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程双线院前急救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8
/ 2

同程双线院前急救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李静   由加波  刘思琦    马宁宇  李和永 

大庆龙南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453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同程双线院前急救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2023年5月~2024年5月以“胸痛”原因呼叫120的患者采取“同程双线院前急救模式”进行救治,从中随机选择住院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与2020年5月~2022年5月采取传统“单线”救治模式进行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二组间在急救反应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急诊溶栓或球囊扩张时间、抢救成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急救反应时间及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显著缩短,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同程双线院前急救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满意,预期达到优化急救流程、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急救效率,从而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成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同程双线院前急救模式;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目前世界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为急诊溶栓和介入治疗,但这两种治疗手段都有严格的时间窗。AMI患者冠脉闭塞时间越长,其心肌受损越严重,冠脉闭塞时间超过20min,患者心肌细胞可因缺血、缺氧而坏死【1】;冠脉闭塞时间超过3h,患者的心肌细胞坏死率可达60%。因此,对于AMI患者而言,越早实现再灌注使心肌供氧恢复,救治效果、预后越好。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流程优化同程双线院前急救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提供帮助,缩短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效果,有利于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23年5月~2024年5月以“胸痛”原因呼叫120并由龙南医院急诊科出诊的患者采取“同程双线院前急救模式”进行救治后送龙南医院心脏监护病房住院,然后从中随机选择住院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进行PCI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最小值是18岁,最大值是75岁,平均年龄为(61.24±2.31)岁,发病至抢救时间4min至49min,平均(25.24±7.01)min;从2021年5月~2022年5月采取传统院前急救模式救治后住院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并进行PCI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1例,女性39例,年龄最小值是18岁,最大值是75岁,平均(61.72±2.59)岁,发病至抢救时间6min至50min,平均(25.19±7.06)min。纳入标准:掌握研究目的,签署同意书;高依从性;排除标准:合并感染疾病、器官障碍性疾病、精神病或交流不畅、慢性疾病。两组上述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救模式:①接收指令、出诊;②现场急救;③转运;④急诊科评估救治;⑤专科住院进行确定性治疗。

观察组采用同程双线院前急救模式:①接收指令、出诊;②出诊途中提前干预: 通过手机语音或微新视频与患方连线,了解病情、安抚患者、指导自救措施;进一步确定病家位置和最佳进入路线,嘱家属做好接车准备;依据病情信息初步预判、沟通,嘱家属做好住院准备。③现场急救:进一步评估病情,接触患者后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检查,如果心电图表现急性心肌梗死立即通过微信上传至龙南医院STEMI胸痛微信群,同时简要汇报病史,提请CCU做好接诊准备。现场依据病情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给药等处置。向患者家属交待后续治疗意见,在患方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转运至就近、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④转运:转运途中持续观察病情,对确诊的STEMI患者交待到达医院后需要住那个科室,科室管理和收费方面的特殊要求,后续PCI治疗的益处、风险和费用等情况,让患者和家属了解情况、提前思考决策,以缩短到达医院后沟通时间。途中继续与急诊科和CCU联系,了解住院床位情况,确保院前与院内快速、有效交接。⑤送达医疗机构:对确诊未STEMI,适合PCI治疗,家属也同意进行PCI治疗,在转运前已通知心导管室医生做好接诊准备的情况,按胸痛中心建设要求,绕过急诊科和CCU,直接将患者送达心导管室手术,优先救治然后办理相关手续。对于诊断不确定、或患者及家属不同意PCI治疗的,送达CCU住院。 对诊断不确定、症候有好转,不需要住院、或不急于住院、或病区暂无床位的情况,将患者留在急诊科抢救室或观察监护、治疗。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及住院时间;   

(2)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及抢救成功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利用软件SPSS23.0处理,计量、计数资料用x±s、(n,%)表示,差异性对应t、2检验;依据:P<0.05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及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对比

观察组急救反应时间及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显著缩短,比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对比 (IMG_256 ±s)

组别

例数

急救反应时间(min)

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min)

住院时间(d)

对照组

100

15.3±1.1

52.6±3.4

17.5±1.4

观察组

100

10.5±1.8

30.5±2.5

8.6±1.3

t

11.32

9.53

10.35

P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抢救成功率对比

观察组100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100.0%;有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100例患者中95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5.0%;有7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0%(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抢救成功率对比 (IMG_256 ±s)

组别

例数

并发症发生率(%)

抢救成功率(%)

对照组

100

1(1.00)

100(100.00)

观察组

100

7(7.00)

95(95.00)

t

8.32

7.53

P

<0.05

<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和导致劳动力丧失的重要原因【2】。院前急救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必要的现场救治尽力保住急危重患者生命、稳定生命体征,然后安全、快速转运至具备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接受专科确定性治疗。研究发现,AMI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低下主要与就诊时间延迟,未能及时对患者缺血心肌进行再灌注治疗,未能在有效时间窗内开通患者血管等因素有关。所以,应该进一步减少患者发病后对其展开急救的时间,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同程双线院前急救模式是一种全新的院前急救模式,“程”是指从患者呼救到最终接受确定性专科治疗这一流程,“双线”是相对于既往急救人员抵达现场后才开始医疗干预的单一“传统线”的基础上,超前服务,即出诊医护人员在抵达现场前【3】,便开始医疗干预的“延长线”,从而形成“双线”模式。将同程双线院前急救模式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流程后,在急诊医护人员出诊尚未抵达现场前,主动、提前通过手机、微信等信息手段与病家联系,内容包括了解病情、安抚患者、对如何摆放体位、自救用药和发生意外的自救等给予指导,同时进一步确认病家位置、最近进入路线,提醒病家作好接车和住院相关准备工作,并依据提前了解到的信息对病情初步预判,进行必要沟通。通过该条创新性的“延长线”尽力避免了因寻找病家位置耽误时间从而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和技术指导,彰显了人文关怀【4】,另外,由于提前掌握了病情信息和进行准备住院提醒,缩短了现场抢救时间。在转运途中,医护人员除了观察、处置病情,提前通过手机微信和急诊科、CCU进行沟通,通报病情、会诊、尽早做好接收准备等,从而缩短院前院内交接消耗的时间。本次研究,观察组急救反应时间及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显著缩短,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此次的结果发现,经同程双线院前急救护理的应用,对提升抢救成功率有积极的作用,可以降低患者造成严重影响,应用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实施同程双线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好,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婷婷.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5):154-154.

[2]廖德荣,钱宝堂.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模式在行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6):978-981.

[3]韩雪.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2):182-182.

[4]黎美琪,李丽霞,游嘉琪,林玉婷,朱永.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要点[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20(3):394-395.

合同编号:zdy-20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