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配合手法正骨治疗颈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3
/ 2

针刀配合手法正骨治疗颈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赵潇张艳娟通讯作者

联勤保障部队大连康复疗养中心 大连 116011

摘要:目的 研究对于颈背肌筋膜炎患者实施针刀配合手法正骨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6月~202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颈背肌筋膜炎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针刀配合手法正骨治疗,利用VAS评分法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疼痛情况,并统计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患者VAS评分较高,疼痛明显,治疗后VAS评分相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疼痛症状改善明显;治疗后,85例患者中治愈、好转人数分别为48例、31例,有效率为92.94%,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对于颈背肌筋膜炎患者实施针刀配合手法正骨治疗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颈背肌筋膜炎;针刀配合手法正骨治疗;疼痛

颈背肌筋膜炎在临床属于一种慢性、疲劳性和无菌性的疾病,是指背部肌肉因过度疲劳、受伤、着凉、运动等导致肌肉表面包裹肌肉的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引起背部疼痛,且按压后疼痛感加剧,严重时引起肌肉纤维化、硬化、条索样改变,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临床上一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解痉药等进行改善不适症状,但长期使用患者易出现抗药性,降低治疗效果,且停药后易反复发作,导致治疗效果不佳[2]。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往往需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针刀治疗和手法正骨能够有效降低筋膜张力,松解粘连,缓解疼痛,且无副作用,治疗效果显著,逐渐受到患者所青睐。本文为研究针刀配合手法正骨治疗的效果,对我院收治的颈背肌筋膜炎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实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22年6月~202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颈背肌筋膜炎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男性、女性分别为47例、28例;年龄为22.5~58.5岁,平均为(36.38±3.61)岁;病程为3.0~23.5个月,平均(6.37±1.49)月。

纳入标准:临床出现肩背部疼痛,且反复发作,经诊断确诊为颈背颈膜炎[3];能够配合开展手术治疗。排除标准:手术禁忌症者;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近期已进行针灸等治疗者;颈背部发生骨质增生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针刀配合手法正骨治疗,主要内容为:(1)针刀治疗:协助患者处于仰卧位,两手置于额头,颈背部充分暴露。按压背部,找到疼痛点后仔细触摸,确定病灶点即针刀松解点并进行标记。对皮肤进针点皮肤消毒,在进针前,再次确定位置和深浅,使用4号针刀垂直进针,感受明显阻力后说明以达到病灶点。对于下面为骨面的病灶点,可继续进针直至骨面,稍微提起针刀后行“十”字切刺。对于病灶点下方情况无把握的,给予病灶点浅刺几下。对于穴位的病灶点,将斜方肌提起后再进行切刺,确保治疗安全。切刺结束后留针3min后拔针,如果出血适当按压。最后通过拔过罐清除瘀血。(2)手法正骨治疗:通过触摸和X片,确定患者颈椎、胸椎部位的棘突,使用手法正骨进行复位。颈椎部位使用手法为旋转复位。患者取坐位,主治医生立于患者身后,一手托下颌,一手托枕后部,向患侧旋转至极限,瞬间用力旋转。另一侧同样方式旋转。胸椎部使用手法为压推法。在硬板床上处于俯卧位,主治医生双手交叠放于需治疗的棘突上,指导患者深呼吸,在呼气即将结束时用力下压同时上推,患者感受到复位感。间隔一周重复治疗第二次。治疗结束后嘱咐患者术后2d内避免针眼进水,禁止热敷。如果皮下发生出血,属于正常情况,不必恐慌,一般2周内可自主吸收。

1.3观察指标

(1)疼痛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满分10分,得分越高越疼痛。

(2)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为:治愈:不良症状或体征完全消失,恢复至正常状态;好转:不良症状或体征明显缓解;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治疗前,患者的VAS评分为(5.82±2.18)分,治疗后VAS评分为(1.93±2.05)分,治疗后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t=7.027,p<0.05)。

2.2临床疗效

治疗后,85例患者中治愈、好转人数分别为48例(56.47%)、31例(36.47%),总有效率为92.94%,治疗效果显著。

3讨论

颈背肌筋膜炎在中医中属慢性伤筋范围,以局部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为主。《灵枢·本脏》曰:“血和则静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4]。因此临床治疗需以舒筋活血、化瘀止痛为主。针刀治疗和手法正骨可有效去痛致松,通则不痛。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且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94%,充分表明了针刀配合手法正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针刀治疗可以对患者皮下组织、筋膜和肌肉进行切割,降低筋膜腔内压力和表面张力,缓解如组织高压状态,起到松解粘连、减压减张效果,减轻感觉神经末梢刺激和压迫,缓解疼痛

[5]。同时在病灶点给予针刀切割,松解病灶部位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和炎性物质吸收,疏通经脉。患者因长期两侧肌筋膜张力不痛,会引起椎体棘突发生偏歪,椎间关节失衡。手法正骨治疗可以有效恢复椎间关节,促进针刀治疗松解筋膜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颈背肌筋膜炎患者实施针刀配合手法正骨治疗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海标.朱琏抑制Ⅱ型针法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颈背肌筋膜炎30例[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2):145-146.

[2]印松杰,袁爱红,刘崇兵.董氏奇穴针灸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炎75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5,21(24):42-44.

[3]龙海萍,杨丹.针刺减压结合易罐治疗颈背肌筋膜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02):132.

[4]木荣华,张瑞国,全晓彬.针刀合手法治疗颈背部慢性肌筋膜炎[J].中医正骨,2011,23(02):64+66.

[5]吴立民,高国莉,曾奕,张继红,常英.针刀配合手法正骨治疗颈背肌筋膜炎53例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二00七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