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9
/ 2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

刘明洋

652322199602012534 ,830002

摘要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深入探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分析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失衡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途径。通过优化土地利用规划,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加强土地利用技术创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益。本文旨在通过系统性研究,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土地资源 集约利用 可持续发展

第1章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其问题

1.1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利用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近年来,我国土地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但人均占有量偏低。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1.92亿公顷,林地面积约2.20亿公顷,草地面积约2.64亿公顷。然而,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4公顷,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种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我国必须走集约化、高效化的土地利用道路。

土地利用结构方面,我国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建设用地快速扩张,2010年至2020年间,全国城镇建设用地年均增长率达到3.2%。与此同时,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存在大量闲置和低效利用现象。生态用地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局部地区生态退化问题仍然严峻。这种结构性矛盾凸显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紧迫性。

1.2 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问题突出,大量土地被闲置或粗放使用,未能充分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城镇化进程中,优质耕地被大量占用,造成耕地资源持续减少。据统计,2010-2020年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约1350万亩,对粮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扩大。特别是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超过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矿产资源开采造成地表塌陷、植被破坏等问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退化。

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失衡问题严重。城市土地扩张过快,而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低下。2020年全国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达5.72万平方公里,较2010年增长44.8%。与此同时,农村存在大量闲置宅基地和空心村现象,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工业用地低效利用问题也较为普遍,部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率不足50%。

第2章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途径

2.1 土地利用规划的优化

土地利用规划作为指导和规范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工具,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优化土地利用规划需要全面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土地利用规划应突破传统的增长导向型模式,转向以生态保护和修复为核心的新型规划范式。

这种新型规划范式强调生态空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根据国家自然资源部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有95%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完成了三线划定工作。这一举措有效遏制了城镇无序扩张,保护了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农业生产空间。

在具体实践中,土地利用规划的优化还应注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合理确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2.2 土地利用技术的创新

土地利用技术创新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益的关键。近年来,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监测和评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和无人机航拍为精准识别土地利用类型、监测土地利用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可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和精细化管理。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大大提升了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价的精度与效率。

生态修复技术的创新为改善退化土地生态环境开辟了新途径。微生物修复技术通过筛选和培育高效微生物菌株,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植物修复技术利用特定植物的超积累能力,吸收和富集土壤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实现土壤净化。这些生态修复技术不仅能够恢复退化土地的生态功能,还能提高土地生产力,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智能化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正在revolutionize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物联网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土壤墒情、养分含量等关键指标,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为农作物生长管理提供精准决策支持。

第3章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实施路径

3.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需要多方位、多层次的协同努力。完善相关法律是推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重要保障。通过修订《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明确规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具体要求和标准,为实施集约化利用提供法律依据。制定专门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条例》,对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原则、目标、措施等做出系统规定,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行动指南。

在法规层面,各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如某省出台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管理办法》,通过建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这类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有助于因地制宜地推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工作。

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需要配套完善的执法监督机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实现国土、环保、农业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

3.2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政策支持体系的完善对推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至关重要。合理的财税政策能够有效引导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对集约用地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可以激励企业和个人更加注重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同时,针对土地闲置或粗放利用的行为,适当提高相关税费,形成倒逼机制,促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还需要金融政策的配套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土地整理、复垦等集约利用项目提供优惠贷款,解决资金瓶颈问题。设立专项基金,重点支持生态友好型、高科技含量的土地开发利用项目,推动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型升级。这些措施能够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注入强劲动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3.3 强化公众参与机制

公众参与是推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重要力量。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参与渠道,可以充分吸收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建议,提高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发布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状况等相关信息,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认知水平,还能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土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积极性。

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如组织专题讲座、举办土地资源保护主题展览等,可以增强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资源节约观念。通过媒体报道、公益广告等形式,传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公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相关研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

构建公众监督反馈机制,设立举报热线和网络平台,及时受理和处理公众对土地资源浪费、破坏等行为的举报。定期开展公众满意度调查,了解群众对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评价和建议,不断完善土地资源管理政策。培育和扶持土地资源保护相关的社会组织,发挥其在宣传教育、政策建议、社会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格局。

参考文献

[1]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融合发展研究[J]. 潘涛;杨宇;潘裔莎.江西科学,2023(03)

[2]基于双碳目标的城乡规划策略[J]. 李春慧;胡林;王晓宁;杨笑波;陈秋萌.规划师,2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