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护岸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1
/ 2

生态型护岸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金义强

重庆陆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1121

摘要: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水利工程设计不再仅仅追求安全性和稳定性,更注重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生态型护岸作为一种融合生态学与土木工程技术的设计理念,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它不仅能有效防止河岸侵蚀,保障河道安全,还能促进生态恢复,保护生物多样性。本文旨在探讨生态型护岸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势、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水利工程的生态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生态型护岸;水利工程设计;对策

引言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水利工程作为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工程之一,其设计过程中如何融入生态理念,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在水利工程的设计与实施中,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传统的水利工程往往以经济效益为主导,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然而,随着生态理念的深入人心,现代水利工程正朝着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生态型护岸的概念与特点

1.1概念

生态型护岸是指在满足水利工程安全、稳定和实用性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生态工程技术和生态材料,构建具有自然生态功能和景观价值的护岸结构。

1.2功能

生态型护坡具有多种功能,包括:

①水土保持:通过植被覆盖和土壤改良,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抗冲刷能力。

②防洪固岸:通过植物根系和土壤的结合,增强岸坡的稳定性,防止洪水冲刷和侵蚀。

③生态修复: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④景观美化:生态型护坡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提升周边环境的品质。

1.3特点

生态型护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性:生态型护坡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可持续性:生态型护坡采用自然材料和生态技术,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功能性:生态型护坡不仅具有传统护坡的防洪固岸功能,还兼具生态修复和景观美化等多重功能。

(4)生态功能强:生态型护岸能够保护河岸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同时促进植被生长,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修复能力。

(5)景观效果好:生态型护岸的设计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能够形成自然、和谐的景观效果,提升河道景观的整体质量。

(6)可持续性强:生态型护岸采用可循环、可再生的生态材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设计原则

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应用生态型护岸,应遵循以下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在保障水利工程安全、稳定的前提下,优先考虑生态保护需求,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2)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生态型护岸形式和材料,实现因地制宜、科学设计。
   (3)景观协调原则:在生态型护岸的设计中,应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形成自然、和谐的景观效果。

2.2设计方法

生态型护岸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现场调研:对河道进行详细的现场调研,了解河道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景观特点,为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和设计原则,制定生态型护岸的设计方案,包括护岸形式、材料选择、植被配置等。
   (3)技术分析: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分析,评估其生态功能、景观效果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性能。
   (4)方案优化:根据技术分析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生态型护岸应用的挑战与对策

3.1挑战

(1)技术难题:生态型护岸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运用多种生态工程技术和材料,技术难度较大。
    (2)经济成本:与传统护岸相比,生态型护岸的建设成本可能较高,需要更多的经济投入。
    (3)管理维护:生态型护岸需要定期的维护和管理,以确保其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

3.2对策

(1)加强技术研发:加大对生态型护岸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2)优化设计方案: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经济成本和生态效益的平衡,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建设成本。
    (3)加强后期管理:建立完善的后期管理制度,加强对生态型护岸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4.生态型护岸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态理念的深入发展,生态型护岸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创新和拓展。

(1)生物工程技术应用

在生态型护岸的设计中,结合生物工程技术,如生物土壤稳定剂、微生物修复技术等,可以增强护岸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例如,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加速护岸植被的生长和土壤的修复,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

(2)智能化监测与管理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生态型护岸进行智能化监测和管理。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护岸的土壤湿度、植被生长情况、水位变化等数据,为护岸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结合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护岸的自动化灌溉、施肥等管理功能,提高管理效率。

(3)多功能复合设计

在生态型护岸的设计中,可以考虑将护岸与其他功能设施相结合,形成多功能复合设计。例如,在护岸顶部设置休闲步道或观景台,供人们休闲游憩;在护岸内部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或污水处理设施,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和污水的生态处理。这种多功能复合设计不仅可以提高护岸的综合效益,还可以增强人们对生态环保的认识和意识。

(4)生态景观营造

在生态型护岸的设计中,注重景观的营造和美化。通过种植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设置景观小品等方式,提升护岸的景观效果。同时,结合当地文化和历史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景观,增强护岸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5)生态修复与恢复

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河岸生态系统,可以通过生态型护岸的设计和实施进行生态修复与恢复。例如,在护岸设计中融入湿地恢复、植被重建等措施,逐步恢复河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同时,结合生态监测和评估手段,对修复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确保修复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5.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型护岸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生态型护岸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集成与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态理念的不断深入,生态型护岸将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进行设计和施工。同时,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也将为生态型护岸的技术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

(2)智能化与自动化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生态型护岸进行智能化监测和管理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护岸的自动化管理和维护将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并降低维护成本。

(3)多功能复合发展

未来生态型护岸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功能设施的复合发展,形成多功能复合体。这种多功能复合体不仅能够提高护岸的综合效益还能够增强人们对生态环保的认识和意识。

(4)际化合作与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将越来越频繁。未来在生态型护岸的设计和施工方面将更多地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实现国际间的互利共赢。

结束语

总之,生态型护岸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利工程结构形式,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分析生态型护岸的概念、特点、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案例,探讨了其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态型护岸将在水利工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水利工程的生态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孔维祥.生态型护岸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05):136-138.

[2]石炜,葛一冬,陈敏,等.生态型护岸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治淮,2023,(11):23-25.

[3]荣萌萌.生态型护岸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2,7(19):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