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1
/ 2

刍议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朱高

身份证号:34082319861215083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在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们在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却一直是这个行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1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现状

当前,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施工的效率,更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首先,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管理的混乱与低效。一些施工企业对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缺乏系统性,从设备的采购、维护、使用到报废,缺乏统一、严格的规章制度,使得设备管理流于表面,难以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和培训不足是另一大症结。许多施工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操作培训,对机械设备的性能、安全操作规程了解不足,这在实际操作中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同时,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知识更新速度也跟不上设备技术的发展,导致设备故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老旧设备的淘汰与新型设备的引进问题也不容忽视。随着科技的飞跃,新型设备在功能性和安全性上都有显著提升,但许多企业出于成本考虑,仍然在使用老旧、性能下降的设备,这不仅影响了施工效率,也埋下了安全隐患。选择设备时,过于注重初期投资而忽视了设备的长期运行成本和安全性,是许多企业面临的问题。

现场管理的疏漏是安全管理中的又一短板。入场后的设备管理计划往往不够细致,设备使用方案的编制缺乏针对性,技术档案的建立不完善,导致设备保养与检查流于形式。此外,对租赁和采购设备的选择上,没有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特殊性,未能充分评估设备的安全功能,使得部分设备在实际应用中难以满足安全要求。

建筑施工环境的复杂性也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挑战。夜间施工、特殊环境下的作业等,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和安全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部分企业未能提供足够的现场指导和应急处理培训,导致操作人员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应对不足。

政府监管的力度与企业自律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监管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监管力度和频率往往不足,对安全事故的记录和分析不充分,导致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同时,企业内部的安全文化氛围不浓,安全管理并未深入到日常运营中,未能形成员工广泛参与和全过程控制的安全管理体系。

2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策略

2.1法规与标准建设

在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中,法规与标准建设是夯实基础、规范行为的关键环节。完善的法规体系与严格的执行标准能够为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确保所有参与到机械设备使用中的各方都遵循统一的行为准则,共同维护施工环境的安全。

必须严格执行现有的国家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为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企业需确保所有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和报废等环节都符合这些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还应配合政府监管部门,积极参与和推动相关法规的更新与完善,以适应科技发展和行业变化。

企业内部应建立严格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结合行业标准和企业实际,制定出详尽的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指南和应急处置程序。这些制度应明确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规定设备的检查、保养和报废流程,以及在事故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同时,企业应定期对制度进行审查和修订,以确保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在设备选型阶段,应严格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选择符合安全、环保、节能要求的设备。这不仅仅是对现有设备标准的遵循,也包括对新型设备的评估和引进,以确保设备技术的先进性和安全性。企业应优先选择通过权威认证的设备,确保其性能稳定、故障率低,从而降低事故风险。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记录设备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包括设备的采购、安装、使用、维修和报废等各个阶段的数据,以便于追踪设备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为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数据支持。技术档案的管理应纳入企业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和大数据,实现设备数据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

在执行法规与标准的过程中,企业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查和自我评估,确保各项规定得到落实。同时,鼓励外部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评估,以获得公正、客观的评价,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改正不足。此外,应将法规与标准的培训纳入企业员工的常规培训体系,确保所有人员都充分理解并能正确执行相关法规与标准。

2.2技术保障与设备维护

在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中,技术保障与设备维护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直接关系到设备的性能稳定、使用寿命和故障率,进而影响工程的进度和整体安全性。因此,企业应重视技术保障,通过提高设备维护质量,确保机械设备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企业应投入资源引进和更新先进的设备技术,以适应工程的现代化需求。这包括使用科技含量高、安全性好的新型设备,同时淘汰老旧、故障率高的设备。对于新型设备,企业应进行充分的技术评估,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并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安全地操作新设备。此外,维修人员也应接受更新的技术培训,以便于对新型设备进行维护和故障排除。

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体系,确保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检查得到落实。企业应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入场后的设备检查、设备使用方案的编制、技术档案的建立、定期的维护和巡视等。对设备的维护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定期的保养和检查,预防设备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应采用成熟的维修方法和技术,对设备进行及时有效的维修,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的施工中断。

技术监控系统在现代设备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企业应构建完善的设备监控系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时监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提前进行维护,降低突发故障的可能性。监控系统应能提供实时的性能数据,帮助管理人员做出决策,优化设备使用,同时为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提供数据支持。

设备的使用环境和工况对设备的维护需求有直接影响。企业应根据施工现场的特性和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维护方案,确保设备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保持最佳工作状态。例如,在恶劣气候或特殊环境下,可能需要增加维护频次,或者采取特殊措施保护设备,防止环境因素对设备的损害。

企业应建立设备维护质量评估体系,通过定期的设备性能测试、故障率统计和维护效果评估,持续改进维护工作。这不仅能确保维护质量,也能通过数据反馈,指导设备的选型和维护策略的调整。同时,企业应鼓励员工参与设备维护的改进工作,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共同提升设备维护水平。

结语

在本研究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策略。通过对法规与标准建设的强化,我们强调了法律、法规的执行和企业内部制度的完善对于规范设备使用行为和维护施工环境安全的重要性。我们还指出,技术保障与设备维护是确保设备高效运行和降低故障率的关键,这包括引进新技术设备、提高维护水平以及构建实时监控系统。

参考文献

[1] 钟良伟.刍议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J].《居业》,2021年第12期153-154,共2页

[2] 卢学铭.建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要点及安全管理分析[J].《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2024年第4期58-60,共3页

[3] 张敏刚.浅谈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J].《陶瓷》,2023年第6期149-151,155,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