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教:论课堂反馈的即时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2
/ 2

顺势而教:论课堂反馈的即时性

邵程程

南京市第一中学江北新区分校     210000

摘要:课堂反馈伴随每一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地反馈是每位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课堂实践教学的经历,尝试从预设充分,夯实基础;积极反馈,自然生成;提升自身,随机应变等方面有效进行课堂反馈。

关键词:画图;课堂意外;即时反馈

一、平地惊雷 意外突发

笔者在从事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时也有一次印象深刻的“课堂意外”。课始出示例题“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呈现后,我询问学生:“我们可以采取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小A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一副“我知道,我来说”的自信模样,他站起来自信地说:“我们可以先用12÷2=6(枚),再用72÷2=36(枚),然后36+6=42(枚)是小春的邮票数,36-6=30是小宁的邮票数。”他说完以后,我很意外地看着他发出了“嗯?”的一声,全班在愕然了几秒钟之后开始“乱”了,互相交流和讨论的声音瞬间响起,我沉默了一会儿,一边想:这小伙子怎么不按照套路出牌,课本上是两种方法,一种是72-12=60(枚),60÷2=30(枚),30+12=42(枚);另一种是72+12=84(枚),84÷2=42(枚),42-12=30(枚),小A同学说得是第三种方法啊!一边听同学们的讨论,同学们的讨论也集中在“没听懂他的方法。”“他这种方法对不对啊?”“这个方法不适用这个题目吧!”思考片刻后,我说:“小A同学,你这种方法非常好,只是大家听不懂,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大家都听明白?”小A同学看了一眼书说:“可以画线段图!”我说:“非常好,画图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现在请同学们先在草稿本上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展示小A 的作品,请小A讲解。

18
小A讲解完之后,同学们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于是我说:“相比于小A同学刚开始没有线段图的讲解,你有怎样的感受?”同学们纷纷表示,线段图更清楚,画图帮助我们对题意理解。之后,我又询问了同学有没有其他方法,两位同学展示了方法二和方法三。

7方法二:

总枚数-相差的枚数=小宁的枚数×2

小宁邮票的枚数:  (72-12)÷2

                             =60÷2

                             =30(枚)

小春邮票的枚数:30+12=42(枚)

方法三:

10

总枚数+相差的枚数=小春的枚数×2

小春邮票的枚数:  (72+12)÷2

                          =84÷2

                          =42(枚)

小宁邮票的枚数: 42-12=30(枚)

随后我提出疑问:“比较这三种方法,你觉得有怎样的相同和不同呢?”同学们纷纷发表看法:“都借助了画图的策略来解题”,“方法一的总量没有变,是采用了移多补少的方法,方法二和方法三的总量发生了改变。”……于是一场课堂意外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结束了!

二、评析反思 教学相长

(一)预设充分,夯实基础

“不打无准备之仗”对于教师亦是如此。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等进行准备和设计,其中还要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细节的设计,预设能够使教学目标保质保量的完成,这是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而何为预设充分呢?

一个充分的预设需要研究课标、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及必要的反思评价等。具体而言,首先教师要“研读课标,吃透教材”,正确体会教材的本意,准确把握教材的精髓,案例中《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的教学目标为“感受画图描述和分析问题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这个目标需要学生直观感受“画图”能够使解题讲题更清楚更方便,于是笔者充分利用了这次“课堂意外”,在同学们都雨里雾里之时让小A想办法让大家听得懂”,小A立马想到可以画图,之后再比较无图讲解和有图讲解的差别,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画图”对分析问题的价值。

(二)积极反馈,自然生成

朱志平曾指出“生成即没有固定的、现成的目标,也没有刻板的模式,它具有偶发性、随机性的特点,它的产生过程,就是师生、生生、生本交互作用而产生新因素的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1】生成强调学生的活动和思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擦出的思维火花,也是课堂精彩纷呈之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生成经常伴随着“意外”,处理好就是精彩瞬间,处理不好就是事故现场,所以如何自然生成就成为了一线教师较为苦恼的问题。

首先,生成意识。教师要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把握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为学生思维活动提供充足的空间,教师要关注生成的动态性,提高预设的可变性。

其次,注意倾听。当下课堂变革强调关注教学的有效性,学生能不能学会,学会多少,关键是看学生在课堂的思维变化,而思维的变化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因此就需要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表达,关注学生从语言中透漏出的思维变化,教师要关注并抓住思维变化之处,由此切入,自然生成。

最后,积极反馈。教学反馈是指在日常教学中把教学的结果和教学目标进行对比,从而了解学习结果或者发现问题,以此来调整教学的一种方法。【2】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其实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在本节课的思维活动以及在以后学习中的表现,面对“课堂意外”,教师要冷静从容地对待,分析课堂形式,采取适当措施将教学环节继续推进。在案例中,笔者对于突然出现的方法,一开始也有些许的手足无措,但是我并没有慌张,而是积极分析形式,从其他学生的疑惑之处入手,先解决疑惑以此推进教学环节。虽然能够化险为夷,但是还有些许不足之处,后续教学会继续改善。

(三)提升自身,随机应变

教育学家哈·曼曾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捶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教师要具有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心灵与心灵沟通,思维与思维碰撞的勇气和力量。这份力量是庞大的,也是不容易的,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提升自身的意识。只有自身能力提升了,上文中提到的预设的充分性,生成的自然性才能信手拈来。那么如何提高自身呢?

一方面,加强学科知识体系化。学科知识的体系化实际上是思维的体系化,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体系,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学科,学习数学不仅仅是学习概念、定理、法则和公式,还在于学习方法、感受数学带来的价值和变化,而想要完成这样的教学理念就需要教师自身有数学学科知识的体系化,要积极参加理论学习和学科培训,取长补短。

另一方面,加强教育手段多样化。教育的魅力之处在于育人育己。学生不是机器,而是具有复杂情感的生物,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不是强行教授,而是在洞察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让知识走近学生心里,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学科知识,还要具有巧妙的教学技巧,对学生心理和思维都具有很强的洞察和掌控力,这样教师在面对“课堂意外”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化险为夷,随机应变,自然生成。

“课堂意外”经常在,如此处理是关键,预设充分基础牢,自然生成出精彩。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当“课堂意外”发生时不拘泥于“预设”,并能智慧地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才能使课堂充满出乎意料的精彩。

参考文献:

  1. 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刘显国.反馈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 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