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类抗生素在抗感染治疗中的效果评估与耐药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6
/ 2

青霉素类抗生素在抗感染治疗中的效果评估与耐药性研究

曾晓武

赣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评估青霉素类抗生素在抗感染治疗中的疗效,并分析其耐药性发展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间的18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则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病原菌清除率及耐药性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后,病原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然而,在治疗过程中,部分研究组患者出现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下降。结论:青霉素类抗生素在抗感染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因此,在临床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青霉素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效果评估;耐药性;病原菌清除率;合理用药

青霉素类抗生素在抗感染治疗中的效果评估与耐药性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间的18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医院确诊为感染性疾病,并接受相应的抗感染治疗。为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9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包括:1)年龄在18岁及以上的感染性疾病患者;2)确诊为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感染性疾病;3)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包括:1)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3)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4)无法完成全程治疗或随访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原菌类型,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具体药物和剂量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选择。

在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治疗效果、病原菌清除率及耐药性的发生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4 观察指标

本研究设定了三个主要观察指标,以全面评估青霉素类抗生素在抗感染治疗中的效果及耐药性发展情况。

1.4.1 临床疗效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体温变化、白细胞计数等指标,评估青霉素类抗生素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以判断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治疗效果。

1.4.2 病原菌清除率

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原菌清除率。病原菌清除率是指治疗后病原菌被完全清除的患者所占的比例,是评价抗生素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1.4.3 耐药性发生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性的情况。耐药性发生率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患者所占的比例,是评估抗生素耐药性的重要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等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于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青霉素类抗生素在抗感染治疗中的效果评估与耐药性研究

二、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过规定疗程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研究组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后,痊愈和显效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对照组

20.0

30.0

35.6

14.4

研究组

36.7

43.3

16.7

3.3

对两组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组别

总有效率(%)

t值

P值

对照组

85.6

-

-

研究组

96.7

4.2

0.001

2.2 病原菌清除率

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研究组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后,病原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表3:两组患者病原菌清除率比较

表3:两组患者病原菌清除率比较及统计学分析

组别

病原菌清除率(%)

t值(对照组与研究组)

P值

对照组

70.0

3.84

0.001

研究组

90.0

-

-

2.3 耐药性发生率

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进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研究组部分患者出现了耐药性,但总体耐药性发生率相对较低。然而,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耐药性发生率仍有所上升。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

表4:两组患者耐药性发生率比较及统计学分析

组别

耐药性发生率(%)

t值

P值

对照组

5.6

-

-

研究组

10.0

1.67

0.100

三、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18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的对照试验,深入评估了青霉素类抗生素在抗感染治疗中的疗效,并对其耐药性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青霉素类抗生素在抗感染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通过对比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数据,发现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患者,其临床疗效明显改善,痊愈和显效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表明,青霉素类抗生素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清除病原菌,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愈率。

然而,本研究也发现,在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了耐药性。虽然研究组的耐药性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所上升。这一结果提示我们,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耐药性的产生不仅会降低抗生素的疗效,还可能导致治疗失败,甚至引发更为严重的感染。

因此,在临床上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时,应谨慎对待,避免滥用和误用。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同时,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耐药性问题,确保抗生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青霉素类抗生素的疗效和耐药性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原菌的种类、感染部位、患者的免疫状态等。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些因素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疗效和耐药性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综上所述,青霉素类抗生素在抗感染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但长期使用或不当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为了确保抗生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耐药性监测和管理,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耐药性机理,为开发新型抗生素和制定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曾秀琴,邓晓艺,刘静,等.抗感染治疗再发性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1例的药学监护[J].临床合理用药,2024,17(09):170-172.

[2]王柯欣.一例免疫抑制状态骨髓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用药分析和药学监护[J].中国处方药,2024,22(02):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