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适当放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使保险公司收入增加,促进养老保险的发展。

3.7加强对养老意识和商业养老保险的宣传

我国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很难轻易转变,居民购买养老保险产品的参与度较低,对养老保险产品的认可度也较低,居民整体保险意识不强。故在保险宣传和风险管理知识普及上,不仅需要政府承担责任,也需要保险行业特别是商业保险公司承担责任和义务。可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如抖音、快手、小红书等APP,正面普及保险知识,提升社会大众的保险认知度,提高全民投保意识,使公众认识到商业保险对个人养老的重要意义。

结束语

总之,商业养老保险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无论是政府、相关保险从业者还是居民个人,都要加深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视,提高对其认识水平,并合理配置符合个人需求的商业养老报销产品。

参考文献

[1]贺潇霄.基本养老保险对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影响——来自CHARLS数据的证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22):233-237+258.

[2]尹成远,王珠存.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现状、问题与对策[J].河北金融,2022(11):3-9.

[3]高凯,胡秋明.税负公平视角下商业养老保险税惠模式优化研究[J].保险研究,2022(11):61-76.

[4]冯庆汇.个人养老金账户终于来了[J].理财周刊,2022(11):40-41.

[5]徐雨光.养老产业发展视角下辽宁省商业保险转型策略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21):196-199.

作者简介:张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保险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