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视野下国土综合整治修复关键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5
/ 2

国土空间规划视野下国土综合整治修复关键技术分析

张礼杰

中地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本文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宏观背景,深入探讨了国土综合整治修复的关键技术。通过系统梳理国土综合整治修复的内容体系,本文聚焦于潜力评价和综合整治修复分区两大核心技术,并提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整治修复分区方法。文章旨在为国土空间规划与实践提供科学、系统的技术支撑,推动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修复。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综合整治;生态修复;潜力评价;整治修复分区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逐步建立,国土综合整治修复作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国土空间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广泛关注[1]。本文旨在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视角出发,对国土综合整治修复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一、国土综合整治修复内容体系概述

国土综合整治修复涉及土地、水、森林、矿产等多类自然资源的整治与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容体系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农用地整理与提升、建设用地整理与再利用、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修复等。这些内容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国土综合整治修复的整体框架[2]

二、潜力评价技术分析

潜力评价技术是国土综合整治修复中的关键环节,其目的在于精确评估国土空间在不同整治修复方向上的潜在能力与价值。这一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源数据,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以全面反映国土空间的多维度特征。

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等原则。指标体系应涵盖土地利用效率、生态环境质量、资源禀赋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多个方面,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各指标之间应具有相对独立性,避免信息冗余和重复计算。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是潜力评价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它旨在消除不同量纲和数量级对数据综合分析的影响。常用的数据标准化方法包括极差法、标准差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具有统一量纲和可比性的标准化数据。

在确定指标权重时,应根据各指标对整治修复潜力的贡献程度进行合理分配。权重确定方法可以采用主观赋权法(如专家打分法)或客观赋权法(如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或结合两种方法以提高权重分配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是潜力评价技术的核心环节,它通过将标准化后的数据与相应权重相结合,计算出国土空间在不同整治修复方向上的潜力值。常用的综合评价模型包括加权求和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等。这些模型能够综合考虑各指标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客观的决策依据。

三、综合整治修复分区技术探讨

综合整治修复分区技术是实现国土空间精细化管理与高效利用的关键环节。该技术旨在根据自然地理格局、流域分布以及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特征,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具有不同整治修复需求和优先级的区域,进而为各区域量身定制差异化的整治修复策略。

在综合整治修复分区的具体实践中,首先需要对自然地理格局进行深入分析,识别出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区域分异规律。同时,流域分布也是分区的重要考虑因素,因为流域作为自然地理单元,其内部在水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具有相对一致性。此外,地区发展水平差异也是分区的重要依据,这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密度、产业结构等社会经济指标。

通过综合考量上述因素,可以划定出不同类型的整治修复区,如生态保护区、农用地整治区、建设用地整理区等。针对不同类型的区域,应制定具体的整治修复目标和策略。例如,生态保护区应重点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农用地整治区则应注重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用地整理区则应着重于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为确保分区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需要将分区划定与国土空间规划、主体功能区定位等战略要求进行有机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为分区提供了宏观指导和约束条件,而主体功能区定位则明确了各区域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的主体功能。通过将这些战略要求融入分区划定过程中,可以确保分区方案既符合国家宏观发展战略需求,又能体现地方特色和实际需求。

四、典型类型整治修复技术方法

在国土综合整治修复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国土空间,需要采用特定的整治修复技术方法。以下是针对农用地整理、山林生态系统以及矿山生态修复等典型类型,所提出的具体整治修复技术方法。

1.农用地整理技术方法

农用地是国土空间的重要利用类型,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农用地整理,本文提出以下技术方法:

(1)土地平整技术:通过机械或人工方式,对农用地进行平整处理。这包括去除地表杂物、填平低洼地、削高垫低等措施,使土地达到适宜耕作的状态。

(2)灌溉与排水技术:结合当地水资源条件,合理规划农田灌溉和排水系统。这包括修建灌溉渠道、排水沟等水利设施,确保农田的水量供应和排水顺畅。

(3)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针对农用地土壤质量下降的问题,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进行土壤改良。例如,通过增施有机肥、合理轮作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通过深耕松土、秸秆还田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

2.山林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方法

山林生态系统是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过度开发、自然灾害等原因,山林生态系统往往遭受严重破坏。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以下修复技术方法:

(1)植被恢复技术: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恢复山林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同时,注重选择适地适树的树种,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地的生态功能。

(2)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治理水土流失。例如,修建水平梯田、鱼鳞坑等水土保持工程,同时种植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的植物,以减少土壤侵蚀。

(3)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措施,保护山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防止其对本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3.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方法

矿山开采往往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包括地形地貌改变、土壤污染、水资源破坏等。针对矿山生态修复,本文提出以下技术方法:

(1)地形地貌重塑技术:通过削坡减载、填坑造地等措施,重塑矿山地形地貌。同时,注重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减少视觉污染。

(2)土壤改良技术: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改良矿山土壤。例如,通过深耕翻土、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通过种植绿肥作物、接种微生物等措施,改善土壤生物环境。

(3)植被恢复与景观再造技术:在土壤改良的基础上,种植适应性强、固土能力好的植物,恢复矿山植被。同时,结合景观设计理念,打造具有观赏价值的矿山景观。

这些技术方法的提出和实施,将有助于恢复和提升国土空间的生态功能和利用效率,为实现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提供有力支撑。

结束语

国土综合整治修复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土综合整治修复的内容体系,深入探讨了潜力评价和综合整治修复分区两大关键技术,并提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整治修复分区方法和典型类型的整治修复技术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土空间规划实践的深入发展,国土综合整治修复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更加丰富的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欧阳效福,李一璇,徐世乐,等.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国土综合整治修复关键技术探讨[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4(1):38-41.

[2]刘培红,李新卫,唐伟,等. 基于融合机制的山东省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实现策略研究[J]. 智慧农业导刊,2023,3(5):37-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