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文关怀式护理模式对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与上肢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0
/ 2

研究人文关怀式护理模式对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与上肢功能的影响

闫素娟

高阳县医院 河北保定  071500

摘要:目的 探究人文关怀式护理模式对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和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8位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人文关怀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癌症疲乏程度、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疲乏程度和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文关怀式护理在减少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症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文关怀式护理; 乳腺恶性肿瘤; 癌因性疲乏; 上肢功能; 生存质量;

引言

近年来,人文关怀式护理模式在肿瘤护理中逐渐受到重视。这种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提供个性化、全面的护理服务,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旨在提升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多项研究表明,人文关怀式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但其对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和上肢功能的具体影响尚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旨在探讨人文关怀式护理模式对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和上肢功能的影响。本研究的结果将为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护理提供新的思路,帮助改善患者的康复体验,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为人文关怀式护理模式的临床推广提供有力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68例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时间段设置为20226月至202212月。经过计算机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用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用常规护理。两组个体在年龄、体重、病症发展阶段等基本条件上均无明显差异,具有较高的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4岁至38岁,平均年龄(27.48±1.39)岁,体重范围为50kg73kg,平均体重(61.23±2.67kg。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符合随机对照试验条件。

1.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采用了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对照组的34名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采取了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具体来说,对其进行了躯体、情感、认知三方面的干预,包括躯体的恢复训练、情绪调适和认知功能提升训练等,并定期评估其疲乏状态、心理状况和生存质量。相反,观察组的34名患者,则实施了人文关怀式护理模式。所以,对于每个干预的效果来说,应用了SASSDS以及QOL评价标准和躯体疲乏状态量表进行量化测评。所有统计分析由SPSS 20.0进行。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对各项数据的统计分析。对于符合正态分布计量的资料,应用人文关怀式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在躯体、情感、认知疲乏程度上,以及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上,相比对照组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尤其在生存质量比较中,观察组在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和躯体疼痛等评分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相当高的统计学显著性(P值均小于0.001)。

通过SPSS22.0的统计学分析,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人文关怀式护理模式对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与上肢功能的积极改善作用。

2 结果

2.1 癌症相关疲乏比较分析

在干预前,两组_patient的躯体疲乏,情感疲乏与认知疲乏得分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_patient的躯体疲乏得分(9.63±0.56分),情感疲乏得分(4.18±0.72分)和认知疲乏得分(4.01±0.3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减轻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癌症相关疲乏。

2.2 心理状态对比分析

分析表2数据,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心理状态上基本相似。经过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降至45.73±1.4642.13±1.46,而对照组分别为49.27±1.5446.28±2.71,观察组的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8)。结果表明人文关怀式护理模式对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积极的影响。

2.3 生存质量对比分析

在介入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和躯体疼痛等生存质量相关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人文关怀护理介入后,观察组在上述各项指标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这表明人文关怀式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详见表3

癌因性疲乏对比(分)

组别

躯体疲乏

情感疲乏

认知疲乏

总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34)

12.79±2.13

11.02±0.72

6.11±1.73

5.16±1.14

5.47±1.23

4.72±0.72

25.18±5.28

21.83±4.72

观察组(n=34)

12.53±2.73

9.63±0.56

6.48±1.25

4.18±0.72

5.34±1.37

4.01±0.34

25.35±4.88

19.13±3.62

t

0.438

8.888

1.018

3.628

0.418

5.198

0.138

2.648

P

0.668

0.008

0.318

0.008

0.688

0.008

0.898

0.018

心理状态对比(分)

组别

SAS

SD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34)

62.34±2.70

49.27±1.54

60.23±2.64

46.28±2.71

观察组(n=34)

62.41±2.45

45.73±1.46

60.62±2.45

42.13±1.46

t

0.118

9.728

0.638

7.868

P

0.918

0.008

0.538

0.008

生存质量对比(分)

组别

社会功能

生理功能

总体健康

生命活力

生理职能

情感职能

心理健康

躯体疼痛

对照组(n=34)

67.53±2.36

68.92±2.84

66.12±3.62

68.82±2.64

67.72±2.53

69.33±2.84

66.94±2.62

65.39±2.72

观察组(n=34)

73.49±3.17

73.81±2.52

73.23±3.82

72.64±2.72

74.58±2.73

75.82±2.52

73.93±2.47

72.71±2.36

t

8.768

7.508

7.878

5.878

10.748

9.968

11.311

11.851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和躯体疼痛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这表明人文关怀式护理模式在提升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后,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明显改善,说明护理模式不仅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还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人文关怀式护理模式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以提高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洁,卞文霞,任媛芳.人文关怀式路径护理对乳腺肿瘤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与上肢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10):1431-1434.

[2]王婷婷段霞.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中医护理干预的证据总结[J].中华护理杂志,2023,58(17):2095-2102.

[3]方舒,陈兰,林丽清.人文关怀式路径护理对乳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与上肢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28):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