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解读及其当代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7
/ 3

《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解读及其当代价值

胡月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230011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神圣家族》的合作以后,又一共同撰写的著作,更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重要著作。在对《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进行考察的基础上,论述了文本的历史背景与文本生成,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在书中的主要观点,最后对文本的当代视界与价值以及存疑之处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当代价值

意识形态作为人类历史的一个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然而,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却十分倒霉,一直以来都受到来自“物质”的纠缠。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深刻认识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并对其进行深刻的批判。19世纪40年代初的德国社会矛盾重重,各种学说和思想争相涌现,这也必然导致德国思想领域的分歧与冲突不断。老年黑格尔派注重维护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正统思想,试图用“绝对精神”统摄一切,代表着反动保守集团的政治利益;青年黑格尔派反对保守的老年黑格尔派,表现出鲜明的激进取向,他们更关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辩证法的发展。面对人们思想观念领域的困境,马克思恩格斯在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反思与批判中,从现实的人出发将人从那个时代的“虚假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直言对“天国”的批判并不能拯救“人间”,这一切不过是“以词句批判词句”、“用意识批判意识”、“借局部反对整体”,对客观实际不具备任何实际意义。在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哲学进行彻底清算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系统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确立了共产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为后来《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唯物史观基础。《德意志意识形态》共分两卷,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光辉著作,其内蕴十分丰富。本文试图立足文本对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生成背景、主要观点、当代价值、存疑之处等进行探讨,以期厘清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通过对鲍威尔、施蒂纳、费尔巴哈等为主要代表的德国意识形态领域哲学的批判,进而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基本原理。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主要观点阐释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与恩格斯进一步发展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基本思想,深入刨析了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机械唯物主义和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想的不足之处,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与原则,真正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主要观点包括五个方面基本内容:

第一,阐明了唯物史观考察历史的出发点。”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历史唯物主义在研究历史时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具体的人,“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1]。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现实的人及其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和终极原因。正是由于人的存在,因而人必须进行生产,从自然界获取自己生活所需。费尔巴哈在考察历史时虽然强调从“人”出发,但他所说的“人”是抽象的,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与费尔巴哈相反,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实践是人的最基本的活动,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所发生的交往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第二,考察了分工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类生产活动一开始就存在分工,只是起初是性别不同导致的分工,后来由于体力、需要、偶然性等才自发地形成了“自然的分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3]“因为分工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4]然而,“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5]分工不仅使生产力、社会状况、意识三者之间发生矛盾,而且还会导致对人的强制性束缚。与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私有制,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6]

第三,揭示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对分工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作用的考察使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交往形式的变化,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只要进行生产活动,立即就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交往方式。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的性质和状况;另一方面,交往形式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当交往形式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当交往形式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它又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进程。总之,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这一基本规律。

第四,分析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的阐释及其与交往形式的辩证运动,得出了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的过程这一结论。为了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及其兴衰更替进行更完整的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研究了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与社会生产的关系,阐明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表现为经济基础的需要、性质、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发展方向等;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当然,从服务的方向和效果来看,有促进和阻碍两种情况。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7]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价值

(一)标志着唯物史观基本形成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基本形成的标志。在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他们所发现的唯物史观作出了如下的表述:“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8]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的标志,苏联学者巴加图利亚有过这样一段分析,他指出:“能够根据许多特征将《德意志意识形态》同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全部著作相区别。在这里,很多东西是第一次确立或论述的。”[9]其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提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概念,产生了社会结构学说。侯惠勤认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基本特质已经具备,这是第一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10]总之,这一伟大的科学发现,不仅使马克思和恩格斯实现了哲学领域中的革命性变革,而且为他们创立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牢固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基础。

(二)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

1.唯物史观的前提:“现实的个人”

侯惠勤指出:“毫无疑问,任何历史观的前提必须是人,因为历史只能是人的历史。但是,现实的人总是受到历史条件限制的,因而只能是历史的存在,而不是‘纯粹的存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正是从现实的前提出发的,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1]马克思和恩格斯“现实的个人”首先是针对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思辨的个人”,在黑格尔那里,人被归结为“绝对精神”,人的创造活动和自主活动也被歪曲为“绝对精神”的自我发展,人反而成了对象化的客体。随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分裂,德国哲学家们进行了很多论战,但他们都是揪住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某一点去反对反对者所抓住的另一点,他们始终没有跳出黑格尔哲学体系,只是从一种“无前提”的人而不是“现实的个人”出发。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2]正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马克思恩格斯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唯物史观。

2.唯物史观的核心:两大基本矛盾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也就是从人的生产方式出发,那么个人就必然要同自然和社会发生一定的关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作出了明确的阐述,“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13]政治、法律、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都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支配,它们的性质取决于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

3.唯物史观的意义:从三个部分看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发现有着重大的革命意义。正如恩格斯所说,唯物史观的创立,“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14]。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部分来看,首先,对哲学来说,唯物史观的发现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克服了历史上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将唯心主义从它最后的避难所社会历史领域中驱逐了出去。其次,对政治经济学来说,唯物史观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确立奠定了科学且坚实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基础,使得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这在马克思后来发表的《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等著作中得以体现。最后,对科学社会主义来说,唯物史观的创立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重大革命意义。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共产主义的深刻论证,既与空想社会主义、其他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潮划清了界限,又明确指出了我们所要实现的共产主义是每个人通过自由联合而成的“真正的共同体”,是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

(三)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理论前提

意识形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着多种内涵,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是对德国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批判性是全文的总基调。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学习我们知道,意识形态不是脱离社会实践的抽象观念,不是单纯头脑中的思维风暴,而是根源于人们的社会存在和生活实践,是社会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对于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十分重要,意识形态的消解则会使整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以苏联解体为标志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虽然有着多重原因,但最关键的是因为当时的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未能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新时代,我们既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又要深刻认识当前发展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既注重生产力发展的物质保障作用,又不忽视上层建筑的能动推动作用,同时不断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以唯物史观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意识形态体系。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9页。

[2] 同上书,第519页。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4页。

[4] 同上书,第535页。

[5] 同上书,第556页。

[6] 同上书,第536页。

[7] 同上书,第550页。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9] 马列主义研究资料(总第31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6页。

[10] 侯惠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第3期。

[11] 同上。

[1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4页。

[13] 同上书,第532~533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7页。