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陪检信息系统对医院陪检工作的优化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6
/ 2

全程陪检信息系统对医院陪检工作的优化与实践

张黎明

吉林市中心医院  吉林吉林 132011

摘要目的:分析全程陪检信息系统对医院陪检工作的优化与实践。方法:以住院患者各项检查项目预约工作为主要分析内容,并应用全程陪检信息系统开展该项工作,开展服务的过程中做到全过程服务,包括检查申请单的开具、检查预约、相关信息的告知、检查过程的陪伴等,落实全过程的管理和服务。结果:全程陪检信息系统的应用,促进了陪检流程的优化;同时患者检查过程中落实的全程陪伴服务,患者诊疗过程中开展了分时段模式,提高了整体检查效率。结论:全程陪检信息系统的应用,不仅保障了护理的安全性,还提高了患者的安全,促进了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落实,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关键词:医院陪检;全程陪检信息系统;实践;优化

引言:为了分析医院陪检工作中全程检验信息系统的应用与效果,本研究进行系统地分析,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3年5月-2024年5月本院收治的525例住院患者为分析对象,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25例、200例。

1.2方法

全程陪检前采用常规陪检方法,陪检后积极开发全程陪检信息系统软件提高优质护理服务;(1)全程陪检工作流程:患者住院过程中接受非病区以外的各项医疗项目,在专职护士的陪同与协同下完成,实现护理的全面化是全程陪检的主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检查前进行规范化的预约,信息系统接收到预约信息后,进行陪送派工并通知护理人员,接收到任务后,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陪检服务,确保检查项目开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2)检查申请:患者接受相关检查前,由医生开具相关医嘱,与此同时录入到信息系统中,由信息系统生成检查申请。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检查、病史询问、具体检查项目,信息生成后自动传递到相关科室,以此为检查预约提供参考,同时检查申请是检查的重要依据。(3) 科室预约:核磁共振、B超、CT、镜检等项目检查的过程中需要的时间较长,这些检查项目的预约由医技科室完成,合理地规划检查的时间;在检查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结合检查的具体内容,依据个人情况进行注意事项的说明。脑电图或普放等项目检查时间较短,对此通过分析患者情况后,依据安全原则、减少外出的原则,由科室人员进行预约。如果突发紧急情况,护理人员及时与陪检中心取得联系,此时陪检工作直接开展。完成预约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宣教,并结合患者的状况进行陪送方法的合理选择,确保患者送检过程的安全性[1]。(4)任务生成:科室预约信息传递后,陪检中心以此为依据形成陪检任务,待岗的陪检人员工作内容由系统自动分配。完成分配后,陪检任务由调度员结合时间段进行合理的调取,系统自动安排的工作人员,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5)陪检工作:患者接受检查前,陪检人员和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信息进行核实,并对通知单进行检查,以此为依据进行陪送方法的合理选择,保证将患者安全送到相关科室。完成检查后,陪检人员将患者送回病房,护理人员进行交接。(6)优化陪检工作:建立各个部门的协同方案,要求陪检中心与临床科室和检查科室相互配合,对医院陪检工作的各项流程进行优化。①精准化:提高全程陪检信息系统的精准化,使其对接准确度得到提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后,结合相关检查内容和个体化特点,陪检系统应做到将检查前相关事项标注清楚。同时陪检人员通过系统进行患者相关信息的了解,以此为基础合理地选择送检方法,保证送检的安全性。②高效化:检查的过程中依据全程陪检信息系统进行统筹和管理,对预约时间合理地规划,避开检查高峰,避免受检人员拥挤,从而促进检查秩序的优化[2]。另外对于陪检护士进行统筹和优化,落实量化管理工作,提高了管理质量。由此可见,全程陪检系统对检查效率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③全程化:以往陪检工作的开展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混乱的局面,而全程陪检系统的应用,有效地改善了这一局部,患者接受检查的过程中,实现了全程配送以及相关工作的统筹安排,消除了管理的盲点。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等候时间,并比较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过程中的主要数据包括: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使用(x±s)和n(%)表示,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处理均使用计算机软件SPSS23.0完成,不同的资料内容所使用的检验方法不同,即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的差异性采用(P<0.05)表示,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等候时间比较

全程陪检后患者的等候时间明显缩短,与陪检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患者等候时间对比

组别

<0.5h

0.5h-1h

1h-1.5h

>1.5h

全程陪检前

11.0%

49.0%

25.0%

15.0%

全程陪检后

100.0%

0

0

0

X2

56.258

23.254

20.521

14.236

P值

<0.05

<0.05

<0.05

<0.05

2.2比较检查结果

全程陪检后患者对检查要求的知晓率高于陪检前,检查成功率和满意度与陪检前相比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比较检查结果(n/%)

组别

例数

要求知晓率

检查成功率

满意度

全程陪检前

525

383(72.95)

488(92.95)

483(92.0)

全程陪检后

525

525(100.0)

525(100.0)

521(99.23)

X2

22.369

8.521

5.697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患者进入医院接受诊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占比较大的工作环节是检查移送和排队,对患者就医的体验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许多医院陪检相关信息系统尚未落实,这种情况下,医院陪检工作就会出现较多问题,例如信息不对称等,这一问题的发生,会导致检查要求不明确、患者不了解检查位置、检查时排队等候时间较长等问题[3]。另外以往所使用的陪检服务方法,对护理人力资源的需求较大。为了避免上述问题,需要进行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整合,积极构建护理工作站、不同的医技系统、陪检调度中心。依据临床实际情况,进行全程陪检信息系统的建立,对相关流程进行优化后实施全面管理。合理地利用全程陪检信息系统能够缩短患者排队检查的时间,还能够使患者了解检查前的准备工作,且在检查时全程陪同提高了检查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飞燕,张明阳,谢超. 临床支持中心免费陪送陪检服务在中医院急诊科中的应用与思考 [J]. 中国中医急症, 2022, 31 (08): 1293-1294+1298.

[2]王俊雯,李秀珍. 护理陪检工作的探索与交流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 (62): 99.

[3]张黎明. 全程陪检在下肢骨折患者转运应用中的效果观察分析 [J]. 双足与保健, 2019, 28 (15): 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