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专业“1+X”证书考核的实践与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1
/ 2

汽车专业“1+X”证书考核的实践与探索

杨守青

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 天津300162

摘要:在汽车行业,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在教育体系中引入了“1+X”证书考核制度。这一制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传统学历教育所需的知识,还需要学生通过参加各种认证考试获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以此来证明自己在实践中的能力和水平。通过“1+X”证书考核制度,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加深对汽车专业的了解。

关键词:汽车专业;“1+X”证书考核;实践

1推动“1+X”证书建设需要重视的问题

1.1“1+X”证书的合理选择

为了全面响应汽车行业对多元化技能人才的需求,自首个试点阶段起,汽车专业便逐渐融入了多个证书项目。从最初的寥寥数个,扩展到第四批的十多个,这无疑给学校带来了专业化的挑战,如何在众多选择中精准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在筛选证书时,首要考量的是其与专业发展的深度契合性,以及对专业成长的实质性推动。当前,汽车领域主要分为传统的燃油车和新兴的电动车两大板块,尽管汽车专业侧重于前者,但在电动车技术上仍需补足。鉴于未来趋势,智能化和网络化的转型是势在必行,因此,将这些前沿方向纳入证书课程,既符合专业现实,也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其次,选择的证书应能有效推动学生的技能提升,通过系统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学生技能得以实质性增强,进而更好地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此外,证书要求与专业设施的匹配度也不能忽视,每种证书的实践训练都有其特定需求,学校需结合自身的硬件资源和教学环境,进行灵活而有效的整合利用。

1.2建立高效的证书实施团队

"1+X"证书的全面推进,面临着诸如考试中心的申请设立、培训设施的升级优化以及考官队伍的专业培育等一系列挑战。实现高效运作的关键在于组建一支迅捷且执行力强的执行团队。团队的成功构建仰赖于院校的全力支持,同时还得充分利用教研部门和实践教育平台的深厚教育资源。

1.3培养体系的创新

过去的十年间,汽车行业教育蓬勃发展,各高校纷纷构建了独特的教育框架。然而,如何使教育更紧密对接行业实际需求及人才规格,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效融合,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探索将证书培训与常规教学无缝衔接,构建一体化的“课证融合”培养模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

2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体系

2.1标准的融合是基础

当前的职业评估体系分为三个类别:首先,人力资源部门主导的行业职业(技能)规范,侧重于基于职业分类,详细规定了各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能力,采用五级评级,包括初级至高级技师。其次,教育部门主导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主要由培训评估机构依据特定职业需求制定,同样按初级、中级和高级划分。再者,源自行业企业的实践导向,它们针对最新技术和岗位需求制定专业建设和教学指南,确保教学质量的标准化。专业教学基准是职业学校制定教学计划的核心依据。这三种标准尽管都围绕着确保职业知识和能力的明确性,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在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专业教学标准占据主导地位,而“1+X”证书中的X证书,既可以指人力资源部门的职业技能认证,也可能来自教育部门指导下的技能培训等级证书。为了在教学中实现“岗课赛证”的无缝衔接,首要任务是整合这三个标准。以汽车专业为例,“1+X”证书项目依托国家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与教育部门指导的中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契合,选定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维护作为核心内容,并将人力资源部的高级汽车维修工标准融入其中,从而形成一个全面涵盖三个标准的综合框架。

2.2转变“1+X”证书培训模式

当“1+X”证书项目启动之初,其培训采取了专项且独立的路径,考核与常规教育分离进行。然而,这样的设计带来了一系列挑战。首先,教学与证书培训并行推进,使得教师面临双重压力:在原本繁重的教学任务上额外增加了“1+X”证书的培训责任,这可能导致教师的工作负荷超出标准,影响绩效评估的公正性。同时,学生的时间也被进一步压缩,课程负担加重。其次,这种独立的培训模式打破了原有的教学结构,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影响了教学效率。更为关键的是,培训内容与既有课程内容的匹配度存在问题。有些知识点已经在常规课程中涵盖,而新的证书要求可能又有所遗漏,导致教学内容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教学实施变得困难。尤其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难度骤增,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动力都可能受到影响。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我们引入了“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体系重构策略,将培训融入到课程体系内部,而非作为孤立的专项活动。这种转变减轻了教学任务,理顺了教学内容,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降低了学习难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考证的意愿。

2.3适应“1+X”证书要求构建课程体系

传统的课程结构在"1+X"证书的评估中显得杂乱无章。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证书的考试内容广泛分布于多个课程模块,比如汽车动力系统电控技术、底盘控制技术以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这在时间安排上与证书考试难以同步。一些关键知识点的学习往往延迟至第五学期,但一旦课程结束,便无暇顾及证书考试,导致部分学生因工作实习离开学校,无法按期参与证书考核。这种状况导致学生对"1+X"证书的兴趣降低,弃考现象严重,大大降低了证书的公信力。为了改革这种情况,我们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将专业(技能)标准、专业技能等级标准以及国家教学大纲紧密结合。我们将基础课程、核心专业课程和扩展课程进行整合,确保其既反映专业的独特特性,又推动专业发展,从而完全符合"1+X"证书培训和考核的需求,有效提升参与度,减少弃考情况。

2.4通过“岗课赛证”融合改变传统参赛模式

传统的参赛策略主要聚焦于挑选少数精英进行集训,虽然在提升特定学生的竞赛表现和成绩上成效显著,但与全面增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大教育目标尚有差距。我们引入“岗课赛证”融合理念,革新课程设计,将竞赛知识与技能培训整合进日常教学中,实现了全员参与,致力于整体能力的提升。这种方法不仅拓宽了选手选拔的广度,提升了选拔过程的公正性、透明度和精准性,还强化了大赛对教学的积极影响,使其在教学指导和评价方面的作用更加显著。同时,通过早期介入,从一年级和二年级就开始组织学生参与大赛筹备,消除了临时选派选手、基础不扎实的现象,避免了只为比赛而比赛的问题。这种策略增强了参赛队伍的层次感,提升了参赛者的竞争力,同时也扩大了参与的广泛性,真正挖掘了技能大赛的深层价值。

结论

总的来说,汽车专业“1+X”证书考核的实践和探索将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学习机会,促进其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更加顺利地发展。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成为行业中的专业人才,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将为汽车专业教育的创新和改进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蒲纯丽,臧宝琴.1+X证书试点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2,No.242(11):124-126.

[2]宋磊,吴奇英.1+X证书与课程教学标准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2,No.347(8):154-155.

[3]王继平,杨影,赵新宇.1+X证书制度背景下职业教育相关标准:关系解析与重构,[J].职教论坛.2023(3):109-117.

[4]蒋业浩,姜艳艳.1+X证书制度下“平法识图”课证赛融合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学.2023(2):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