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与应对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5
/ 2

职业病防治与应对策略研究

马桂侠

迁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随着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职业病问题日益凸显,对劳动者的健康和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文简要介绍了职业病的定义、分类及其危害,进而分析了我国职业病防治的现状与挑战并在最后提出了职业病防治的应对策略与建议。通过对职业病防治策略梳理与总结,旨在提高公众及社会对职业病防治的重视程度,共同促进劳动者健康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职业病;防治;应对策略;劳动者健康

一、引言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不仅危害劳动者的身体健康,还影响企业的生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业病的定义、分类及危害

1.职业病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发生与职业活动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特定性和规律性。

2.职业病的分类

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职业病分为10大类132种。这些病症涉及呼吸系统、皮肤、眼睛、耳鼻喉口腔等,对职工的生命健康有极大危害。其中,职业性尘肺病、职业性中毒、职业性皮肤病等是较为常见的职业病。职业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皮肤瘙痒等。这些症状的出现与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有关,如长期吸入粉尘、有害气体等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噪声可能导致听力下降和声音嘶哑;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可能导致皮肤瘙痒和过敏等。

3.职业病的危害

职业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如肺功能下降、神经系统功能受损、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的职业病甚至可能导致残疾或死亡。二是长期患有职业病的劳动者可能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和情绪焦虑,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三是影响企业的生产安全,降低劳动生产率。四是增加劳动者家庭和企业的经济负担,职业病的治疗和康复需要花费大量的医疗费用和时间,同时企业需要为劳动者承担职业病的医疗费用、工伤赔偿等。五是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

三、我国职业病防治的现状

1.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从2019年开始,我国加大了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的监测工作力度。根据最新数据,近十年全国报告的新发职业病病例数从2013年的26393例下降到2022年的11108例,降幅达到58%。且近四年来,职业性尘肺病报告病例数下降约67%数据表明,当前阶段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职业病防治法规制度不断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1年通过以来,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最新的修订版本(2018年)强调了用人单位的责任,加强了职业卫生管理和监管力度。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积极推进职业病防治执法工作,加强对工作场所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处罚和整治,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健康合法权益。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为职业病的防范治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同时,我国还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职业卫生标准体系,提高了职业卫生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

3.职业病监测和防治体系更加完善

我国职业病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监测手段和方法不断创新,监测范围和监测频次进一步扩大,及时发现和控制职业病的风险源。

4.职业病宣传教育力度加大

我国广泛开展职业病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职工的职业病预防意识,加强职业病防护技能的培训和推广,提高了公众对职业病的认识和关注度,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职业病防治的良好氛围。

四、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挑战

1.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繁多。传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粉尘、化学毒物等在如矿山、建筑、化工等行业中仍然较为严重,且这些危害因素往往具有长期潜伏性和隐蔽性。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不断涌现,如电子设备相关的职业病(电子眼疾病、电离辐射损伤等),使得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2.职业病防治意识不足。有部分企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视不够,职业卫生管理不到位,缺乏必要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3.职业病防治监管力度不足。部分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和用人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监管盲区。职业健康监管、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能力还无法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执法力量不足,一定程度影响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4.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随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变化,传统的职业病防治技术手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职业病防治需求且职业病诊断机构人员的鉴定能力与技术水平仍未达到相关的标准,难以适应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需求。

5.法律和政策需进一步完善。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职业健康保护法律体系,但仍然存在一些法律空白和漏洞,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职业病防治相关的监督部门职责不明确,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缺乏统一的协调组织性。

、职业病防治的应对策略与建议

1.加强职业病防治法规制度建设

完善职业病防治法规制度,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和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同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职业病防治标准和规范,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2.加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

企业是职业病防治的主体,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体系。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3.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估

加强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分布和变化规律。同时,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治理和控制,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和扩散。

4.加强职业病防治科研和技术创新

加强职业病防治科研和技术创新,推动职业病防治技术的升级换代。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5.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职业病防治培训和教育活动,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企业和个人对职业病防治的认识和意识。

、结论

职业病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职业病防治法规制度建设、加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估、加强职业病防治科研和技术创新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业英.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6):188-190.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20.16.188.

[2]孙永欣,郭军.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03):131-133.

[3]王影.浅析我国职业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网络财富,2010,(13):208-209.

[4]张丽江,卢耀勤,刘军,等.乌鲁木齐市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的需求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20,38(02):160-164+197.DOI: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20.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