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及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2
/ 1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及临床意义

王娇

西昌市人民医院

四川西昌615000

近年来,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此,需加强应用免疫学检测方式,以尽早发现疾病,给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诊治。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概述

    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临床上属于慢性疾病,主要由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正常组织细胞所致,通常表现为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包括但不限于炎症、免疫功能异常、自身抗体的产生等。一般来说,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分为两大类,即器官特异性与非器官特异性,前者比较常见的有类风湿关节炎、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且往往伴有多个组织器官的损伤;而后者则以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为主,病变较为广泛,且预后不佳。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方式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异常而导致的病症,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对于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实验室普遍选择免疫学检测,要包括自身抗体、常规检查以及组织器官特异性功能指标三类,以期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鉴别诊断、预后评估及临床治疗中充分发挥作用与价值。

1.自身抗体检测

自身抗体是机体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可以与自身抗原结合发挥免疫作用,主要是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与进展。自身抗体检测是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键,临床比较常用的自身抗体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免疫印迹等,既能够用于疾病早期诊断,也可以在疾病检测与预后评估方面发挥作用。

2.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通常包含免疫功能、三大常规指标(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来说,常规检查是全面评估疾病的重要方式,其中免疫功能主要是检测免疫细胞的活性与数量,而三大常规则旨在了解机体的整体免疫状态,可为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3.组织器官特异性功能指标

通常,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导致不同器官或组织的功能损害,故而需进行相应的器官特异性功能指标检测,以有效反映出器官功能的异常情况,这是治疗疾病的关键。组织器官特异性功能指标较多,包含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等。

三、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SLE的主要表现为全身性损害,皮疹、关节痛、肾脏病变、血管炎等是其常见症状,会累及到中枢神经系统,且疾病大多呈渐进性,难以缓解。一般,免疫学检查可发现IgG、IgA与IgM水平出现升高,血清会出现许多自身抗体,尤其是抗核抗体(ANA),这是SLE的特异性抗体。此外,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与抗Sm抗体也是SLE的特异性标志。

2.类风湿性关节炎(RA)

RA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在于关节与其周围组织呈现出多发性损害,具有对称性质,可能会累及到心、肺及血管。类风湿因子(RF)是RA的标志性自身抗体,是诊断该疾病的重要指标,并且抗CCP抗体的水平与RA的疾病活动性以及关节破坏程度密切相关。

3.干燥综合征(SS)

SS普遍会侵犯外分泌腺,是一种以泪腺和唾液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典型症状为干燥症与干燥性角膜炎,会同时累及到多种脏器。对于SS来说,抗SSA和抗SSB抗体是其特异性抗体,可通过双向扩散法、免疫印迹法进行检测。另外,ANA阳性在SS中也比较常见,但不特异。

4.重症肌无力(MG)

MG的常见免疫学检测包括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抗MuSk抗体等,可以通过ELISA和放射免疫沉淀进行检测,能够给MG的诊断、分类与治疗提供决策依据。但需注意的是,部分MG患者可能没有上述自身抗体阳性,被称为“抗体阴性MG”,因此临床诊断期间仍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肌电图以及其他相关检测结果,以保障诊断的准确性。

总之,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将逐渐得到完善与优化,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