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1
/ 2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探

陈雪丽

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 天津 300162

摘要:在数字化与实体世界的交融日益加速的时代,人工智能引领着一场深远的革新,正在悄然重塑教育格局。尽管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普及过程中仍面临技术瓶颈和实际操作挑战,但其潜在影响力不可忽视。学术界正积极挖掘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化、实证研究和无处不在的应用特性,并逐步构建了丰富的理论框架和实践策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化进程深入,教育体系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演变,教育工作者亟需深入洞察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具体运用路径,以便掌握这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革命的主动权。

关键词: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1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场景构思

1.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更加协同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仰赖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专业引导,还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集体智慧。随着科技如人工智能、互联网和区块链的深度融合,这些技术的力量正在深刻重塑教育模式。因此,我们应当探索一种创新的“数据驱动-全员参与”的教育协同模式。通过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框架,连接起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管理服务部门等多个环节,打造一个互动性强、高科技且富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具体操作上,应运用当代智能网络技术,构建一体化的教育平台,促进线上线下活动的无缝衔接,比如在线研讨会和集体学习。同时,对学生的课堂内外表现进行数字化追踪和分析,打破部门和级别的信息壁垒,建立持续的跨部门沟通机制。这将有效地打通各部门间的交流路径,促进数据的全面共享和业务流程的整合,使得不同职能单位和院系能够有效协作,信息实时交换,数据同步利用。这种全方位的数据支持,为实现协同育人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石。

1.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匹配

虽然高校在传统和数字时代均致力于创新思政教育的传授策略,力求使其深入人心,但在信息化的背景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在内容与表现手法之间仍面临精确融合的挑战,比如如何有效整合庞大的教育资源以对应教育主题,复杂的理论如何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形式。这凸显了特定思政教育内容对相应教育手段的依赖性。如今,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崭露头角,它不仅提升了内容创造的效率,而且能够精细匹配内容与形式,超越了初期单纯追求真实性的基础目标,进一步追求多样性和可控制性。人工智能通过深度挖掘大数据,实现了创作过程的高效简化,能迅速生成各种标准化的内容,并精准匹配教学所需的音频、图片或视频资源。这种技术的运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实现前所未有的精确结合,使得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生动且具象化,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教育效果。

1.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沉浸

从哲学的视角审视,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未能有效链接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实践,那么理解和掌握世界的深度就会受限。虚拟现实技术的崛起,以其独特的沉浸式体验魅力,尤其吸引着高等教育群体。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在视觉、听觉和触觉体验方面已相当成熟,突破了传统空间的局限,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广阔的想象舞台。高校应当积极探索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思政教育,通过创造引人入胜的图形和视频,塑造虚拟角色,开发个人化的数字化身,构建一个无缝融合实虚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方位、多感官的互动空间,既能独立探究,也能团队协作,以亲身参与和直观体验的方式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和心灵的交融,从而深化对知识、技能和情感的理解与接纳。

1.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更加精准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若想焕发活力,关键在于顺应需求导向的变革。步入大数据时代,每个个体都被信息化包围,他们的思想波动、价值观取向甚至微妙的情感变化,都潜藏在海量的数据之中。人工智能犹如一双洞察的眼睛,它不仅能协助教师实时监测学生成绩,还能解析数据,形成深度报告,以此为依托,以更丰富、个性化且量身定制的方式,将教育资源和服务精准推送至每个个体,提供精准的引导路径。为此,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利用物联网感知、可穿戴设备、视频监控和多元模式分析等先进技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空间,深入理解他们的行为模式,然后借助个性化推荐策略,为他们设计独特的学习路径和资源库,同时为教师提供教学策略的优化建议。这种创新模式将日常教育与终身学习紧密结合,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精确匹配,革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式。

2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推进策略

2.1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创新方向

当前,人工智能这一超凡力量的“智能巨擘”正引领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它的智能已经超越人类,尤其是在ChatGPT等生成型AI的引领下,机器不再局限于执行任务,而是开始体验世界,甚至创造出新颖的创新成果。然而,关于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实践,专家警告,若处理不当,可能会陷入工具理性过度强调,而忽视价值理性的困境。马克思曾言:“人类懂得根据各种标准进行生产,并在所有事物中融入内在的判断。”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人工智能,实质上是利用其潜能,帮助主体达成目标,满足个体需求,是在既定的可能性框架内实现自我。

2.2加强教育引导,提升智能素养

智能时代的核心素养被定义为个体在应对AI环境中的关键能力,这不仅是思政教育革新不可或缺的知识基石,更是全面发展人的核心目标。因此,高等教育机构亟需探索如何巧妙运用和优化人工智能,以创新形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为此,院校应定期组织人工智能专家为教师团队进行专业培训,鼓励他们接纳并理解AI在教学中的角色,明确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差异,并主动探索融入AI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身体验智能学习,将AI知识融入课程设计,而非仅仅聚焦知识传授,而是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以及协作、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2.3夯实基础设施,创建智能环境

要想实现智能教育的创新实践,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新一代的科技力量,如云计算、大数据和AI,为思政教育的高效实施开辟了全新的维度,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无缝对接和无边界的学习体验。首先,对于硬件层面的智能化提升,基础设备和软件不仅是能力基石,更是推动思政教育生态向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因此,国家应加大在传感器、AI芯片、数据技术和云计算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构建高速、广覆盖的网络基础设施,包括完善的软硬件设施、丰富的数据库和优质服务系统,从而全面增强智能化基础环境的承载力。

结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教育数字化的前瞻性构想,它强调通过新一代科技力量,特别是人工智能,对教育体系进行深度革新。如今,智能教育元素如智能教室和智慧课堂已深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诸如虚拟思政和数据驱动的教育模式正逐步普及。教育智能化不仅是数字教育的全面跃升,新一代AI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重构并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阶段,包括其教学方法、交流方式和互动环节。

参考文献:

[1]刘淼.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3.

[2]杨雅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23.

[3]陶晶晶.人工智能时代高校精准思政研究[D].苏州大学,2024.

[4]陈薇.人工智能助力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提升的路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