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6
/ 2

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刘圣男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认知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4年1月至2024年4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6例抑郁症患者以随机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心理认知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认知护理的实施,利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疾病症状。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认知护理;护理效果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患病后主要表现以焦虑、悲观、紧张等负面情绪为主,疾病会较大程度上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社交,降低生活质量,损害机体身心健康,且在我国抑郁症患病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临床治疗抑郁症多采取单纯药物治疗措施,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疾病症状,但对患者认知能力改善效果依然不甚理想,部分患者可能因药物治疗效果未达理想状态,而过早的终止抗抑郁治疗,而心理认知护理干预是一种辅助手段,对抑郁症患者治疗有积极辅助效果。纳入我院心理科于2024年1月至2024年4月间收治的76例抑郁症患者作研究样本,评价心理认知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效果,现将本次研究全部内容整理后作以下论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医院2024年1月至2024年4月期间收治的76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人数相同的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分别实施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0例、18例,平均年龄(33.66±4.24)岁;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1例、17例,平均年龄(33.42±4.57)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由于多数抑郁症患者伴有失眠症状,且入睡前还常出现焦虑不安和忧心忡忡表现。针对此现象,医护人员要叮嘱患者家属多加陪伴,让患者感受到安全感的存在,这样能有效缓解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情绪。定期指导患者去听健康教育讲座,加深患者对抑郁症的认识,这样能预防抑郁症的发生。此外,医护人员还要指导患者正确的服药方法,并对患者服药后临床症状改善,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患者要谨遵医嘱,不能对药物剂量擅自增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认知干预护理。

(1)加强护患沟通。护士重点学习与抑郁症患者沟通技巧,交谈过程中避免直接使用“抑郁”“疾病”等字眼,尊重患者,通过语言诱导方式带领患者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同时耐心倾听患者主诉,不打断,及时采用鼓励性语言向患者表达认同,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针对妄想症状的患者可帮助患者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患者从妄想中回到现实。

(2)加强情绪疏导。护理人员积极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情绪疏导,向患者说明良好心态对疾病的影响,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向患者说明消除不良情绪的正确方法,避免病情加重。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家属联系,便于患者得到更多的精神支持。

(3)开展座谈会。与患者保持密切的沟通及交流,了解其病情及心理状态。指出患者的消极情绪,告知其自杀倾向对其生命安全的影响,消除其自杀念头。在患者出现交流迟缓的情况时,要尊重患者,耐心等待,不能催促。在患者出现记忆力损伤情况时,需要指导其正确的恢复记忆力方法。患者被动、消极情绪较为严重时,需要采取眼神、动作、语言等多种交流方式,获得患者的信任。对患者进行缓解焦虑情绪的指导,促使其能够积极的自我调节。

(4)运动、音乐治疗。护理干预期间,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实际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运动锻炼方案,并在患者运动过程中,按照患者个性喜好播放一些适宜的音乐;然后通过音乐与运动相结合的方式,来转移患者注意力,以使患者保持愉快、良好的身心状态,从而为其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奠定良好基础。

1.3 观察指标

疗效对比:以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评分与指标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 % 表示,采用χ2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组间SDS评分及HSMD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SDS评分

HAMD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38

35.45±4.12

17.24±3.23

42.16±3.57

30.04±3.52

对照组

38

36.41±3.93

25.68±3.44

41.81±3.39

37.62±2.78

t

0.452

8.575

0.458

7.656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病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多数患者均伴有认知能力低下和抑郁悲观等症状,同时,此病症还易引发睡眠障碍、肠胃不适等并发症出现。而且,随着近几年生活压力的增大,导致郁抑症的发生率每年都呈上升趋势,严重者还会出现自杀现象。据统计,在抑郁症患者中,约有15%患者均存在自杀心理。针对上述现象,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措施,已成为当下医疗学者所要探讨的课题。为了降低患者自杀率,改善郁抑病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给科学的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以往实施常规护理,虽然能改善患者的紧张、焦虑等心理,但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认知护理干预,不但能使患者在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心理领域等方面有所改善,而且还能降低患者的自杀心理。因为,认知属于人类行为和感情的中间媒介,有研究表明,事件本身并不能导致人体出现行为及情绪变化因素,而产生这一因素的是对事件有着不同解释与理解的人群。表现出的行为、认知与解释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行为和情感会因负性心理出现恶性循环现象,从而易加重患者的抑郁病症。心理认知护理的实施,主要是通过把患者心灵叩开,提高患者对病症的认识程度,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自信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与心理适应能力。本次研究证明,实施心理认知干预的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心理认知护理干预,能够极大的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可改善其不良情绪,促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黄松幼,蒙凤姬,王育红,谢玲银,贺沂,范银娇,林永雄.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J]. 名医,2020(12):211-212.

[2]郭圣兰,苏爱云.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4):87-89.

[3]韩春红.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8):188-189.

[4]张立静,牛静,侯静静,等. 心理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2,29(5):132-135.

作者简介:刘圣男(1991-08—),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山东省精

神卫生中心,研究方向:精神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