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6
/ 2

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杨霞华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在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治疗中,予以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选择:2022年5月-2024年5月,遵从“随机电脑排序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55)开展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n=55)开展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康复治疗,着重探究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结果:统计治疗前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后统计学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康复治疗应用于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能进一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中频脉冲治疗仪;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

脑梗死是临床神经内科中的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临床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病死率大幅度,但依据有多数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这将严重影响了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有关研究指出,康复训练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在恢复肢体功能方面,康复训练的作用是其他治疗方式无法替代的[1]。随着国内医学水平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延伸与进步,医疗设备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相关医疗设备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这表明在利用医疗设备辅助康复治疗方面仍有待加强研究和探索。基于此,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展开分析,皆在深入分析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康复治疗应用于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病例选取于本院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具体时间段2022年5月-2024年5月,遵从“随机电脑排序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对照组纳入病例55例,男/女=35/20,年龄范围:55-75岁,均值(65.28±5.76)岁,患者偏瘫部位:左侧30例,右侧25例;治疗组纳入病例55例,男/女=33/22,年龄范围:53-75岁,均值(64.25±5.73)岁,患者偏瘫部位:左侧28例,右侧27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偏瘫部位后统计学无差异(P>0.05),提示可比较。

纳入条件:(1)所纳入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诊断标准,且经临床CT检查显示均确诊;(2)患者病情较为稳定;(3)神志意识清晰者;(3)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家属对本研究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条件:(1)同时伴有心脑血管病史、恶性肿瘤者;(2)合并脏器功能不全者。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抗凝治疗、抗血小板药物、肌肉松弛药物等。

治疗组开展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康复治疗:中频脉冲治疗仪:北京奔奥医用中频治疗仪(生产厂家:佛山浩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BA2008-Ⅲ型),在治疗时要求患者采取平卧位,并在患侧治疗部位垫放 6~8层医用纱布,治疗部位包括上臂伸肌群、肩前后运动点、前臂背侧、大腿、小腿肌群及外侧肌群,然后将电极片放置于这些部位。每次治疗持续20分钟,每天进行一次,每个疗程包括15~20次治疗,一个疗程结束后需要休息 1 周,总共需进行4个疗程。

康复治疗:(1)患肢摆放:通过正确的姿势和位置来帮助患者减轻肌肉紧张度,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2)坐位训练,通过训练患者在床上或座椅上保持稳定的坐姿,加强躯干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3)站立训练:通过辅助设备或护理人员的帮助,指导患者站立并保持平衡,促进下肢肌肉的活动和关节的灵活性。(4)步行训练:在患者能够自主站立平衡后,护理人员会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步行练习,或者引导患者使用扶手逐渐进行行走训练,逐步过渡至独立行走,这一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每天的步数会逐渐增加,从500步到2000步不等。

1.3观察指标

运动功能评分:以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情况,包括上、下肢运动功能两部分,总分为100分,评价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计算软件为PSS28.0,其中定量资料用(x±s)表示, t 检验;定性资料用n(%)表示,X2检验,对比两组组间数据后无差异,P<0.05。

2结果

2.1运动功能评分对比

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FMAS评分后统计学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FMA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

表1运动功能评分对比(x±s,分)

组别

例数

FMAS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55

58.27±4.36

83.22±5.79

对照组

55

58.31±4.42

70.15±4.63

t

--

0.047

13.116

P

--

0.962

0.000

3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且非常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发病后常常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其中偏瘫就是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偏瘫会导致患者肌肉力量减退、运动协调能力下降,进而严重影响了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目前,手术和药物治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脑部微循环,减轻脑损伤,但在改善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方面效果不太明显,且存在一定局限性。现代康复医学在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方面常通过康复训练来实现,尽管康复训练具有一定效果,但依旧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无法有效结合整体与个体特点,患者康复周期较长,且训练依从性不高,这些因素导致患者的预后并不理想。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中频脉冲治疗仪成为临床常用的物理疗法之一,此种治疗仪器可以直接作用于患者肌肉,不仅能促进患者肌力和肌张力恢复,还能够减轻肌肉疼痛,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神经传导,从而促进偏瘫侧肢体功能的恢复

[2]。以上研究数据结果表明,统计治疗前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后统计学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分析原因得知,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康复治疗的运用为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物理疗法及康复训练可更直接地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缓解症状,提高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彭闪闪,郭志勇,李世超,等.不同强度的中频脉冲电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J].老年医学研究,2021,2(01):1-5.

[2]岳爱霞.早期针刺联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预后分析[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41(03):169-171.

作者简介:杨霞华,女,汉族,1988年6月8日,籍贯:广西钦州,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职称:中级康复治疗师,研究方向:康复治疗技术,通讯地址:钦州市中梁钦州府,邮编:5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