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康复干预对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2
/ 2

分阶段康复干预对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蒋露

丹阳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 丹阳 212300

摘要:目的:探讨分阶段康复干预对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医院肩袖损伤患者62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术后遵医嘱进行早期肩关节制动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分阶段综合康复干预。于治疗前、术后6个月时评定患者肩部疼痛及关节功能。结果手术前,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水平(P<0.05)。手术前,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CMS量表总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术后分阶段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关节镜修复术后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功能,减轻肩关节疼痛。

【关键词】分阶段康复训练;肩袖损伤;肩关节功能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等肌腱组成的袖套样结构。肩袖损伤多由于撞击、创伤等原因导致肩部软组织受损。大量研究表明,7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30%伴有肩袖损伤。其临床表现包括肩部疼痛、压痛、肩关节功能障碍、肌肉萎缩等[1]。由于肩袖组织在肩关节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旦肩袖发生损伤,患者肩部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均会受到严重影响。关节镜修复术是治疗肩袖损伤的常用方法,通过切除肩部粘连组织有助于症状缓解。但术后患者肩部需较长时间制动,其关节功能恢复缓慢,故有学者建议术后应尽早介入康复训练以加快功能恢复[2]。基于此,本研究以肩袖损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分阶段康复干预对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医院肩袖损伤患者62例。遵循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均分为各31例的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27-76(47.54±5.27)岁。研究组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26-75岁,均龄(47.18±5.44)岁。两组患者一般性临床病历资料比较不具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2s-术后8周期间给予肩关节制动及常规康复训练,具体训练内容包括肘关节屈伸、钟摆样训练、肱二头肌训练等,每天训练2-3次;训练强度以患者肌肉无疲劳感为宜,同时患者常规穿戴肩关节外展包,练习肩关节(靠胸部)非负重外展摆动。研究组分阶段康复训练,内容有下:(1)术后0-6周在肩关节制动情况下进行康复训练,将患者肩关节贴近胸部进行外展位固定,采用肩外展支架或前臂吊带对患肩进行保护,指导患者进行抓握、肘关节屈伸、尺侧/桡侧偏等训练,每天训练2-3次,训练强度以肌肉无疲劳感为宜,手术4周后开始在无痛范围内进行肩关节各方向被动运动(不拆除肩外展支架),并指导患者进行肩部等长收缩训练,双臂侧平举,身体呈“十字状”,每次持续5-10s,训练10次为1组,重复训练3组,每次训练持续约15min,每天训练2次。(2)术后6-12周拆除支架,指导患者进行肩周肌闭链训练、不同角度肩周肌等长收缩训练、肩周肌等张抗阻训练等,并在无痛情况下逐渐开展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爬楼梯、肩梯练习等抗阻训练),每次训练15min,每天训练2次。(3)术后12周开始进行肩关节强化康复训练,采用肩梯、肩滑轮等进行肩袖稳定性训练及抗阻训练,并采用PrimusPS职业功能评估与康复系统(美国BTE公司产)辅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模拟训练,将系统设定为等速模式(速度60°/s),先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前屈、外展、后伸等热身练习,然后进行肩关节等速力量训练,以患者肩关节最大活动范围的90%为限,训练初始角速度较慢,后续逐渐增加,每次训练15min左右,每日训练2次。

1.3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术后6个月时评定患者肩部疼痛及关节功能。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21.0处理本文数据,P<0.05表示组间存在统计意义。

  1. 结果

2.1两组患者肩部疼痛比较

手术前,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水平(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肩部疼痛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手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

研究组

25

6.57±2.17

3.17±1.17

1.17±0.54

对照组

25

6.44±2.05

4.59±1.47

1.84±0.76

t

-

4.5787

6.5778

5.3242

P值

-

0.5771

0.0000

0.0000

2.2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手术前,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CMS量表总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水平(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

研究组

25

40.15±5.67

60.47±7.01

88.27±8.12

对照组

25

40.57±5.47

52.31±6.17

74.37±7.56

t

-

0.3447

4.8741

5.6715

P值

-

0.6894

0.0000

0.0000

3.讨论

人体肩关节具有特殊解剖结构,如肩关节周边组织疏松、关节囊薄弱,使肩关节有较广泛活动范围,但该结构特征也使得肩关节稳定性较差,在外力作用或过度负荷时容易发生肩袖损伤。关节镜修复术能较好地改善肩袖损伤患者肩功能障碍,但术后康复时间长,长期关节制动不仅会影响肩关节功能恢复,还会引起关节僵硬、粘连甚至肌萎缩,故关节镜修复术后介入适宜的早期康复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3]。关节镜修复术后患者肩关节一般处于外展休息位,有助于手术缝合部位张力降低,加速伤口愈合。由于患者肩关节在各恢复阶段具有不同特性,其肌肉、关节强度及活动能力亦存在差异,而常规康复干预无法针对患者肌肉及关节状况进行相应恢复性训练,故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患者身体不适或训练强度不足等情况[4]。本研究根据肩袖愈合生物力学特点分阶段进行康复干预,术后0-6周为制动康复训练阶段,该阶段以被动活动为主,患者借助支架进行低强度力量训练,能促进患者肌肉功能恢复,增强肌肉收缩能力,防止肌肉萎缩。术后6-12周为保护性康复训练阶段,以提高患者肩关节主动活动功能为主,在无支架辅助情况下进行抗阻训练,从而改善肌力、机体平衡及活动功能。手术12周以后为增强康复训练阶段,该阶段进一步提高训练强度,以促使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肌肉功能尽可能恢复并接近健康人水平。在上述康复训练过程中会不断挤压肩关节组织(类似于“肌肉泵”作用),有助于关节软骨自我更新及炎性代谢产物消除,促使组织缺血、缺氧状态缓解,同时还能提高患者肌力,增强韧带关节囊弹性,加速肩关节功能恢复。另一方面在分阶段康复干预过程中均有专业医师指导,不仅能起到监督训练作用,同时还能指导患者以正确方式进行训练,从而保证康复疗效[5,6]。通过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发现手术前,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水平(P<0.05)。手术前,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CMS量表总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水平(P<0.05)。。

综上所述,术后分阶段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关节镜修复术后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功能,减轻肩关节疼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郑丹,陈智芳.康复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病人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饮食保健, 2021, 000(015):218.

[2]罗鑫.分阶段康复训练对创伤性肩袖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8):2965-2967.

[3]张月兰,高玉芳,王笑林,等.早期康复干预对肩袖损伤患者经手法松解术治疗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4, 46(01):47-49.

[4]李沭,李静,姚冬英.分阶段康复训练对运动性肩袖损伤关节镜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及疼痛的影响[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0,35(11):1143-1145.

[5]陶锐,杨爱萍,刘夏,陈世汪,何宗英,张扬.分阶段康复干预对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1(13):112-114143.

[6]张振,赵甲军,左坦坦,于杰.分阶段康复干预对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0,42(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