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8
/ 2

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陈雅琼

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甘肃  兰州  730060

摘要】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急诊室患者98例为研究的对象,均于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急诊护理管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风险管理标急准诊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体系、护理安全、急救设备/药品管理、人员管理等护理质量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识别与评估潜在的风险,并提供医疗服务质量。

【关键词】风险管理标准;急诊护理;应用效果

急诊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变性、复杂性等特征,急诊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1]。急诊室就诊的患者疾病主要由于意外事故或突发疾病而就诊,病情进展快,需要得到及时的医疗干预与护理。因此,高效、安全为急诊护理管理的主要目标,同时还应该评估与管理潜在的风险[2]。而常规急诊护理管理不能满足急诊室的管理需求,不能有效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因此应该寻求更为高效的管理模式。有研究表明[3],风险管理是通过制度来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本院在急诊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标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纳入急诊室患者98例为研究的对象,均于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男患者24例,女患者25例,年龄区间为12-78岁,中位值为(43.38±4.41)岁;观察组男患者25例,女患者24例,年龄区间为13-79岁,中位值(43.86±4.63)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急诊留观时间>12h;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者;急诊留观时间不足12h者;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合并精神疾病者或意识障碍者;其他因素而无法正常进行医疗程序者。

1.2方法

常规急诊护理管理在对照组患者中实施,即监测患者体温、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切口情况,定期消毒并更换敷料;给予患者输液、吸氧等基础护理等。风险管理标准急诊护理管理在观察组患者中实施,具体内容如下:(1)制定风险管理标准体系:按照急诊室护理实践、相关行业标准、具体疾病等制定风险管理标准体系,并根据临床护理情况分析急诊室护理中存在的风险点,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2)组建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小组:选取科室的自身护士、副主任医师、麻醉师等组建风险管理小组,对其进行急诊室护理的相关培训工作,强调细节护理、风险护理,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要求护理人员及时、正确填写护理记录,定期进行护理研讨会,发现护理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见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3)制定护理风险评估量表:根据急诊室风险管理标准的相关内容、临床护理内容、患者反馈等制定护理风险评估量表,确保该表中涵盖风险等级、风险系数、风险程度、后果等内容。(4)风险登记:由资深医师进行风险评估量表的评估与分析,结合科室的具体状况制定对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以及应急处理措施。(5)风险防范意识培养:请业内有多年临床实践的专业人士,就紧急医疗器械的使用和紧急用药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教育和训练,每周定时召开一次护理小结,汇报一周内发生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预防对策。向护理人员普及医疗纠纷有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6)护理记录的标准化:护士要及时准确地填写病人的情况档案,以便在以后的救治和处理中起到重要作用。出现了风险时间后,标准化的护理记录可以为护士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合法的保证。(7)急救器械和药品的管理:急救室的器械和药品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要经常对器械进行清洗和维护,药品要经常进行检查并将过期和失效的药品清理干净;检查过程中出现了异常状况应该准确填写护理文书并及时上报,以便能够及时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处理,从而保证了急诊科室设备仪器、药品处于备用状态。(8)构建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工作,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面对患者及家属时,以真诚的态度提供服务,及时疏导患者及家属的不良情绪,耐心解答问题,避免医患冲突的发生。同时护理过程中重视保护患者的隐私,提升护理质量。

1.3 指标观察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估急诊科的护理质量,包括护理体系、护理安全、急救设备/药品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每项分值为0-10分,分值与护理质量成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值加减平方差表示,组间用t值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体系、护理安全、急救设备/药品管理、人员管理等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护理体系

护理安全

急救设备、药品管理

人员管理

对照组

49

8.46±0.67

8.25±0.75

8.17±0.76

8.21±0.81

观察组

49

9.32±0.83

9.42±0.82

9.35±0.54

9.33±0.93

t

5.644

7.370

8.860

6.357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急诊科面对的病情比较复杂,病情变化快,一旦救治不及时,则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4]。因此,急诊科室应该重视风险防控,采用有效的措施避免风险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医疗纠纷的风险。风险管理标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主要通过制度的完善与落实来降低各种风险的发生概率,风险管理标准的制定与执行,能够保证医护人员在急诊过程中采取适宜的措施来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使患者能够得到成功的救治[5]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标准急诊护理管理,其护理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管理模式能提升急诊科室的服务水平,避免风险事故的发生。

综上,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江婉仪, 卢四妹, 毕丽菊, 邝小叶. 海恩法则和墨菲定律评价应用于急诊护理风险防控管理的效果[J]. 循证护理, 2024, 10 (08): 1487-1490.

[2]敖凤林, 陈顺琼. 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智慧健康, 2023, 9 (04): 277-280.

[3]刘霞蓉.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 12 (01): 140-141.

[4]马理纲.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 8 (23): 114+135.

[5]王春艳. 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人人健康, 2020, (10):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