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境建筑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6
/ 2

绿色环境建筑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

李理想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绿色建筑,顾名思义,是一种在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保、节能降耗、可持续发展等的建筑形式。绿色建筑的核心内涵在于降低环境负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人类健康,并实现生态平衡。通过分析,找到为什么要推动绿色环境建筑设计设施。

关键词:绿色、建筑实践、自然、人

引言: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与设计,要加强现场管理,降低施工污染;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提高建筑质量,保护周边环境。营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1. 绿色建筑实践设计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物质水平也逐渐增加,对一些自然绿色的各种设施和需求逐渐提高,逐步转移到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上来,我国大力推动资源可持续化利用。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所以绿色建筑实践设计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推动我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各种绿色的建筑设施蜂拥而出,这也导致着,其质量的不断降低,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再创造升级。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形态,其概念与内涵不仅包括了环保、节能、低碳等方面,还涉及到生态、环保、等多个层面。绿色建筑设计旨在创造一个和谐共生的建筑环境,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建筑的和谐共生,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根据《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习近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深刻指出: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蕴【1.】。 如何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当前学界 比较关心的问题和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有力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有重大意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之,建筑设计在本质上是人和建筑空间内的关系2.】

2.环境设计与自然的交流

展望未来,环境设计与自然交流的融合发展将成为趋势。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自然交流在环境设计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环境设计师需要不断创新和实践,以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今后的环境设计中,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自然交流的成功案例,为人类创造更美好、更和谐的生活环境。例如纽约市的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在这个项目中,设计师在保留原有铁路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利用废弃的高架铁路线,将其改造成为一个具有生态、文化和休闲功能的公园。通过种植多样化的植被、设置步行道和观景平台,高线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感受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空间。这个项目成功地将自然交流融入环境设计中,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所以,环境设计师在规划室外空间时,应充分考虑地形、水体、植被等自然要素,以实现自然与人工的有机结合。例如,在设计公园时,可以运用生态修复手法,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从而提高生物多样性,为人们提供宜人的休闲环境。其次,环境设计应注重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应用,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4.】

3.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以“四节一环保”为基本约束,以“以人为本”为核心要求,努力创建一个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它扩建了绿色建筑的内涵,增加了绿色等级等3.】。自然交流与环境设计策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环境设计策略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自然交流正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途径。环境设计师在制定设计策略时,需充分考虑自然交流的要素,确保设计方案能够满足人们在物质、能量、信息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同时,自然交流的实践与应用,也有助于提高环境设计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我国,绿色环境建筑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扶持政策等,大力推进绿色环境建筑的发展。

4.绿色建筑实施在生活中的应用

自从2006年我国第一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颁布实施以来,绿色建筑得到了快速发展,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概念深入人心

5.】。如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都是既减少资源浪费,又保护了生态环境。作为环境设计类的在校大学生,学习绿色建筑相关知识已经成为今后工作求职和顺应行业发展的客观需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基本概念、绿色建筑评价方法、绿色建筑技术、绿色施工基本概念、绿色施工评价方法、绿色施工组织与管理和绿色施工技术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力求客观反映国家标准对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具体要求,明晰常规适应性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技术的特点与应用,推动了现代绿色设施建设的发展与进步3.】

5.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环境建筑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形式,其核心在于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生活质量。在我国,绿色环境建筑的发展前景广阔,有望在未来改变传统建筑行业的面貌,我们要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何健曦.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中华建设,2023,(08):72-74.  

2.李全喜,曹一迪,单景泽. 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究 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第六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 [J]. 鄱阳湖学刊, 2023, (06): 117-123+128.

3.刘静. 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声学现场检测探讨——以深圳市某医院住院综合大楼为例 [J]. 绿色建筑, 2024, (01): 64-68.

4.吕岩松. 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及运用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3, (24): 70-72.

5.江峰. 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到工业建筑设计中[J]. 佛山陶瓷, 2023, 33 (10): 85-8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