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管理中机械设备维修的重要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1
/ 2

机械设备管理中机械设备维修的重要性分析

潘儒  王小彤

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有限公司宁波输油分公司   浙江宁波

摘要:在机械设备管理中加强机械设备维修至关重要,对企业生产进度甚至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甚大。因此,相关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要增强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意识,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的管理维护策略,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故障问题发生概率。另外,在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应当及时进行诊断维修,灵活应用诊断技术,结合诊断结果制订有效的维修方案,让机械设备恢复正常运行状态,保障现代企业有序生产和稳定发展。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维修;重要性

引言

目前,机械设备维修管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加强机械设备维修、人才培养和技术等措施,可以使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得到更高效、更智能的发展。

1机械设备管理的特点

1.1技术性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占据着重要地位,属于现代生产的主要手段,机械设备管理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特点。究其原因,在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会涵盖法律、结构、机械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如果缺乏对各个学科知识的掌握,也就无法更加科学以及合理地对合适机械设备进行选用或者租赁。并且,唯有更加科学地对机械设备进行使用以及维修,才能够使得机械设备更好地服务施工现场。由此可见,机械设备的管理需要以技术作为支撑,若没有全面掌握相关技术,便会在较大程度上阻碍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2随机性

机械设备的工作强度大,机械设备的维修问题成为相关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由于机械设备故障的随机性,预防和解决问题的难度较大。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对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以确保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若能够在机械设备突然发生问题时第一时间进行维修,便能够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具体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灵活处理机械设备的突发故障,进而更高效地对故障进行处理。

2机械设备管理中机械设备维修的策略

2.1建立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维修管理制度需要明确责任和权限。在制度中明确维修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范围。例如,可以设立专门的设备维修部门或者维修小组,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维修工作。同时,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和沟通机制,确保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建立维修管理制度需要规范维修流程和操作规范。在制度中明确设备维修的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包括故障报修、维修申请、维修计划制定、维修执行、维修记录等各个环节。通过制定清晰明确的操作流程,可以避免维修工作的混乱和不规范,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再次,建立维修管理制度需要完善设备维修记录和数据管理。建立设备档案和维修记录,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历史和维修数据等信息,为设备管理和维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维修记录和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和问题点,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2规范故障诊断流程

第一,观察故障症状,对出现故障的机械设备所表现出的症状进行观察,如:震动、噪音、漏油、冒烟等,为故障诊断提供依据;第二,故障点定位,结合机械设备故障症状及表现,尝试对故障点进行定位,这一过程中需要检查机械设备的电气系统、液压系统、传动系统,最终准确定位故障位置;第三,关键部位检查,针对出现故障的机械设备,在检查时要重点做好对关键部位的检查工作,如:传感器、阀门、轴承、电机等等,了解上述部位是否出现异常磨损和松动等现象;第四,检验测试,结合机械设备的故障表现和性质,对机械压力、电气、运转系统进行测试,为故障原因确定提供参考;第五,故障原因确定,综合考虑故障部位、测试情况,分析故障原因,并预判分析可能被牵连的零部件,为后期故障修复工作开展提供参考;第六,修复故障,结合故障原因及部位,制订针对性的故障修复方案,如:紧固、维修、更换、调整等,快速解决机械设备故障问题;第七,功能测试,机械设备故障解决后应当进行功能测试,将设备启动运转数小时,检查是否有异常,确保无异常的情况下方可投入使用;第八,故障修复记录,机械设备故障检修时,要对整个过程进行详细、全面的记录,尤其是细节,要记录清晰,不可有疏漏,进而为故障跟踪和后期管理维护、修复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2.3加强机械设备保养检查及预防性维修

(1)日常保养。在日常操作前,必须进行点检工作,仔细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位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松动、磨损、漏油等。同时,要依照规定的标准补充润滑油,确保设备的润滑系统正常运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依照相关章程、标准进行操作,遵循正确的工艺流程,以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及时记录隐患情况和进行润滑工作,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册,以便后续的跟踪和分析。(2)等级保养。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时间和使用情况,对不同部位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定期替换或清洗发动机、液压系统滤芯,可以有效防止杂质进入关键部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此外,也应当对各工作装置实现检查和调整,以确保设备的各个部件能够合理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3)预防性维修是一种主动的维护方式,旨在在设备出现故障之前进行检修和更换关键零部件,以防止故障的发生。预防性维修过程中需要对机械设备的每一部位加以分解,彻底擦洗设备和参数调校,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精度。同时,需要及时更换磨损程度严重、精度不高、密封件老化的零部件,以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2.4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

当前,信息化已成为机械设备管理的必然趋势,通过信息化手段,不仅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效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机械设备管理质量。基于BIM、物联网、二维码等技术,构建综合、立体的管理系统,可实现对机械设备的实时监控。如果机械设备发生故障、超载等情况,可以及时抢修,并及时调配其他设备,从而保证机械设备运行的连续性。同时,基于该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可以精确地掌握每台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机械设备的合理调度,确保各个工序的有效衔接。

结束语

企业应把握住关键环节,持续优化机械设备管理策略,不断提高机械设备运行水平,为我国相关企业的繁荣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只有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以及机械设备维修工作,才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刘阳,邹斌.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管理探讨[J].南方企业家,2018,(03):31

[2]杨晓芬.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管理探析[J].科技与创新,2015,(06):57

[3]姜海锋.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管理[J].黑龙江冶金,2015,(o1):59~62

[4]齐大兴.浅谈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2):122

[5]孙迎涛.浅谈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